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章 想做的事情太多,都需要钱!

    张莲是个利索人,话音刚落,人已经跑到了后院。

    院墙角落里堆着去年砍下来备用的竹子,她挑了几根粗壮匀称的,拖进堂屋。

    沈林二话不说,找来柴刀,坐在小马扎上,开始劈竹篾。

    “慢点,别伤着手”

    丈母娘嘴里念叨着,人却已经进厨房,把家里仅剩的一点红糖冲了糖水给几人。

    沈青阳最是兴奋,围着大哥团团转,一会儿递工具,一会儿帮忙扶竹子。

    沈柱蹲在门槛上,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

    烟锅里的火光忽明忽暗,映着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神情复杂。

    王卫国没说话,他只是默默地检查着自己带来的两个蟹笼。

    又拿起沈林刚劈好的竹篾,编织起新笼子。

    一个多小时后,两个崭新的蟹笼完工。

    加上原来的两个,一共四个。

    王卫国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竹屑。

    “爸,大哥,青阳,我们走。”

    “哎!”

    三个男人齐声应和。

    沈柱掐灭了烟锅,沈林放下了柴刀,沈青阳早就扛起了两个箩筐。

    四个人,四个蟹笼,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朝着村外那片漆黑的大海走去。

    沈柱和沈林都是第一次在深夜来到这片礁石区,走得小心翼翼,心里不免有些发怵。

    “就在这儿。”

    王卫国停下脚步,他白天就观察好了地形。

    这里是一片礁石的边缘,水流相对平缓,底下也干净,正是螃蟹喜欢聚集的地方。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狼内脏。

    沈青阳凑过来看了一眼,胃里顿时一阵翻江倒海,差点吐出来。

    王卫国却面不改色,他将狼内脏精准地分成四份,分别装进四个蟹笼的诱饵袋里,然后牢牢系好笼口。

    “大哥,青阳,把笼子顺着绳子放下去,慢一点,别惊动了东西。”

    他指挥着,自己也拿起一个,走到一块探出海面的礁石上,将笼子缓缓沉入水中。

    四个笼子很快都沉入了海底,只剩下四根草绳的绳头,被分别系在不同的礁石缝隙里。

    做完这一切,四人便在礁石上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坐下,静静地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沈林和沈青阳显得有些焦躁,不时地探头去看那几根若隐若现的绳子,心里七上八下。

    只有王卫国,靠着一块大石头闭着眼睛,稳如泰山。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王卫国睁开了眼睛。

    “起笼。”

    沈青阳第一个跳了起来,冲到最近的一个绳头前,抓住绳子就开始用力往上拉。

    “慢点!”王卫国提醒道。

    笼子一出水面,沈青阳就“哇”地一声叫了出来。

    只见那竹篾编的笼子里,密密麻麻全是螃蟹,个头都不小。

    “这么多!”

    沈林也凑了过来,眼睛瞪得溜圆,满脸的不可思议。

    沈柱更是丢了烟杆,几步跨过来,探着头往笼子里看。

    “我的乖乖……”他喃喃自语,“原来螃蟹还能这么抓。”

    老汉在海边生活了一辈子,赶海都是捡些退潮后搁浅的小鱼小虾,或是撬些海蛎子,何曾见过这种阵仗。

    王卫国将笼子里的螃蟹全都倒进箩筐,就这一笼,就铺满了小半个箩筐底。

    他重新整理好诱饵,再次将笼子沉入海中。

    “别愣着了,绑螃蟹。”

    四个人立刻忙碌起来,就着月色,用事先准备好的草绳,将螃蟹绑得结结实实。

    放下,等待,起笼,倒蟹,绑蟹。

    一直忙活到后半夜,八个箩筐装得满满当当。

    四个人这才停了下来,连夜挑着这八担沉甸甸的收获,踏着月色,直奔县城。

    还是那个院子,陈东似乎早就等着了,一见他们挑着这么多东西进来眼睛都亮了。

    “我的老天,兄弟,你们这是把螃蟹窝给端了?”

    陈东围着箩筐转了两圈,啧啧称奇。

    “上次螃蟹卖的不错,很多人都加价买,都是自己人,我也不坑你们,这次给你们两毛五一斤!”

    八筐螃蟹,一筐三十斤,一共二百四十斤。

    一结算,整整七十二块钱。

    当陈东把一沓崭新的大团结和一些零钱递过来时,沈柱的手都在抖。

    他活了大半辈子,种地一分一分地攒,何曾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钱。

    这钱拿在手里,心都突突直跳。

    这年头,投机倒把可是重罪,被抓住了是要吃枪子的。

    离开陈东的院子,走在县城黎明前寂静的街道上,沈柱的腿肚子还有点软。

    “卫国啊,”老汉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这事太吓人了。”

    王卫国停下脚步,看着一脸后怕的老丈人。

    “爸,咱们不能天天做。”他沉声说道,“物以稀为贵,目标太大容易被人注意到,很麻烦。”

    他看着众人,继续说:“以后,咱们三天干一次。”

    “对对对!”

    沈青阳这次难得地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他胆子最大,但也知道细水长流的道理。

    “姐夫说得对。”

    “走,天亮前还有点时间,咱们去买点东西回去。”王卫国提议道。

    他带着头,领着三人在黑市里逛了起来。

    一家子太穷了,身上穿的衣服,全是补丁摞补丁,脚上的鞋,鞋面和鞋底都快分家了。

    黑市里的东西不用票,但价格也确实贵。

    王卫国做主,扯了三匹耐磨的蓝布,够全家人一人做一身新衣服。

    又找到一个粮贩子,咬牙买了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白面。

    最后,他又去肉铺,花了两块钱,买了更大一包猪下水和骨头,留着下次做诱饵。

    这么一圈下来,刚到手的七十二块钱,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三十块了。

    看着那瞬间瘪下去的钱袋,沈柱和沈林的心都在滴血,那表情,比割肉还疼。

    “卫国,这……这也太费钱了。”沈林心疼地直咧嘴。

    “是啊,买这么多米面干啥,队里分的口粮省着点吃也够了。”沈柱也跟着附和。

    王卫国挑着空箩筐,脚步沉稳。

    “爸,大哥,你们听我的,今年天时不对,雨水太少,我估摸着,今年秋收不会好。”

    “搞不好,明年会是大旱,多囤点粮食,有备无患。”

    他没有说得太透,只是点到为止。

    但沈家父子都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今年的天气确实反常,他们只是没往深处想。

    王卫国没再解释。

    他心里清楚得很,何止是明年,后面两年,是连着的大旱。

    前世的记忆里,未来三年,全国都会陷入严重的缺粮,那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的绝望日子。

    必须囤粮,越多越好。

    他看着前方渐渐泛起鱼肚白的天空,心里默默盘算着。

    要囤粮,要帮岳父家盖新房,让青阳能有钱娶上媳妇,让大嫂一家不用再挤着。

    还要买一把真正的好枪,一把能一击毙命的大家伙,用来对付深山里那些更危险的猛兽。

    还有……远在老家的爷爷,他那双被烟火熏坏的眼睛。

    前世他后来辗转听人说起,南方有个很厉害的老中医,一手针灸出神入化,专治各种眼疾,或许……或许能治好爷爷的眼睛。

    这一切,都需要钱。

    很多很多的钱。

    王卫国攥了攥口袋里剩下的那三十块钱,沉甸甸的,不仅是钱的重量,更是未来的重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六六年:赶山致富,把妻女宠上天!不错,请把《重生六六年:赶山致富,把妻女宠上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六六年:赶山致富,把妻女宠上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