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北狄出使求放过(二)

    阿古拉骑着汗血宝马,身后跟着帖木儿与另一名随从,还有大乾朝廷派来护送北狄贵族子弟蒙克前往王庭交接的十名士兵。蒙克是北狄贵族察哈尔部首领的幼子,年方十六,眉眼间带着少年人的青涩,却也藏着几分倔强。离开长安时,赵恒特意赏赐了他们两车绸缎、粮食与药材,说是 “为北狄子民添一份暖意”,阿古拉心中清楚,这既是示好,也是对北狄遵守盟约的无声提醒。

    行至凉州境内,夕阳将戈壁染成金红色。阿古拉勒住马缰,望着远处熟悉的草原轮廓,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 再过三日,便能抵达王庭。可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尘土飞扬中,二十余名身着北狄皮甲的骑士疾驰而来,为首者正是阿古拉的旧部***。

    ***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激动与急切:“大人!您可算回来了!可汗派属下在此等候多日,有要事相告!” 阿古拉扶起他,见他神色凝重,心中一紧:“出了何事?” ***起身时,阿古拉才发现他左臂缠着绷带,血迹已浸透纱布。“东部草场的牧民不愿迁徙,察哈尔部首领额尔敦认为大乾索要三分之一草场太过苛刻,暗中煽动族人反抗,还打伤了负责丈量草场的官员!”

    蒙克听到 “察哈尔部” 与 “额尔敦”,脸色瞬间苍白。额尔敦是他的父亲,他此次入长安为质,本就带着父亲的不满,如今父亲公然抗命,他不知该如何面对阿古拉,更怕因此破坏刚缔结的和平盟约。阿古拉看出蒙克的不安,拍了拍他的肩膀:“此事与你无关,先回王庭见可汗,再做处置。”

    当晚,他们在凉州城外的驿站歇息。蒙克辗转难眠,悄悄来到阿古拉的房间外。阿古拉正对着地图沉思,见他进来,便招手让他坐下:“你在担心你父亲?” 蒙克点头,声音带着哽咽:“大人,我父亲他并非有意破坏盟约,只是东部草场是察哈尔部的命脉,族人世代在那里放牧,突然要让出三分之一,他一时难以接受……”

    阿古拉叹了口气,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明月:“我明白。但你要知道,战争的代价远比让出草场更沉重。去年冬天,你父亲部落里冻死的老人与孩子,难道你都忘了?” 蒙克低下头,泪水滴落在衣襟上。“大乾皇帝已做出让步,将原本索要的全部东部草场改为三分之一,还同意与我们共同开采金矿。只要遵守盟约,用不了几年,北狄的日子定会好起来。你父亲是部族首领,更该明白这个道理。” 阿古拉的话,像一盏灯,照亮了蒙克心中的迷茫。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大人,我回去后会劝说父亲,绝不让他破坏盟约!”

    三日后,阿古拉一行人抵达北狄王庭。巴图尔可汗亲自率领贵族们在王庭外迎接,见到阿古拉,他快步上前,紧紧握住阿古拉的手,眼眶泛红:“阿古拉,你辛苦了!和平条约能顺利签订,你立了大功!” 阿古拉躬身行礼:“可汗谬赞,这是臣分内之事,更离不开可汗的决断与大乾朝廷的让步。”

    进入毡房后,巴图尔看着蒙克,又看了看阿古拉带回的赏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当***提及察哈尔部反抗草场交割之事时,巴图尔的笑容瞬间消失,重重拍了一下桌子:“额尔敦好大的胆子!刚签订盟约,他就敢抗命,是想让北狄再次陷入战火吗?” 毡房内的贵族们纷纷议论,有人支持严惩额尔敦,有人则认为应先安抚牧民,再商议草场之事。

    阿古拉上前一步,拱手道:“可汗息怒。额尔敦首领此举,虽有不妥,但也是为了族人。不如先派臣前往东部草场,与额尔敦首领和牧民们沟通,向他们解释盟约的好处,再一同丈量草场,确保公平划分。若强行镇压,只会激起更多不满,反而不利于盟约的执行。” 巴图尔思索片刻,点头道:“好,就依你所言。你明日便启程前往东部草场,务必解决此事,切勿让大乾看了我们的笑话。”

    次日清晨,阿古拉带着***与五名随从前往东部草场。途中,***忍不住问道:“大人,额尔敦向来固执,他若不肯让步,我们该怎么办?” 阿古拉望着前方的草原,语气平静却坚定:“用道理说服他,用族人的未来打动他。若他真的为了北狄好,便不会执意抗命。”

    东部草场水草丰美,是北狄最肥沃的牧场之一。阿古拉一行人抵达时,正看到额尔敦带着数百名牧民围在草场边缘,与负责丈量的官员对峙。额尔敦手持马鞭,怒声道:“这草场是我们察哈尔部世代放牧的地方,凭什么要让给大乾?我绝不允许!” 牧民们也纷纷附和,情绪激动。

    阿古拉翻身下马,走到额尔敦面前,拱手道:“额尔敦首领,别来无恙。” 额尔敦见是阿古拉,脸色稍缓,但语气仍带着不满:“阿古拉大人,你回来得正好。你说说,大乾索要我们三分之一的草场,这合理吗?” 阿古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对牧民们说道:“乡亲们,我知道大家舍不得这片草场。可你们还记得去年冬天吗?大雪封山,牛羊冻死大半,孩子们连像样的棉衣都没有,多少人因为缺粮而饿肚子?”

    牧民们闻言,纷纷低下头,神色黯然。阿古拉继续说道:“如今与大乾签订和平盟约,我们虽让出三分之一草场,却能换来大乾的粮食、药材援助,还能共同开采金矿,让大家的日子好过起来。若是继续与大乾为敌,战争再起,我们失去的恐怕不只是草场,还有亲人与家园!” 一名老牧民抬起头,声音沙哑:“阿古拉大人,我们也不想打仗,可这草场……”

    “我已与大乾商议,划分草场时,会优先保留我们牧民的主要放牧区域,只让出边缘地带。” 阿古拉从怀中取出草场划分图,递给额尔敦,“你看,这是我与大乾官员拟定的划分方案,既符合盟约要求,也能最大限度保障我们的利益。而且,大乾承诺,会派农技师来教我们种植耐寒作物,即便遇到灾年,也能有粮食收成。”

    额尔敦接过图纸,仔细查看。蒙克这时也走上前,拉住额尔敦的手臂:“父亲,我在长安看到大乾的百姓生活富足,他们有先进的农具和技术。只要我们遵守盟约,与大乾好好合作,我们北狄也能过上好日子。您就别再固执了,为了族人,为了我,答应吧!” 额尔敦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牧民们渴望和平的表情,终于松了口气,将马鞭扔在地上:“好,我答应遵守盟约,按照方案划分草场!” 牧民们闻言,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压在阿古拉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解决了草场纷争后,阿古拉返回王庭复命。巴图尔可汗大喜,当即下令按照盟约,与大乾共同组建金矿开采队。大乾派来的开采队负责人是工部郎中沈明,他带着数十名工匠和先进的开采工具,抵达北狄金矿所在地 —— 狼山。

    狼山金矿储量丰富,却因开采技术落后,多年来产量极低。沈明到来后,立刻着手改进开采设备,教北狄矿工使用火药爆破、水力选矿等新技术。短短一个月,金矿的产量便翻了一倍。巴图尔可汗十分满意,特意赏赐了沈明与开采队。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天深夜,金矿的仓库被人闯入,存放的黄金被盗走了五十余斤。沈明得知消息后,立刻封锁了金矿,派人向阿古拉与巴图尔汇报。巴图尔震怒,下令彻查此事,若查不出凶手,便要治所有北狄矿工的罪。

    阿古拉赶到狼山时,沈明正与北狄矿工争执。矿工们认为是大乾开采队内部监守自盗,沈明则怀疑是北狄人所为,双方剑拔弩张。阿古拉见状,连忙制止:“大家冷静!此事尚未查清,切勿互相指责,破坏两国的信任。” 他仔细查看了仓库现场,发现仓库的门锁是被特制的工具撬开的,地面上还留下了一双不属于矿工的靴子脚印。

    “沈大人,北狄矿工的靴子都是兽皮缝制的,鞋底粗糙,而这脚印边缘整齐,显然是大乾工匠常穿的布底靴。” 阿古拉指着脚印说道。沈明闻言,脸色一变,立刻召集所有大乾工匠,检查他们的靴子。很快,一名叫赵三的工匠引起了怀疑 —— 他的靴子鞋底与现场的脚印完全吻合,而且他近日神色慌张,常常独自外出。

    阿古拉派人将赵三带到面前,赵三见证据确凿,再也无法隐瞒,如实招供。原来,赵三因赌博欠下巨额债务,得知金矿仓库存放着大量黄金,便趁深夜潜入仓库,偷走了黄金,打算偷偷运出北狄,逃往其他地方。阿古拉当即下令将赵三关押起来,追回被盗的黄金,并将此事上报给大乾朝廷。

    沈明看着被追回的黄金,又看了看阿古拉,心中充满愧疚:“阿古拉大人,是我管理不善,差点冤枉了北狄的兄弟,还请你原谅。” 阿古拉笑着说:“沈大人不必自责,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如今真相大白,只要我们加强管理,以后定能避免类似的问题。” 经此一事,大乾开采队与北狄矿工的关系反而更加融洽,金矿的开采也愈发顺利。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蒙克前往长安的日子。巴图尔可汗与额尔敦亲自前来送行,额尔敦拉着蒙克的手,眼中满是不舍:“孩子,到了长安后,要好好读书,熟识大乾的先进技术,将来回来造福北狄。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能忘了自己是北狄人。” 蒙克点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亲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和可汗失望。”

    阿古拉将一封书信递给蒙克:“这是我写给大乾礼部侍郎王敬大人的信,你到了长安后,将信交给她,她会安排你的生活与学习。遇到困难,就去找王大人或李丞相,他们会帮你的。” 蒙克接过书信,紧紧抱在怀中:“多谢阿古拉大人,我会常给您和父亲写信的。”

    大乾朝廷派来的护送队伍早已等候在城外,为首的正是当初护送阿古拉前往长安的李忠。李忠翻身下马,对着巴图尔与阿古拉拱手道:“可汗,阿古拉大人放心,末将定会安全将蒙克公子送到长安。” 巴图尔点头,亲自将蒙克送上马:“一路保重,我们等你回来。”

    蒙克骑着马,回头望了望送行的人群,挥了挥手,跟着李忠的队伍渐渐远去。阿古拉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 蒙克的长安之行,不仅是盟约的约定,更是北狄与大乾友好交流的开始。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北狄定会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壮大,百姓们也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蒙克前往长安后,北狄与大乾的交流日益频繁。大乾的农技师教会了北狄牧民种植小麦、青稞等作物,解决了牧民们冬季缺粮的问题;大乾的工匠帮助北狄改进了农具与纺织技术,让北狄的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而狼山金矿的利润,也让北狄有了足够的资金购买粮食、药材与武器,增强了北狄的实力。

    巴图尔可汗看着北狄的变化,心中十分欣慰。他特意召来阿古拉,笑着说:“阿古拉,当初若不是你坚持前往大乾求和,若不是你在草场与金矿之事上妥善处置,北狄也不会有今日的景象。你真是北狄的功臣啊!” 阿古拉躬身道:“可汗过奖了,这都是可汗英明决策,以及两国官员与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盟约的成效日益显现,相信未来,北狄与大乾的关系会更加友好。”

    这年冬天,北狄遭遇了罕见的大雪,却再也没有出现往年冻饿死人的情况。大乾朝廷得知消息后,立刻派来运输队,送来大批粮食与棉衣;王敬还特意写信给阿古拉,告知蒙克在长安的情况 —— 蒙克不仅学习刻苦,还与长安的贵族子弟相处融洽,甚至在诗词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阿古拉将王敬的信读给巴图尔与额尔敦听,额尔敦激动得热泪盈眶:“太好了,我的孩子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 巴图尔也笑着说:“等蒙克回来,我们一定要让他担任北狄的官员,让他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北狄更好地发展。”

    春节前夕,大乾朝廷派来使者,送来新年的礼物,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 赵恒皇帝决定,减免北狄后五年的上供,让北狄有更多的资金发展生产。阿古拉接到消息后,立刻前往王庭禀报巴图尔,巴图尔感动不已,当即下令备厚礼,让阿古拉作为北狄使者,再次前往长安,向赵恒皇帝表达感谢。

    次年正月,阿古拉带着北狄的厚礼 —— 十张珍贵的白狐皮、五十匹上好的羊绒、还有狼山金矿出产的百斤黄金,再次踏上前往长安的路途。此次出行,与上次的艰难险阻不同,一路上畅通无阻,大乾的边境官员与百姓见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有的还主动送来食物与水。

    行至凉州时,张承刺史特意前来迎接,还设宴款待阿古拉。宴会上,张承笑着说:“阿古拉大人,如今北狄与大乾和平相处,凉州的边境也安定了许多,百姓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这都是托了盟约的福啊!” 阿古拉点头:“是啊,和平不仅有利于北狄,也有利于大乾。希望我们两国能永远保持友好,共同发展。”

    抵达长安后,王敬亲自到城外迎接,见到阿古拉,他热情地走上前:“阿古拉大人,好久不见,您看起来精神更好了!蒙克公子听说您要来,特意从书院赶回来,在驿馆等您呢!” 阿古拉心中一暖,跟着王敬前往驿馆。

    驿馆内,蒙克早已等候在门口,见到阿古拉,他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阿古拉大人,您来了!” 阿古拉看着蒙克,发现他比离开时成熟了许多,言谈举止也多了几分文雅。“蒙克,在长安过得还好吗?学习还顺利吗?” 阿古拉笑着问道。“一切都好,王大人和李丞相都很照顾我,书院的先生也很耐心,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蒙克兴奋地说着在长安的经历,从诗词歌赋到天文历法,再到农耕技术,他都一一提及。

    次日,赵恒皇帝在太和殿召见阿古拉。阿古拉将北狄的厚礼献上,恭敬地说:“陛下,臣代表巴图尔可汗,感谢陛下减免北狄五年上供之恩。北狄能有今日的安定与发展,全靠陛下的仁慈与支持。” 赵恒笑着说:“阿古拉使者不必多礼。两国友好,互利共赢,这是朕希望看到的。如今北狄发展良好,大乾也能受益,减免上供只是小事。”

    随后,赵恒在皇宫内举办宴会,宴请阿古拉与蒙克,李丞相、王敬等官员作陪。宴会上,蒙克向赵恒献上了自己写的诗词,赵恒读后,连连称赞:“蒙克公子才华出众,看来在长安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朕希望你将来回到北狄后,能成为两国友好交流的桥梁,让北狄与大乾的关系更上一层楼。” 蒙克躬身道:“谢陛下夸奖,臣定当尽力。”

    阿古拉在长安停留了半个月,期间,他参观了大乾的书院、工坊、农田,看到了大乾的繁荣景象,心中对北狄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离开长安前,李丞相特意与他见面,说道:“阿古拉大人,如今北狄与大乾的友好关系日益稳固,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未来,可能还会遇到各种挑战,希望我们两国能始终秉持和平的理念,共同应对困难。” 阿古拉点头:“李丞相所言极是。臣回到北狄后,定会向巴图尔可汗转达您的意思,让北狄与大乾永远保持友好,世代相传。”

    返程途中,阿古拉心情愉悦。他知道,此次长安之行,不仅巩固了北狄与大乾的友好关系,更让他看到了两国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不错,请把《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