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部的调令下,来自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以及新四军的部分军队,纷纷开始前往奉北!
此次!
奉北野战军出兵八到十万。
孔捷、李云龙、丁伟跟随苏长青,入北极熊国参与这场斯达林格勒保卫战。
八路军则是派出了十二到十五万大军。
分别来自三大主力师。
至于新四军也是抽调出了八万左右的部队,前往奉北野战军。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才打响不久,从奉北集结、搭乘前往远东的火车。
在乘坐前往目前北极熊国控制区的西伯利亚地铁。
进而投入这一场堪称二战转折点的激烈战斗。
无论是日耳曼帝国还是北极熊帝国。
在这一战中。
都是精锐尽出,豁出去了。
此时,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陆军与第二陆军。
非日耳曼帝国与北极熊帝国莫属。
毕竟一个是横扫了整个欧洲的日耳曼帝国。
另外一个则是扛住了日耳曼帝国闪电战的北极熊帝国陆军。
虽然苏长青一直认为,我党目前的武装力量并不差,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轻步兵都不逊色于日耳曼帝国。
但工业实力的差距,也让苏长青认为在大规模战争中。
缺乏重武器的大夏国军队,很难在日耳曼帝国与北极熊帝国陆军面前。
占到多大的便宜。
毕竟两国的重武器装备确实远比大夏国军队强大太多。
两国之间动不动便投入以百万为单位的军事实力,放眼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据。
即便是在这之后的辽沈、平津以及淮海。
规模也比不上这两个帝国的硬磕。
用苏长青的话来说,能够参与斯达林格勒保卫战。
对于我党的武装力量而言,是一个极好的试炼场。
如果能够在这一战中取得成绩,并且打出亮眼的战绩。
从这一战中回来的大夏国军队,将具备横扫东洋人的实力。
而那个时候,想来北满地区的兵工厂也会迎来产能的大爆发。
足以武装更多的我党部队。
这也是苏长青认为在斯达林格勒保卫战之后。
奉北野战军将拥有横扫关东军的原因。
……
远东!
“亲爱的达瓦里氏,欢迎你们的到来。”
“欢迎!”
“欢迎!”
在看到苏长青与大夏援熊第一方面军的一众高级将领到来后。
负责迎接大夏援熊第一方面军高级将领的北极熊国将领阿廖沙,显得非常高兴。
众所周知!
斯达林格勒这一战打得异常的惨烈。
有这么一支有生力量,投入北极熊国的战场。
这对于北极熊国而言。
是个极大的帮助!
即便是远在斯达林格勒还未撤退的北极熊国钢铁慈父,在听到这么一个消息之后。
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眼下,北极熊国就像是沙漠中走了许久许久的行人。
任何一口水源!
对于这个行人而言,都是救命的存在。
“阿廖沙同志!”
“辛苦了!”
“我们的这些战士,需要你们的铁路转运至斯达林格勒附近区域了。”
“这方面,我已经与朱可夫将军有过联系。”
苏长青给了这个叫做阿廖沙的北极熊国军官,一个拥抱。
以显示亲近。
毕竟此时,两国之间还处于盟友关系。
只要北极熊国老老实实归还土地,那就一切都好说。
对于此次是否支援北极熊国,其实总部那边也有过多次讨论与考虑。
想要让北极熊国将吞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实在是太过困难。
想要夺回土地,要么就是趁着这个机会。
要么就是在以后,与北极熊正面开战。
后面的这种情况,概率太小。
即便是正面开战,也会造成巨大的伤亡。
而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趁着北极熊国情况不妙。
以支援的方式!
借机让北极熊国承认之前的条约,拿回被侵占土地。
从理性上而言,是最好的方式。
而出兵斯达林格勒,也能得到北极熊国相当程度的援助。
像t34中型坦克这样的武器装备。
一些北极熊国保密级别颇高的武器,也将进一步向我党解密。
当然!
奉北野战军最新研制出来的56式冲锋枪,也将成为向北极熊国方面解密的存在。
两方的合作!
将更上一层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方的合作中。
大夏国收获的利益将会更多一些。
尤其是奉北地区的大规模工业援助。
甚至灯塔帝国都对我党大规模支援北极熊国,参与斯达林格勒保卫战给予了肯定。
甚至在援助大夏国的物资中,给出了相当一部分支援我党。
这还一度引起了青天党那边的不满意。
不过!
三十万大军入北极熊,我党在国内实力削弱。
如果三十万大军回来不了多少的话,对于青天党而言是巨大的利好。
再加上灯塔帝国从滇缅公路援助的物资,源源不断输往山城等地。
总司令就算是再如何不满,也没有太大办法。
总不能与金主翻脸不是?
而按照苏长青的想法,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奉北。
发展我党之根据地。
未来一统大夏,也能有足够的底气。
自给自足!
即便是要与北极熊国翻脸,也不会有任何畏惧。
在苏长青的记忆中,一座博物馆中就有一辆T-62坦克。
这是我军缴获的战利品。
当时的敌对国,就曾多次组织兵力抢回或直接摧毁这辆坦克,甚至克格勃还专门派出了一名间谍秘密潜入国内,伺机炸毁这辆T–62坦克。
当时,敌对力量只好紧急从后方调来远程重炮,对着T–62坦克的方向进行猛烈射击。
也终于收到了效果,在多轮不间断的炮击之下,这辆瘫痪在我军阵地的T–62坦克最终沉入了江水之中。
军方首长就下令从哈城紧急抽调了3个大型牵引绞盘,并从海军借调专门的潜水员,让潜水员潜入江底,将牵引绞盘的牵引钢索固定在坦克上,将坦克拉上来。
当时我军的潜水服制作非常简单,根本无法抵御冰冷的江水温度,但我军潜水员为了国家发展大计无惧严寒,多次下水进行作业,可好不容易将钢索固定,就被苏军炮火炸断了,潜水员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找机会再次下水作业。
最后,经过长达20多天的不懈努力,我军终于将这辆T–62坦克打捞上岸,可为了这辆坦克。
我军却先后牺牲了几十名英勇的边防军战士,所以这辆T–62坦克真可谓是带血的“珍宝”。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我军虽然使用了多种反坦克炮,如56式85毫米加农炮、59式100毫米坦克炮和75毫米无后坐力炮。
但这些武器在实际交战中均无法有效击穿T-62坦克的正面装甲,往往只能对坦克造成非致命损伤或者完全无效。
而真正使T-62瘫痪的是反坦克地雷。
钢铁意志!
当然是一支军队断不能缺少的精神脊梁。
而钢铁洪流!
也是一支军队的重要支撑。
抗鹰战争!
我志愿军打出了赫赫威名,令北极熊国高层为之刮目相看。
这才有了之后,北极熊国对我国的大力支援。
毕竟扶不上墙的阿斗,也没谁愿意去扶。
如今!
三十万大军入北极熊国,其实也是出于这方面的政治考虑。
而得到的技术!
只要消化干净,便能大力助推我军军工的腾飞。
“放心,亲爱的达瓦里氏。”
“你们是我们的英雄,是我们北极熊国最好的朋友。”
“我们一定将这些英雄的战士,运到斯达林格勒去!”
“你就放心吧!”
苏长青点了点头,与这位负责转送士兵的北极熊国将领寒暄了不久之后。
带上了几个贴身的警卫员。
苏长青在这个名将阿廖沙同志安排下,来到了西伯利亚的一处军用机场上。
在这座秘密军用机场上早早停着一架军用飞机——雅克-6“婴儿床”。
雅克-6空重只有大约1400千克,采用悬臂式下单翼,双引擎驱动,双人驾驶,体积不大的客舱内可以容纳4名乘客,或者拆除座椅运输500千克的货物。
因为战争期间物资紧张,飞机以松木、胶合板和亚麻布为主要材料,就连油箱都是用化学浸渍后的胶合板制成,整架飞机只占用少量宝贵的战略资源。
其最大飞行速度23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8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约900千米,最大升限约3400米。
这是一架刚服役不久的战机。
在得知苏长青抵达了西伯利亚的某地之后。
时任斯达林格勒保卫战的实际指挥官——朱可夫。
直接一通电话,打给了这位负责转运大夏第一方面军的阿廖沙将军。
这架北极熊国刚投入使用不久的战机,被特意留了下来。
以搭载苏长青与其随行人员,尽快抵达斯达林格勒。
看得出来,朱可夫很希望早点看到苏长青的到来。
而且朱可夫似乎也相信,大夏国第一方面军的抵达。
将给眼下,情况并不是太好得斯达林格勒保卫战。
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伴随着雅克6战机的腾空而起。
这架战机朝着北极熊国的某中转军用机场飞去。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