第212章 天尊谈劫数

    听闻曹骧被立金身,世人多供香火之后。

    曹空思忖后道:“你既有行医济世之志,又于丹医之道多有建树,不若继续传道,此既益世人,也益你之修行。”

    “哥,我正有此意,我于蓬莱岛上时,师父不仅授我仙道,亦传我神道,

    临别又嘱咐我多行善事,想来用意便在此。”

    曹骧笑而说道,悠悠岁月过去,他已不复当初蒙昧懒散,而是能叩问己心,明内心之志向。

    曹空见弟弟眼中有光,显然对此事极为上心,笑道:“此中甚是艰难。”

    曹骧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行于人间,教得郎中,开得药馆千万间,

    使得架上多良药,不染尘埃,病者来时,能即刻取药,不耽时机。”

    曹空道:“既要做,当向极致而去,只是如此还不够。”

    “如此还不够?”

    “然也。”

    曹骧面露困惑,道:“请哥哥教我。”

    “馆中有良医,架上有良药,自是如今所需,可你的眼光应当更广一些,

    当广传医理,让人人知医,使疾病减少,让那药架生尘。”

    曹骧闻言,初时皱起眉头,药架生尘,觉此不免有些怠慢。

    可遂一品,便觉其中越发的妙不可言。

    他之所以行医,因不忍见凡人病苦。

    可若有朝一日,能广传医理,令人人能知医避病,则无人去访医,架上良药自生尘,此方为丹医之道的最高境界。

    只见曹骧的眼睛越发的明亮,不由得道:“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曹空大笑:“然也,谋其上者取其中,当以此为志。”

    曹骧赞道:“哥你果是一眼见真的人儿,此番多受教,愿以此为今后之宏愿。”

    架上生尘,是何等大宏愿,若要此愿有所成,还需要举世开化启民智。

    故曹骧也只是以此为志,向此目标靠近。

    即从此日起,曹骧多下山,化作郎中,再度收徒传医,不收束脩。

    只挑心有善念者,告诫他们,学有所成之后,若力有所及,多行好事便可。

    于是,岁月不觉过去十载。

    隐雾山上,七宝莲台上,曹空静思凝神,忽见得,天有霞光倾斜,霞光有九色,若丝绸流淌。

    转而流落曹空之身,化而为衣,映得道人仙气浓,道气重。

    曹空遂睁眸,眸中却有一丝喜色,借玄黄之炁修此神通十年,终得有小成。

    黑熊精此刻巡山归来,见曹空身上道妙无限,面露痴迷之色,他也是只喜风雅,爱风华的熊。

    于是忍不住开口:“山主,这是何等法术,有何神效,可否教我。”

    这些年,曹空多授黑熊精道法妙术,故黑熊精知曹空胸怀,方有此问。

    曹空笑道:“此非法术,实乃神通,不过我倒可化神通为法术,虽功效不足十之一二,却也不凡,你可愿学。”

    黑熊精大喜:“愿学,自是愿学。”

    曹空遂让黑熊精近上前来,将自己所悟法决告之,黑熊精面色生疑。

    “山主,我是个老实人,你身上乃有九色霞光,故此法当从天上去,可你怎教我引地下戊土气于身,届时若是修成,身披一浊黄衣,不免难看。”

    曹空道:“你啊,只看我到身披九霞,却不知九霞乃以戊土为根,其形璀璨如霞,其性厚重如山岳。”

    黑熊精曾见过曹空抛出九霞,化为山岳镇压灵酒的场景,闻言不由得有所思。

    曹空面露微笑,黑熊精确实是个好苗子,有根器,有悟性,虽有时过于爱美爱洁,却也无伤大雅。

    随即,便要转身回洞,当晚,恰是此月初九,乃曹空入青华长乐界之日。

    只见青华长乐界中,此刻多了一道人,赫然是太乙救苦天尊,身旁有九头狮子。

    曹空惊喜而望,向前行弟子礼:“徒儿拜见师父。”

    天尊坐于桌案旁,笑道:“徒儿不必多礼,且入座便是。”

    曹空依言而入。

    天尊眼眸观曹空,赞道:“不错,修为有进,神通有得,五府可再寻一府。”

    曹空明悟天尊之意,汗颜道:

    “禀师父,自徒儿先后得了肝、脾两府后,便尝试访其余三府,似在紧闭,不得而入。”

    天尊笑道:“五府神通法,每得一府,如若再寻一神通,其难度等同天地之别,故徒儿莫心急,且修便是。”

    曹空连连称是。

    又闻天尊道:“好徒儿,还记得为师昔日与你所说的避劫和渡劫之法吗?”

    曹空面色微怔:“自是知晓。”

    “心中可有属意。”

    曹空道:“修行至今,徒儿亦明己心,愿踏足天地间最远也是最长的那条路,不过能否请师父为徒儿道出两者区别。”

    一旁的九头狮子目光复杂,心知历劫艰难,可望向曹空,又不禁觉其真的可以成功,成为那例外之修。

    天尊眸有欣慰:“你有此志,为师甚慰。”又道:

    “你已学了天罡地煞之变,为师问你,若三灾利害,劫数降临,你化作他物以避,那原来劫数利害,当于何处。”

    曹空心中有惊,面有变色:“劫数不降,当广积于天。”

    天尊道:“正是,长生者,天地不许也,故金丹有三灾利害,旁门得道者亦有劫数,

    自开天辟地以来,避劫之人不知几何,三教之中多有仙与佛与神圣避劫,而天庭之中,

    更有神仙修士,因曾有大德,授予神职,得大天尊庇佑,食蟠桃以延寿,吞金丹以避劫。”

    “只是此因果劫数恒在,不曾消解。”

    曹空闻言再惊,顿知天尊所说的乃是蟠桃大会,和丹元大会。

    一时间,他无意关心历劫之法,而是道:“师父,此番劫数积累,当如何。”

    天尊道:“积重难返,必受其累,届时天地将有末法大劫至,举世无人可避,无人可免。”

    曹空不禁感到口干舌燥,道:“若避劫之人主动赴劫,可否消解劫数。”

    “自然,只是有谁愿意?”

    曹空默然,是啊,修行者谁人不是历经千辛万苦得了长生,又有几人甘心一身的法力和尊位化作虚无去消劫。

    遂又意识到,难怪大天尊乃为三界共主。

    举世避劫,唯大天尊历劫。

    此为受天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天不详,是为天下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不错,请把《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