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3章 帕森斯数控铣床,华老团队的到来

    想要造200兆瓦的超临界发电机组,所面临的四个问题自然需要组织各部门进行同步解决。

    蓉城联合钢铁厂目前已经完成了苏援设备的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具备了12万吨的钢铁年产量。

    在规划当中二期工程也即将开工,预计6-8个月完成,届时将具备50万吨的生产能力。

    三期工程将在二期工程完成后开始,预计一年左右的时间,最终达到百万吨的设计生产能力。

    这个蓉城联合钢铁厂三期工程总计耗时两年左右的时间。

    尽管目前仅有12万吨的钢铁年产量,但对于西南地区来说这个数字已经不低了。

    等到了明年4-6月份,就将达到50万吨年产量。

    相对于现在来说,这个数字已经不低了。

    蓉城钢铁厂虽然不是当前国内年产量最高的钢铁厂,但绝对是技术最先进的钢铁厂。

    这主要得益于赵杰对蓉城联合钢铁厂的技术升级。

    不仅具备电渣重熔熔炼工艺和1吨级电渣炉,还具备生产合金钢的真空脱气炉,这东西技术含量可不低。

    就光是这个电渣炉技术就直接超越了西方。

    要知道世界上首台0.5吨级电渣炉在1958年才诞生,一直到50年代末,电渣炉容量才提升到2.5吨。

    这个1吨级的电渣炉已经超越西方10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在有完整配方的情况下,蓉城联合钢铁厂炼出12CrMoV合金钢简直就是手拿把掐的事。

    对于材料领域来说,配方和工艺就是最耗时耗力的环节。

    现在赵杰提供的配方和工艺就是直接省略了所有耗时耗力的环节。

    其次就是三大机床!

    MIT-帕森斯数控铣床+德意志博林格专业叶片磨床+鹰酱埃尔默MK.1电火花加工机床。

    其中帕森斯数控铣床也是世界上首台数控机床,由麻省理工和帕森斯公司合作研发。

    控制系统采用了电子管数控系统,通过穿孔纸带输入指令,精度能够达到±0.02毫米。

    三坐标联动加工,也是发展五轴联动机床的基础。

    这玩意完全可用于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加工。

    如果没有之前从西方采购的高精度机床,想要造出加工精度±0.02毫米的机床还是有些难度的。

    对于蓉城一机厂和西南一重来说,最难的反而是这个数控系统。

    这玩意国内根本就没有人接触过,需要赵杰亲自上马。

    其余两部机床,在赵杰提供图纸的情况下,蓉城一机厂联合西南一重完全可以搞定。

    至于80吨的转子锻造,西南一重厂直接抽调人手搞定,这倒是不用赵杰操心了。

    而自动控制系统这玩意国内也没有人接触过。

    就在赵杰苦恼的时候,竟然有人自己送上门来了。

    “局长,以华罗庚同志为代表的清华数学系专家们已经抵达了局里,说要见您。”

    传话的人是段鹏。

    当赵杰听到华老居然带着人来了的时候,眼睛一下就明亮了起来。

    别人可能没有接触过这些领域,但华老大概率是知道这东西原理的。

    毕竟华老可是接触过国外先进计算机的。

    赵杰马上就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赶回局里。

    这已经不是赵杰第一次见到华老了。

    在重生之前,他接触过几次。

    不过那个时候的华老已经老态龙钟。

    现在的华老虽然已经到了壮年,但颜值还是很高的。

    “赵副局长?我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华罗庚,剩下的人都是我在数学系的学生。”

    华老主动起身,向着赵杰走了过来。

    赵杰握住了华老温厚的手掌,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道:“欢迎你们来到山城。

    我本来是想忙完这段时间去京城的,没想到你们却先赶过来了。”

    尽管赵杰的年纪比华老小了不止一轮,但华老此时表现却非常谦虚。

    “赵局长,在中央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在京城中关村成立了中科院计算机所筹备委员会。

    根据指示,你可是我们所的技术顾问。

    我听总理说,你在计算机领域有很多想法,所以我就带着人过来,希望能和你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顺带看看下一步的工作该如何展开。”

    赵杰目前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西南地区,是不可能去京城的计算机所入职的。

    他也跟总理说了,自己只能提供技术支持,所以就有了计算机所技术顾问这个头衔。

    赵杰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法的交流先放到后面再说,我现在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你们的帮忙。”

    华老愣了一下,连忙问道:“有什么问题,赵局长只管说,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的,都没有问题。”

    有这句话就行了。

    于是赵杰便跟华老讲述了电子管数控系统和发电厂电子管自动控制系统。

    当赵杰讲完了之后,华老眼中的震惊完全掩盖不住,心中也非常不平静。

    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连数控机床和发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这种最前沿的技术都了解这么深。

    这也让华老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国产电子计算机只要有这个赵局长的支持,基本上就稳稳当当了。

    这也让华老都难得兴奋了起来。

    “这两个任务没有太大问题,我会向中科院数学所申请调集一支队伍过来,协助你们解决这些问题。”

    中科院数学所里面可全都是真正的精兵强将,有了这些大拿的加入,数控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稳了。

    接下来赵杰还带华老和前来的十几位学生参观了一下西南电子管厂。

    这个电子管厂所生产出来的电子管等元器件可不仅供应蓉城电科所,还面向全国供应,就包括了社会。

    所以当电子管厂投产之后,经过了初步培训的工人们便开始了生产任务。

    一个个车间都在紧张而有序的生产当中。

    当看到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各种电子管时,华老的脸色都格外的红润了起来。

    “没想到你们这边这么快就展开了生产任务,这质量也很不错,看来我们接下来展开计算机研制,不用担心电子管不够用了。”

    在参观完了之后,他们便走到了一个有战士把守的车间。

    “这里面是什么?”

    华老和一众大学生都投以好奇的目光。

    赵杰看向这个车间,脸上带着笑容道:“这里是晶体管研制车间。”

    “什么?晶体管?”(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火红年代,我为国造核弹不错,请把《重生火红年代,我为国造核弹》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火红年代,我为国造核弹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