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心中一惊,没想到陛下会给她这么高的封赏,还让她兼任京城卫戍司令。这既是陛下对她的信任,也意味着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京城卫戍司令掌管京城防务,身处权力中心,稍有不慎就会卷入朝堂纷争,而边境的治理也离不开她的统筹,两地兼顾绝非易事。
“陛下,臣感激陛下的信任,但京城卫戍司令责任重大,臣长期驻守边境,对京城事务尚不熟悉,恐难胜任。” 林夏斟酌着开口,并非她不愿承担,而是担心分身乏术,反而误了大事。
陛下却摆了摆手,眼中带着期许:“林爱卿不必过谦。你能在边境稳住局势,平定宁王之乱,足以证明你的能力。京城虽不比边境凶险,却也暗流涌动,朕需要你这样正直且有魄力的人来掌管卫戍之事,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徒。至于边境,墨尘与陈峰皆是可用之才,有他们辅佐,你尽可放心。”
话说到这份上,林夏再无推辞的理由。她躬身行礼:“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既守好京城,也护好边境!”
陛下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道:“你初到京城,需多留意朝中动向。户部尚书王大人、御史大夫张大人皆是忠臣,可与他们多些往来;至于其他官员,你只需秉持公正,不必刻意攀附。”
林夏将陛下的叮嘱记在心中,随后退出皇宫,前往镇北大将军府。这座府邸是陛下特意赏赐的,位于京城东隅,虽不及王府奢华,却也规整大气。刚安顿下来,就有侍卫来报,说御史大夫张大人前来拜访。
张大人进门时,手中还提着一个食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林将军,听闻你今日回府,老夫特意带了些家中小厨做的点心,过来看看你。”
林夏连忙起身迎接,将张大人请进厅堂:“张大人客气了,劳您亲自跑一趟,臣实在过意不去。”
两人分宾主坐下,张大人开门见山:“陛下让你兼任京城卫戍司令,看似是荣宠,实则是将你推到了风口浪尖。朝中那些曾依附宁王的官员,虽已收敛锋芒,却未必真心臣服,你可得多加提防。”
林夏心中一暖,张大人这番话是真心为她着想。“多谢张大人提醒,臣会多加留意。只是臣初来乍到,对京城官员的底细尚不了解,还需张大人日后多指点。”
“好说,好说。” 张大人笑着点头,“老夫与你虽相处不多,却深知你是为国为民的好官。日后若有需要,老夫定当尽力相助。”
两人又聊了些朝中之事,张大人才起身告辞。送走张大人后,林夏陷入沉思。京城果然不比边境,表面平静,实则处处是陷阱。她必须尽快熟悉京城的局势,才能守住陛下的信任,也守住自己的初心。
接下来的日子,林夏一边熟悉京城卫戍的事务,一边与户部、兵部等部门对接边境的粮草、武器供应。她行事公正,不偏不倚,很快就赢得了卫戍士兵的信任,也让朝中一些中立官员对她多了几分认可。但与此同时,一些暗中敌视她的势力也在悄悄行动 —— 有人在街头散布谣言,说她 “拥兵自重,意图不轨”;还有人在户部故意拖延边境的粮草拨款,试图给她制造麻烦。
林夏对此早有预料,她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将街头谣言的证据收集起来,交给张大人,由张大人在朝堂上禀明陛下;至于户部拖延粮草之事,她直接带着边境的粮草清单进宫,当着陛下的面,将户部的失职一一指出。陛下震怒,当即下令斥责户部尚书,并责令其立刻补齐边境粮草。
几次交锋下来,那些暗中使绊子的人知道林夏不好惹,便暂时收敛了动作。林夏也趁机巩固自己的地位,将京城卫戍的防务梳理得井井有条,同时通过书信与墨尘、陈峰保持联系,及时了解边境的情况。
就在林夏渐渐适应京城生活时,一则来自流放地的消息传来 —— 萧景瑜在流放途中逃脱了!
萧景瑜被流放三千里,目的地是极北苦寒之地,沿途有重兵押送,按常理来说,绝无逃脱的可能。可据押送官员上报,萧景瑜是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所救,这些人武功高强,不仅杀了几名押送士兵,还抢走了押送的文书,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
消息传到京城,陛下震怒,下令全国通缉萧景瑜,务必将其捉拿归案。林夏得知消息后,心中也泛起一丝不安。萧景瑜对她恨之入骨,如今逃脱,必定会伺机报复,而他最有可能下手的地方,要么是京城,要么是边境。
“立刻加强京城的门禁检查,尤其是进出京城的要道,务必仔细盘查每一个可疑人员。” 林夏第一时间下令,同时让人将萧景瑜的画像分发到各个卫戍关卡,让士兵们熟记萧景瑜的样貌。
随后,她又写了一封加急书信,派人快马送往边境,告知墨尘和陈峰萧景瑜逃脱的消息,让他们加强边境的防御,尤其是要防范陌生人进入军营附近。
做完这些安排后,林夏依旧觉得心神不宁。萧景瑜身边有高手相助,而且他在京城经营多年,或许还藏有一些旧部。这些人若是联合起来,恐怕会酿成大祸。
“将军,张大人求见。” 侍卫的通报声打断了林夏的思绪。
林夏连忙请张大人进来,刚一落座,张大人就急切地说道:“林将军,萧景瑜逃脱之事,你怎么看?老夫总觉得,此事不简单。那些救走萧景瑜的人,会不会是宁王的旧部?”
“张大人所言极是。” 林夏点头,“臣也有此疑虑。宁王虽死,但他的旧部遍布各地,其中不乏一些武功高强之辈。萧景瑜是宁王唯一的儿子,这些旧部很可能会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想要扶持他东山再起。”
“若是如此,那麻烦就大了。” 张大人皱紧眉头,“萧景瑜若是与宁王旧部勾结,再暗中联系匈奴,恐怕会对边境和京城都造成威胁。”
林夏心中也是这么想的。萧景瑜在边境待过一段时间,对边境的防务有所了解,而且他与匈奴有过间接联系,若是他真的投靠匈奴,后果不堪设想。
“臣已经加强了京城的防御,也通知了边境的墨尘和陈峰。只是萧景瑜行踪诡秘,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藏身之处,只能被动防御。” 林夏说道。
张大人沉吟片刻,说道:“老夫有个想法。宁王的旧部中,有一个名叫沈青的人,曾是宁王的谋士,此人足智多谋,却在宁王倒台后不知所踪。老夫怀疑,救走萧景瑜的人,很可能就是沈青。我们或许可以从沈青的下落入手,找到萧景瑜的踪迹。”
“沈青?” 林夏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不知张大人是否有沈青的画像或其他线索?”
“老夫这里有一份沈青的卷宗,是当年调查宁王时留下的,里面有他的画像和一些基本信息。” 张大人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卷宗,递给林夏。
林夏接过卷宗,仔细翻阅起来。沈青,年约四十,面容清瘦,左眉上方有一道疤痕,曾在江南一带活动,擅长谋划,且有一定的武功基础。
“多谢张大人!有了这份卷宗,我们追查起来就有方向了。” 林夏心中一喜,立刻让人将沈青的画像复制多份,分发到各个关卡和地方官府,让他们协助追查沈青和萧景瑜的下落。
然而,追查工作并不顺利。沈青行事极为谨慎,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踪迹。时间一天天过去,萧景瑜和沈青就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朝中渐渐有官员开始质疑,认为萧景瑜可能已经逃离大胤,不必再浪费人力物力追查。
林夏却坚持认为,萧景瑜一定还在境内。他对权力的欲望极重,绝不会轻易离开,而且他对自己的恨意,也不会让他就此罢休。
这天,林夏正在卫戍司令部处理公务,突然接到下属报告,说在京城西郊的一座破庙里,发现了几名可疑人员的踪迹,其中一人的样貌与沈青有些相似。
“立刻带人过去,务必小心行事,不要打草惊蛇!” 林夏当机立断,亲自带领一队精锐侍卫,赶往西郊破庙。
西郊破庙位于深山之中,早已荒废多年,周围杂草丛生,十分隐蔽。林夏带人悄悄靠近破庙,透过窗户的缝隙,看到庙内有五六个黑衣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人左眉上方有一道明显的疤痕,正是沈青!
林夏心中一紧,仔细观察庙内情况,却没有看到萧景瑜的身影。难道萧景瑜不在此处?
就在这时,沈青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起身,对着门外大喝一声:“谁在外面?”
林夏知道已经暴露,当即下令:“冲进去!活捉沈青!”
侍卫们立刻破门而入,与黑衣人们展开激烈战斗。沈青武功不弱,手持一把长剑,与侍卫们周旋。林夏则趁机在庙内搜索,希望能找到萧景瑜的踪迹。
庙内空间不大,除了正厅和两个小厢房外,再无其他房间。林夏仔细搜查了每个角落,都没有看到萧景瑜的身影。难道萧景瑜真的不在这里?
就在林夏疑惑之际,沈青突然朝着庙后的窗户跑去,想要跳窗逃脱。林夏眼疾手快,甩出腰间的软鞭,缠住了沈青的脚踝。沈青重心不稳,摔倒在地,被侍卫们当场制服。
“说!萧景瑜在哪里?” 林夏走到沈青面前,眼神冰冷地问道。
沈青冷笑一声,说道:“林夏,你以为抓住我就能找到景瑜殿下吗?别做梦了!景瑜殿下已经找到了新的靠山,很快就会回来报仇,到时候,你和整个大胤都要为宁王殿下陪葬!”
“新的靠山?” 林夏心中一沉,“是不是匈奴?”
沈青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冷笑:“你很聪明,但已经晚了。景瑜殿下已经带着礼物去见匈奴单于了,用不了多久,匈奴大军就会南下,踏平你的边境,攻破你的京城!”
林夏脸色大变,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萧景瑜竟然真的投靠了匈奴,还打算引匈奴大军来犯!
“把他带下去,严加审讯,一定要问出萧景瑜去匈奴的具体路线和时间!” 林夏厉声下令,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应对之策。
萧景瑜投靠匈奴,对大胤来说是灭顶之灾。匈奴本就对边境虎视眈眈,如今有萧景瑜这个熟悉边境防务的人相助,恐怕会发动大规模进攻。她必须立刻将此事上报陛下,同时通知边境做好战斗准备。
林夏带着沈青的供词,立刻进宫面见陛下。陛下看完供词后,脸色铁青,拍案而起:“萧景瑜这个逆子!竟然投靠匈奴,背叛国家!朕当初就该将他凌迟处死,以绝后患!”
“陛下息怒。” 林夏连忙劝道,“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做好应对匈奴进攻的准备。萧景瑜熟悉边境防务,他很可能会向匈奴透露我们的防御弱点,我们必须尽快调整边境的防御部署。”
陛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林爱卿说得对。朕立刻下令,让兵部调派五万大军支援边境,同时让户部加急筹备粮草和武器。至于京城的防务,就全靠你了。”
“臣遵旨!” 林夏躬身领命。
离开皇宫后,林夏第一时间派人将消息送往边境,让墨尘和陈峰立刻调整防御部署,重点加强曾经被萧景瑜知晓的防御弱点;同时,她又与兵部对接,确定支援边境的大军出发时间和路线,确保大军能尽快抵达边境。
京城的防务也不能松懈。萧景瑜既然引匈奴来犯,很可能会在京城制造混乱,牵制朝廷的兵力。林夏下令,将京城卫戍的兵力增加一倍,重点防守皇宫、国库等重要场所,同时加强对进出京城人员的盘查,防止匈奴细作混入京城。
就在林夏紧锣密鼓地布置防御时,边境传来急报 —— 匈奴十万大军在萧景瑜的带领下,已经突破了边境的第一道防线,正朝着中军大营进发!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林夏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匈奴大军来势汹汹,而且有萧景瑜这个 “向导”,边境的压力可想而知。
“将军,边境战事紧急,您是不是要亲自回去指挥?” 副将担忧地问道。
林夏何尝不想立刻回到边境,与墨尘、陈峰并肩作战。可她若是离开京城,京城的防务就会陷入混乱,一旦有人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不行,我不能离开京城。” 林夏咬了咬牙,“你立刻挑选三万精锐卫戍士兵,由你亲自带领,火速支援边境,听从墨尘和陈峰的指挥。告诉他们,一定要守住中军大营,等我在京城稳住局势,就立刻过去与他们汇合。”
“是,将军!” 副将领命,立刻下去挑选士兵,准备出发。
林夏看着副将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边境十万匈奴大军,而境北军加上支援的三万士兵,也只有八万兵力,兵力上处于劣势,而且匈奴还有萧景瑜相助,想要守住边境,难度极大。
可她没有时间犹豫,京城的局势同样严峻。她必须尽快稳住京城,才能放心前往边境。
接下来的几天,林夏几乎没有合过眼。她一边指挥卫戍士兵加强防御,一边密切关注边境的战况。边境传来的消息越来越糟糕 —— 匈奴大军凭借兵力优势,接连攻破了边境的两座城池,屠杀百姓,掠夺物资,境北军伤亡惨重,只能退守中军大营,苦苦支撑。
林夏的心如同被刀割一般,她知道,再这样下去,边境迟早会被匈奴攻破。她必须想办法尽快前往边境,亲自指挥战斗。
就在这时,张大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 朝中那些曾经敌视林夏的官员,在得知匈奴大军来犯、边境告急后,终于放下了私人恩怨,联名上奏陛下,请求让林夏前往边境指挥作战,京城的防务则由张大人和户部尚书共同负责。
陛下也知道,只有林夏才能稳住边境的局势,当即下令,让林夏即刻前往边境,指挥所有边境军队,抵御匈奴进攻。
“林将军,京城就交给我们,你放心去吧!一定要守住边境,击退匈奴!” 张大人握着林夏的手,眼中满是期许。
林夏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张大人放心,臣定不负众望,誓与边境共存亡!”
当天下午,林夏就带着五千精锐卫戍士兵,快马加鞭,朝着边境进发。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尽快赶到边境,带领境北军击退匈奴,活捉萧景瑜,为边境的百姓报仇!
林夏日夜兼程,终于在三天后赶到了边境中军大营。此时的中军大营,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规整,营中到处都是受伤的士兵,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药味。墨尘和陈峰看到林夏归来,眼中都露出了激动的光芒。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 陈峰激动地走上前,声音都有些颤抖。
林夏看着两人憔悴的面容,心中十分愧疚:“让你们受苦了。这几天,辛苦你们了。”
“王爷客气了,守护边境是我们的职责。” 墨尘说道,“只是匈奴大军实在太过凶猛,而且萧景瑜熟悉我们的防御部署,我们接连失利,损失惨重。现在营中能战斗的士兵,只剩下五万多人了。”
林夏点了点头,走到沙盘前,仔细查看当前的战局。匈奴大军已经将中军大营团团围住,而且控制了附近的水源和粮道,若是再不想办法突围,营中的士兵迟早会断水断粮。
“现在情况确实危急,但我们也不是没有机会。” 林夏沉思片刻,说道,“萧景瑜虽然熟悉我们的防御部署,但他急于报仇,肯定会犯冒进的错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下埋伏,出其不意地打击匈奴大军。”
“王爷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陈峰急切地问道。
林夏指着沙盘上的一处峡谷,说道:“这里是黑风峡谷,是匈奴大军运送粮草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部队,在这里设下埋伏,烧毁匈奴的粮草。没有了粮草,匈奴大军肯定会军心大乱。到时候,我们再趁机发动总攻,一定能击退匈奴。”
墨尘眼前一亮:“王爷这个计划好!只是黑风峡谷地势险要,匈奴肯定会派重兵护送粮草,想要烧毁粮草,难度不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