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张三丰指点林夏(一)

    武当山,云雾缭绕,仙气氤氲。山脚下的一处茶寮里,一年轻男子正望着远处的武当金顶出神,眉宇间满是愁云。这男子名叫林夏,年方二十,自幼痴迷武学,四处寻访名师,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近日更是因修炼不得法,内力紊乱,心中烦闷不已。

    “店家,再来一壶热茶。” 林夏声音略带沙哑,将手中的空茶杯推到桌前。

    店家是个面容和善的老者,笑着应道:“客官,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莫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林夏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些许武学上的困惑,怕是难以与旁人言说。”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粗布道袍、鹤发童颜的老者缓步走进茶寮。他身姿挺拔,虽看似年迈,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正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张三丰刚结束在山间的清修,下山寻觅一些生活所需,恰巧看到了林夏眼中的迷茫。

    张三丰走到林夏对面的空位坐下,轻声问道:“年轻人,老夫看你面带忧色,似是在武学修行上遇到了瓶颈?”

    林夏闻言一怔,抬头打量着张三丰,见他气质不凡,不似普通人,便拱手道:“晚辈林夏,不知前辈是?”

    “老夫张三丰,不过是武当山上一个修道之人罢了。” 张三丰淡淡一笑,语气平和。

    “什么?您就是张三丰真人!” 林夏又惊又喜,连忙起身行礼,“晚辈久仰真人威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张三丰抬手示意林夏坐下,温和地说:“不必多礼。你且说说,在武学上遇到了什么难题?”

    林夏定了定神,将自己的困境一一道来:“晚辈自幼喜爱武学,这些年拜过几位师父,学过不少招式,可总觉得所学繁杂,难以融会贯通。近日修炼内力时,更是感觉气息不畅,浑身燥热,不知该如何是好。”

    张三丰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武学之道,如同建屋,根基不牢,何以成高楼?你所学招式虽多,却未打好根基,又急于求成,内力自然难以顺畅运行。”

    林夏闻言,恍然大悟:“真人所言极是!晚辈一直追求招式的精妙,却忽略了根基的重要性,如今想来,真是悔不当初。”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张三丰微微一笑,“想要学好武学,首先要打好内功根基。武当派的‘纯阳无极功’,讲究循序渐进,调和阴阳,最适合打基础。你若愿意,可随我上山,我传你此功心法。”

    林夏大喜过望,再次起身行礼:“多谢真人指点!晚辈愿随真人上山,潜心修炼!”

    就这样,林夏跟随张三丰踏上了武当山,开启了他全新的武学修行之路。

    武当山紫霄宫,古朴庄严。张三丰将林夏带到一处幽静的练功房,房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木床和一张石桌,墙上挂着一幅太极图。

    “这里便是你今后修炼的地方。” 张三丰指着练功房说道,“‘纯阳无极功’心法晦涩难懂,需静心领悟,切不可急躁。今日我先传你心法口诀,你需熟记于心,明日开始正式修炼。”

    林夏恭敬地应道:“晚辈谨记真人教诲。”

    张三丰缓缓开口,念出 “纯阳无极功” 的心法口诀:“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口诀晦涩难懂,林夏全神贯注地听着,生怕错过一个字。张三丰念完一遍后,又耐心地为林夏逐句讲解,解释其中的含义。林夏天资聪颖,加上之前有一定的武学基础,很快便将心法口诀熟记于心。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林夏便按照张三丰的要求,来到练功房开始修炼。他盘坐在蒲团上,闭上眼睛,按照 “纯阳无极功” 的心法口诀,引导体内的内力缓缓运行。

    起初,内力运行得十分滞涩,稍有不慎,便会感到胸口发闷。林夏想起张三丰的叮嘱,静下心来,调整呼吸,一点点地引导内力在经脉中流动。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升起,透过窗户洒进练功房,映照在林夏的脸上。

    当林夏收功睁开眼睛时,只觉得浑身舒畅,之前的燥热感也消失了不少。他心中一阵欢喜,知道自己的修炼有了初步的成效。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夏每天都刻苦修炼 “纯阳无极功”。张三丰时常会来到练功房,观察林夏的修炼情况,及时指出他的不足之处。

    “林夏,你今日修炼时,气息过于急促,内力在丹田处停留的时间太短,这样不利于内力的积累。” 一天,张三丰看着正在修炼的林夏,开口说道。

    林夏连忙收功,请教道:“真人,那该如何调整呢?”

    张三丰走到林夏身边,伸出手,轻轻按在他的丹田处,缓缓输入一股温和的内力:“你感受一下,内力在丹田处应如静水般沉稳,运转时要缓慢而均匀,如同溪流涓涓流淌,不可急于求成。”

    林夏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张三丰输入的内力,心中渐渐有了领悟。他按照张三丰的指点,再次盘膝坐下,重新引导内力运行。这一次,内力运行得顺畅了许多,在丹田处停留时,也多了几分沉稳。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夏的内功根基越来越扎实,体内的内力也日益浑厚。三个月后,当林夏再次施展之前学过的招式时,只觉得招式之间衔接得更加流畅,威力也比以往大了不少。

    林夏兴奋地来到张三丰面前,说道:“真人,晚辈感觉内力比以前强了很多,招式也运用得更加自如了!”

    张三丰欣慰地点了点头:“不错,你的进步很快。但切记,武学之路漫长,切不可因一时的进步而骄傲自满。接下来,我要传你武当派的另一门绝学 —— 太极剑法。”

    太极剑法,是武当派的镇派绝学之一,以柔克刚,虚实相生,蕴含着无穷的变化。张三丰深知,林夏已经打好了内功根基,如今正是学习太极剑法的好时机。

    在紫霄宫的演武场上,张三丰手持一把木剑,站在林夏面前。他先为林夏演示了一遍太极剑法的基本招式,只见木剑在他手中如同活过来一般,时而轻柔缓慢,时而迅猛凌厉,招式之间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破绽。

    林夏看得目瞪口呆,心中对太极剑法充满了向往。“真人,太极剑法真是太精妙了!”

    张三丰收起木剑,说道:“太极剑法的精髓在于‘以柔克刚,阴阳相生’。你要记住,剑招只是表象,真正的关键在于领悟其中的阴阳之道。”

    随后,张三丰开始逐招传授林夏太极剑法。每一招,他都会详细讲解招式的要领和蕴含的阴阳之理。林夏认真学习,反复练习,从最基础的 “起手式”“揽雀尾”“单鞭” 等招式开始,一步步掌握太极剑法的精髓。

    刚开始练习时,林夏总是难以把握好 “柔” 与 “刚” 的尺度,要么过于轻柔,没有威力;要么过于刚猛,失去了太极剑法的韵味。张三丰耐心地指导他,让他在练习中慢慢领悟。

    “林夏,你看这‘云手’招式,手臂要如同云朵般轻柔,手腕转动要灵活,同时脚下要稳固,如同扎根于大地。只有做到外柔内刚,才能发挥出这一招的威力。” 张三丰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林夏按照张三丰的指点,反复练习 “云手” 招式。他仔细体会手臂的轻柔与脚下的稳固,渐渐地,他找到了感觉,招式也变得越来越流畅。

    在学习太极剑法的过程中,林夏不仅在武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感悟。他发现,太极剑法中的阴阳之道,与人生中的处世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以柔克刚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天,林夏在演武场上练习太极剑法时,遇到了武当派的一位师兄。这位师兄武学造诣颇深,见林夏练习太极剑法,便提出要与他切磋一番。

    林夏有些犹豫,担心自己不是师兄的对手。张三丰看出了他的心思,鼓励道:“切磋是提高武学水平的好机会,你不必害怕,只需将所学的太极剑法施展出来即可。”

    林夏点了点头,手持木剑,与师兄开始切磋。师兄的剑法刚猛凌厉,一开始便向林夏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林夏按照太极剑法的要领,以柔克刚,巧妙地化解了师兄的攻击。

    在切磋的过程中,林夏逐渐找到了节奏,他时而防守,时而反击,剑招越来越灵活。最终,他凭借着太极剑法的精妙,成功地击败了师兄。

    师兄对林夏的进步感到十分惊讶,忍不住赞叹道:“林师弟,你的太极剑法进步真是太快了,看来你对太极剑法的领悟已经很深了。”

    林夏谦虚地说道:“师兄过奖了,这都是多亏了真人的悉心指点。”

    张三丰看着林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林夏已经真正领悟了太极剑法的精髓,在武学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着武学造诣的不断提高,林夏的名气也渐渐在江湖上传开。不少江湖人士慕名而来,想要与他切磋武学,甚至有人想要拜他为师。面对这些诱惑,林夏的心境开始发生了变化,他渐渐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修炼也不如以前那般刻苦了。

    张三丰察觉到了林夏的变化,心中十分担忧。一天,他将林夏叫到自己的书房,说道:“林夏,近日我见你心境浮躁,修炼也有所懈怠,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林夏闻言,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真人,晚辈知错。近日来,因为一些江湖上的虚名,晚辈确实有些骄傲自满,忽略了修炼的重要性。”

    张三丰点了点头,说道:“武学之路,不仅是对技艺的修炼,更是对心境的锤炼。一个人的心境如果不够沉稳,即使拥有再高超的武学技艺,也难以在江湖上立足,甚至可能会走火入魔,酿成大祸。”

    林夏低下头,认真地听着张三丰的教诲:“晚辈明白了,恳请真人指点,如何才能修炼好心境?”

    张三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云海,缓缓说道:“心境修炼,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江湖上的虚名浮利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切不可过分追求。其次,要学会‘反思自省’,时常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正。最后,要‘心怀慈悲,广积善缘’,武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争斗,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林夏听后,深受触动。他想起自己当初修炼武学的初衷,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保护家人,如今却因为虚名而迷失了方向。“真人,晚辈一定牢记您的教诲,潜心修炼心境,不再被虚名浮利所困扰。”

    从那以后,林夏开始注重心境的修炼。他每天除了练习武学之外,还会抽出时间阅读道家经典,领悟其中的哲理。他不再刻意追求江湖上的虚名,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提升自己的武学水平和帮助他人上。

    一次,林夏下山办事,遇到一伙山贼正在抢劫一个商队。商队的人寡不敌众,眼看就要遭殃。林夏见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山贼展开了搏斗。

    山贼们见林夏只有一人,便纷纷向他发起进攻。林夏沉着冷静,运用所学的太极剑法和纯阳无极功,与山贼们周旋。他不急于求胜,而是凭借着精湛的武学技艺和沉稳的心境,一步步化解山贼的攻击,最终将山贼们打得落花流水,保护了商队的安全。

    商队的主人十分感激林夏,拿出重金想要报答他。林夏婉言谢绝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我修炼武学,本就是为了保护弱小,伸张正义。”

    说完,林夏便转身离去,继续下山办事。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林中,留下商队的人在原地感激不已。

    回到武当山后,林夏将下山的经历告诉了张三丰。张三丰听后,满意地说道:“很好,你已经真正领悟了心境修炼的真谛。一个真正的武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武学技艺,更要有一颗慈悲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武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林夏恭敬地说道:“多谢真人的指点,晚辈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在张三丰的悉心指点下,林夏不仅在武学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心境也变得越来越沉稳、豁达。他不再是那个初入江湖时迷茫无助的年轻人,而是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武学大师,在江湖上留下了一段段传奇的故事。

    岁月如梭,转眼间,林夏在武当山已经修炼了十年。这十年来,他在张三丰的指点下,不仅将 “纯阳无极功” 和 “太极剑法” 修炼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还领悟了武当派武学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学风格。

    此时的林夏,已经成为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学大师,不少年轻弟子都慕名来到武当山,想要拜他为师。张三丰见林夏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便决定将武当派的武学传承交给林夏。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张三丰召集了武当派的所有弟子,在紫霄宫的大殿上举行了隆重的传承仪式。

    张三丰站在大殿的中央,手持一把古朴的宝剑,目光扫视着下方的弟子们,缓缓说道:“今日,老夫召集大家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林夏入我武当十年,天资聪颖,刻苦勤奋,不仅在武学上取得了极高的造诣,还拥有一颗慈悲之心,深得武当派武学的精髓。老夫决定,将武当派的武学传承正式交给林夏,由他担任武当派的新一代掌门。”

    话音刚落,大殿内一片哗然。弟子们纷纷看向林夏,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期待。

    林夏走上前,接过张三丰手中的宝剑,恭敬地说道:“真人,晚辈何德何能,能担此重任?”

    张三丰拍了拍林夏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林夏,你不必谦虚。这十年来,你的成长老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不仅有能力将武当派的武学传承下去,还能带领武当派走向新的辉煌。老夫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老夫和所有弟子的期望。”

    林夏郑重地点了点头:“晚辈定当竭尽全力,传承武当派的武学,带领武当派弟子行侠仗义,为江湖的和平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林夏按照武当派的传统,向张三丰行拜师礼,正式成为了武当派的新一代掌门。弟子们纷纷向林夏行礼,高呼 “掌门万岁”。

    传承仪式结束后,张三丰将林夏叫到自己的书房,交给了他一本厚厚的秘籍。“这是武当派历代掌门相传的武学秘籍,其中记载了许多武当派的绝世武学和修炼心得。你要好好研读,将武当派的武学发扬光大。”

    林夏接过秘籍,心中感动不已:“多谢真人!晚辈一定好好保管和研读这本秘籍,不辜负您的一片苦心。”

    张三丰微微一笑:“好了,今后武当派就交给你了。老夫也该去山间清修,不再过问江湖之事了。”

    林夏知道,张三丰已经为武当派操劳了一生,如今终于可以放下重担,安心清修了。他恭敬地送别了张三丰,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武当派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成为武当派掌门后,林夏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刻苦地修炼武学,同时也用心教导弟子们。他根据每个弟子的天资和特点,制定了不同的修炼计划,因材施教,让弟子们都能在武学上取得进步。

    在林夏的带领下,武当派的实力日益强大,成为了江湖上最具影响力的门派之一。林夏也成为了江湖上人人敬仰的武学大师,他的名字,如同张三丰一样,被永远地铭刻在了江湖的历史长河中。

    林夏知道,他的武学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他相信,只要坚守张三丰的教诲,保持一颗沉稳、慈悲的心,就一定能够在武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江湖的和平与稳定贡献更多的力量。而张三丰的指点,也将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永远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不错,请把《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