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古诗卷轴引风波(二)

    江南的雨,总带着一股子缠绵的韧劲,像是把天地都泡在了温润的水汽里。林夏立在乌篷船的船头,青布长衫的下摆被江风微微掀起,袖口沾着的几点墨痕,是昨日整理那卷古诗时不小心蹭上的。船桨划开碧绿的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船板上,晕开一圈圈浅淡的湿痕,如同宣纸上晕染的墨色。

    “姑娘,前面就是姑苏城了,过了这道水闸,再行半里地,就能看见烟雨楼的飞檐了。” 撑船的老艄公声音带着江南人特有的软糯,他手里的竹篙在水中一点,乌篷船便稳稳地朝着前方的城池漂去。

    林夏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怀中紧紧抱着的木匣上。木匣是紫檀木所制,表面雕着细密的缠枝莲纹,边角处包着黄铜,经过岁月摩挲,泛着温润的光泽。匣子里,便是那卷让她从临安一路护送而来的古诗卷轴。这卷轴是外祖父临终前托付给她的,只说此卷关乎一段湮没的往事,需得送到姑苏城一位姓苏的故人手中,至于更多的内情,外祖父却再没来得及细说,便撒手人寰。

    自临安出发,这一路并不算太平。行至湖州境内时,曾有不明身份的人深夜潜入客栈,虽未伤及她性命,却明显是冲着木匣而来。若不是外祖父生前安排的护卫暗中相助,恐怕这卷轴早已落入他人之手。林夏握紧了木匣的把手,指节微微泛白,她知道,越是靠近姑苏,危险便可能离得越近。

    乌篷船缓缓驶入姑苏城的水巷,两侧是白墙黛瓦的民居,临水的窗户里不时传出妇人的絮语、孩童的嬉闹,还有裁缝铺里剪刀划过布料的轻响。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与水乡特有的潮湿气息,交织成一幅鲜活的江南图景。可林夏却无暇欣赏这景致,她的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留意着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行人,每一艘同向而行的船只。

    “姑娘,烟雨楼到了。” 老艄公将船停靠在岸边的石阶旁,指着不远处那座矗立在水畔的楼阁。

    林夏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烟雨楼通体由红木建成,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楼檐下挂着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楼阁四周环绕着一圈回廊,廊下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此刻已有几位茶客坐在那里,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着楼外的雨景。烟雨楼的名字果然名不虚传,此刻楼外正飘着细密的雨丝,将整座楼阁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中,宛如一幅晕染开来的水墨画。

    付了船费,林夏抱着木匣踏上石阶。石阶被雨水冲刷得光滑洁净,她走得格外小心,生怕脚下打滑。刚走到回廊下,一阵带着茶香的风便迎面吹来,夹杂着几句轻声的交谈。

    “听说了吗?最近城里来了不少外地人,好像都是冲着一件古物来的。” 一个穿着青衫的书生模样的人压低了声音,对着同桌的同伴说道。

    “你说的是那卷传闻中的古诗卷轴吧?我也听我在当铺做事的表哥说了,有人愿意出重金收购,只是一直没找到卷轴的下落。” 另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接话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林夏的心猛地一沉,脚步下意识地顿了顿。她没想到,这卷轴的消息竟然已经传到了姑苏城,而且还引来了这么多人的觊觎。看来,外祖父所说的 “风波”,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她定了定神,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沿着回廊慢慢往前走。廊下的茶客们大多专注于眼前的茶和风景,并没有过多留意她这个陌生的姑娘。林夏找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刚要叫店小二过来点茶,却听见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这位姑娘,不知可否借个位置?”

    林夏转过身,只见说话的是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男子,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儒雅之气。他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伞面上画着淡淡的兰草,伞沿上还滴着水珠。男子的身后跟着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看起来像是刚从外面回来。

    “公子请便。” 林夏起身让开半边座位,目光在男子身上短暂停留后,便又落回了自己怀中的木匣上。她能感觉到,这个男子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既不像是普通的书生,也不像是行商的客人,倒像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

    男子道谢后坐下,书童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是几碟精致的点心和一盏热的茶水。“姑娘也是来姑苏游玩的?” 男子一边倒茶,一边轻声问道,语气自然,没有丝毫刻意打探的意味。

    林夏犹豫了一下,轻声答道:“只是路过,打算在此歇脚片刻。” 她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目的,也不想与陌生人过多攀谈,以免言多必失。

    男子微微点头,没有再追问,只是拿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目光投向楼外的雨景,口中缓缓吟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姑苏的烟雨,果然不负盛名。”

    林夏闻言,心中微微一动。这句诗正是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绘的正是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致,与眼前的烟雨楼相得益彰。她没想到,这个陌生男子竟然也对古诗颇有兴致,而自己怀中的,恰好便是一卷古诗卷轴。

    就在这时,楼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烟雨楼的宁静。林夏下意识地握紧了木匣,抬头望向楼外。只见一队穿着黑色劲装的人骑着马,朝着烟雨楼的方向疾驰而来,他们的腰间都佩着长刀,神色严肃,一看就不是善茬。

    “是城主府的人?不对,城主府的人穿的是青色制服,这些人的衣服颜色不对。” 旁边桌的茶客低声议论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紧张。

    那队黑衣人很快来到烟雨楼前,翻身下马,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脸上一道刀疤从额头延伸到下巴,显得格外狰狞。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烟雨楼内的茶客,最后,视线落在了林夏怀中的木匣上。

    林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感觉到,那道目光如同实质一般,带着强烈的压迫感。她下意识地将木匣往身后藏了藏,身体微微紧绷,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这位姑娘,不知你怀中抱的是什么东西?” 刀疤脸迈步走进回廊,声音粗哑,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周围的茶客见状,纷纷低下头,不敢出声,生怕惹祸上身。

    林夏强作镇定,抬起头,迎上刀疤脸的目光,说道:“只是一些随身物品,与公子无关。” 她知道,此刻不能示弱,否则只会让对方更加得寸进尺。

    刀疤脸冷笑一声,向前逼近一步,伸出手就要去夺林夏怀中的木匣:“随身物品?我看不像。说不定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让我检查检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手突然伸了出来,拦住了刀疤脸的动作。“这位兄台,光天化日之下,强抢一位姑娘的东西,未免太不讲道理了吧?”

    林夏惊讶地转过头,只见拦住刀疤脸的正是刚才坐在她身边的月白长衫男子。此刻,男子脸上的温和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威严,眼神中带着几分冷意。

    刀疤脸被人拦住,顿时怒不可遏,猛地抽出手,就要对男子动手:“哪里来的臭小子,敢管老子的闲事?不想活了是吗?”

    男子丝毫不惧,轻轻一侧身,便避开了刀疤脸的攻击。他手中的油纸伞轻轻一旋,伞柄朝着刀疤脸的手腕打去,动作快如闪电。刀疤脸只觉得手腕一麻,整条手臂都失去了力气,他惊讶地看着男子,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书生,竟然有如此厉害的身手。

    “你到底是谁?” 刀疤脸警惕地问道,眼中满是忌惮。

    男子淡淡一笑,说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姑娘是我的朋友,你不能动她。”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将林夏护在了身后。

    林夏看着男子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她不知道这个陌生男子为什么要帮自己,但在这一刻,他无疑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刀疤脸看着男子,又看了看周围围观的茶客,知道今天想要强行夺取木匣已经不可能了。他冷哼一声,恶狠狠地说道:“好,算你厉害。咱们走着瞧!” 说完,便带着手下的人转身离开了烟雨楼。

    直到黑衣人走远,林夏才松了一口气,她对着男子深深鞠了一躬,说道:“多谢公子出手相救,小女子感激不尽。”

    男子扶起她,脸上又恢复了之前的温和,说道:“姑娘不必多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就是分内之事。只是看那些人的模样,似乎是冲着姑娘怀中的木匣而来,姑娘此次前来姑苏,莫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林夏犹豫了片刻,她知道,眼前的男子绝非普通人,而且他已经帮了自己,若是再对他隐瞒,未免有些不妥。于是,她轻声说道:“实不相瞒,我怀中的木匣里,装着一卷古诗卷轴,是外祖父临终前托付给我的,让我送到姑苏城一位姓苏的故人手中。只是没想到,这卷轴竟然引来了这么多人的觊觎。”

    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若有所思地说道:“姓苏的故人?古诗卷轴?难道姑娘外祖父所说的故人,是住在城西狮子林附近的苏老先生?”

    林夏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公子认识这位苏老先生?” 她从外祖父口中只知道要找一位姓苏的故人,却不知道具体的地址,正愁无处寻觅,没想到眼前的男子竟然知道线索。

    男子点了点头,说道:“苏老先生是姑苏城内有名的学者,尤其擅长研究古诗字画,我曾有幸与他探讨过几次学问。只是苏老先生去年染了一场重病,身体一直不太好,如今深居简出,很少见客。”

    “那不知公子能否告知我苏老先生的具体住址?” 林夏急切地问道,只要能将卷轴安全送到苏老先生手中,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就能落地了。

    男子沉吟了片刻,说道:“姑娘不必着急,今日天色已晚,而且刚才那些黑衣人肯定还在附近盯着,此刻前往苏老先生家中,恐怕会给苏老先生带来麻烦。不如这样,姑娘先随我去一处安全的地方暂住一晚,等明日风头过了,我再亲自带姑娘去见苏老先生,你看如何?”

    林夏想了想,觉得男子说得有道理。刚才那些黑衣人虽然离开了,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若是现在贸然前往苏老先生家中,很可能会把危险引到苏老先生身上。而且,她对姑苏城并不熟悉,有男子这样一位熟悉当地情况且身手不凡的人相助,无疑会安全许多。

    “那就多谢公子了。” 林夏感激地说道。

    男子微微一笑,说道:“姑娘不必客气,我姓沈,单名一个砚字。姑娘若是不嫌弃,叫我沈砚便可。”

    “沈公子,我叫林夏。” 林夏轻声说道,心中对这位突然出现的沈砚,多了几分信任。

    沈砚站起身,对书童吩咐道:“墨儿,收拾一下东西,我们带林姑娘离开这里。”

    书童墨儿应了一声,迅速将桌上的食盒收拾好。沈砚撑开油纸伞,递给林夏,说道:“外面还在下雨,姑娘拿着伞吧。”

    林夏接过伞,心中一阵温暖。她抱着木匣,跟在沈砚身后,沿着回廊慢慢走出烟雨楼。此刻,雨丝依旧细密,落在油纸伞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林夏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沈砚,只见他微微侧着身子,将伞的大部分都倾向了她这边,自己的肩膀却被雨水打湿了一片。

    “沈公子,你的肩膀湿了。” 林夏连忙说道,想要把伞往他那边挪一挪。

    沈砚却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一点雨水而已。姑娘怀中的木匣重要,可不能被雨水打湿了。”

    林夏心中一暖,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地加快了脚步,跟上沈砚的步伐。两人沿着水巷慢慢走着,脚下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倒映着两旁的白墙黛瓦和头顶的蓝天白云。偶尔有一艘乌篷船从身边划过,船桨划水的声音与远处传来的铜铃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听的江南小调。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沈砚带着林夏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宅院前。宅院的大门是朱红色的,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墨砚斋”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

    “这里是我的一处居所,平时很少有人来,姑娘可以安心在这里暂住。” 沈砚推开大门,带着林夏走了进去。

    院内种着几株桂花树,此刻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满院都弥漫着桂花的甜香。院子中央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种着荷花,虽然已经过了荷花盛开的季节,但几片碧绿的荷叶依旧亭亭玉立。池塘边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环境清幽雅致。

    “林姑娘,你先在客厅稍等片刻,我让墨儿去给你准备一间客房和一些点心。” 沈砚将林夏带到客厅,客厅内的陈设简洁而古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正是沈砚自己所画的兰草图,笔法细腻,意境清幽。

    林夏坐在椅子上,将木匣放在身边的桌子上,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暂时落了地。她看着眼前的沈砚,心中充满了感激,若不是他出手相助,自己此刻还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危险。

    不多时,墨儿端着一壶热茶和几碟点心走了进来,放在桌上,说道:“林姑娘,你一路辛苦了,先喝点热茶,吃点点心吧。客房已经准备好了,就在二楼东边,我带你上去看看?”

    林夏站起身,说道:“多谢墨儿。”

    跟着墨儿来到二楼的客房,房间内收拾得干净整洁,床上铺着柔软的被褥,窗边摆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窗外正对着院内的桂花树,站在窗前,便能闻到浓郁的桂花香。

    “林姑娘,你先好好休息,若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就好。” 墨儿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林夏关上房门,走到书桌前,将木匣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她打开木匣,取出里面的古诗卷轴。卷轴是用桑皮纸制成的,质地坚韧,上面用小楷写着数十首古诗,字体娟秀工整,墨色浓淡相宜。卷轴的末尾,还盖着一方红色的印章,只是印章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难以辨认。

    林夏轻轻抚摸着卷轴上的字迹,心中不禁想起了外祖父。外祖父一生痴迷古诗字画,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籍和字画,而这卷古诗卷轴,显然是外祖父最为珍视的藏品之一。只是,这卷轴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竟然会引来了这么多人的觊觎?那位苏老先生,又是否知道其中的内情?

    一连串的疑问在林夏的脑海中盘旋,让她一时之间难以平静。她将卷轴小心翼翼地放回木匣中,锁好木匣,然后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雨景。雨丝依旧细密,将整个宅院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中,远处的烟雨楼隐约可见,仿佛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仙宫。

    林夏知道,接下来的路,恐怕依旧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她已经没有退路,无论如何,她都要将这卷古诗卷轴安全地送到苏老先生手中,完成外祖父的遗愿。而沈砚的出现,无疑给她带来了一丝希望,只是,她不知道,这位突然出现的沈公子,到底是真心相助,还是另有目的。

    夜色渐渐降临,姑苏城笼罩在一片静谧的夜色中,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近处池塘里的蛙鸣,打破了夜的宁静。林夏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白天在烟雨楼发生的事情,以及沈砚的一举一动。她不知道,这场因古诗卷轴而起的风波,到底会将她引向何方。

    第二天清晨,林夏是被窗外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吵醒的。她睁开眼睛,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房间里,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舒畅。

    林夏起身下床,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只见院内的桂花树上沾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池塘里的荷叶上也滚动着露珠,微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露珠便顺着荷叶的边缘滑落,落入水中,溅起一圈圈涟漪。

    “林姑娘,你醒了?” 墨儿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过来,笑着说道,“沈公子已经在客厅等着了,说等你洗漱完毕,一起用早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不错,请把《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