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回 再次被识破 宁宗的现状

    再看面前的史施德,此时已经吓得五体颤抖,忙不迭的磕头对宋宇求饶“:太子殿下,当初那档子事,都是史弥远那老贼硬要让小人生米煮成熟饭啊。冤有头,债有主,要报仇您俩找他去!”

    “:父债子还,你先还了,他史弥远再还不迟。”宋宇眼见史施德没骨头到亲爹都卖,嗤笑着说道。

    史施德见宋宇不放过自己,立马吓得尿了裤子。趴在地上,抱着宋宇的小腿肚子哭诉道“:太子殿下啊,我愿意跟他断绝父子关系,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爹,你要儿做什么,儿都去做,只要您留下儿这条狗命就成。”

    宋宇和周边众人见史弥远的儿子如此没骨头,随之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其间还伴随着嘲讽“:呦呵!想不到史相家得公子,很是晓得事理吗,为了咱大宋,宁愿跟奸贼划清界限,真是大义灭亲啊!”

    宋宇听了周围人的嘲笑,微微躬身,将抱着自己大腿,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史施德那张麻子脸托起,温柔的说道“:儿呀,走,带爹去宰了你那亲爹去。”

    话到此处,宋宇眼神陡然冷冽,抬起头,对着杨妙珍孟珙两人说道“:杨姑娘,孟兄弟,在城内,骑兵移动不便,你二人还是率领忠顺军骑兵,留在这北城门,好生把守,也算是我等的一条退路。”

    杨妙珍两人赶紧领喏,忙又吩咐麾下将官,将马军屯驻在了北城门内外。

    宋宇转过头,吩咐王焕君与谢道清,将史施德看管好,随即下令麾下剩余兵马列队向城内走去。

    一进这临安城,只见路上处处张灯结彩,就像是要过年了似的,不过与过年气氛不搭调的是,整条御街上,一个百姓都没有,全都是手拿兵刃的禁军来回巡逻。他们五人一伍,十人一队,往来频繁。

    “:殿下,看来史弥远把所有百姓都堵在家里面了,兵丁全都安排在了临安城内巡逻,就是要保证登基仪式顺利进行啊。”只听刘克庄提醒道。

    宋宇正要答话,却见一队巡逻兵丁走来,当先一个身着盔甲之人询问道“:可有相爷手令?若无手令,你等兵马且在城外驻扎,待登基大典结束后才可入城。

    宋宇见此,并不以为意,吩咐身后王焕君俩人将史施德带到了跟前,指着他说道“:瞎了你们的狗眼,史大公子在此,有要事向相爷禀报,识相的,还不快快将路让出来?“

    那小将显然识得史施德那张长相特殊的脸,虽然见史施德面色有些颓丧,感到很是诧异,但对方也没求救,这小将也懒得多问。

    立马对着史施德恭敬的拱手答道“:相爷正在皇城操持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几位尽可前去。只是这手下的兵丁需要在此止步。“言罢,挡在了宋宇跟前,大有不留下兵马,不能再向前半步得架势。

    宋宇见对方是个死脑筋,厉声呵斥道“:狗东西,连史大公子得面子都不给。你知不知道,这些兵丁,乃是相爷下令,史大公子亲自挑选的御前护军,专门保护新君登基用的,你若在横加阻拦,小心相爷要了你的狗头。”

    那小将被宋宇这么一吓,赶忙道歉,边道歉,边让开了去路。放宋宇等人入内。

    宋宇见此,轻蔑的笑了笑,这才招呼众人穿过满大街巡逻得禁卫,继续向皇城走去。

    边走宋宇边小声对着刘克庄说道“:看到没,人再多,也都是木头桩子,略施小计,万马丛中穿梭自如啊!“

    刘克庄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着宋宇说道“:太子您的胆子也是够大的。兄弟现在走在这千军万马之中,都止不住的出冷汗,殿下您却依旧嬉笑怒骂,兄弟真是佩服之至啊!“

    宋宇听了刘克庄夸赞得话语,砸吧砸吧嘴“:胆大也算是优点?“

    “:临危不乱,乃是上将人选,殿下,您现在已经能做得一方统帅了。而且若是没有胆量,还不是会跟这史嵩之之辈相同,您三句话不到,他就屎尿横流了?到最后除了会互相拆台,只怕屁事都做不了。”

    就这样,宋宇一行人在史施德这张麻子脸得庇佑下,招摇过市,一路领着这千余士兵,来到了皇城北门,和宁门外。

    照理说,平常这和宁门很少开放。属于宫娥太监们出城采买之门,也就是后门。

    平常大臣们上朝,都得绕道南门才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临安是个长条形,这宫城,是在临安的最南端,也就是说不管百姓还是朝臣居所,全都在城北。这就使得上朝的大臣,全都得兜个很大的圈子,绕道南门才能上朝。

    但今日是登基大典,所以北门也一并开放。只不过多了许多人马把守,看起来戒备森严的样子。

    现在这北门上的守将,十分巧,正是杨皇后的堂弟杨次山。之所以史弥远派遣他来这,一则这杨次山是杨皇后的堂弟,也算是皇亲国戚,这和宁门后,便是宫内宫娥太监居所。

    再往里,就是皇妃贵人们的住处,让皇亲国戚来守此门,也算是十分合理。

    二则这杨次山手握兵马,再加上杨次山的两个儿子兵败扯谎,史弥远已经十分信不过这父子三人了,索性将他杨次山的兵马,夹在自己皇宫内和皇宫外两队兵马中间,到时他杨次山就算玩什么花样,只要看到自己的处境,也会乖乖地待在原地不敢造次。

    “:杨指挥使大人,门外来了一队人马,说是史相传唤,您要不要出去看看?”只听城门守将传报躺在太师椅上的杨次山道。

    杨次山听了,也不睁眼,就这样懒洋洋的躺在太师椅上回答道“:他史弥远调动兵马,干我等何干?由他去吧。”

    “;大人,门外来的,可不是几百人,而是上千人,个个兵器盔甲森然,好多瞅着面生,您还是出去看看吧。”那守将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杨次山听了,懒洋洋得从太师椅上站起了身“:走,领本指挥去看看。”

    语毕,杨次山在守将的带领下,来到了城门楼垛口前,将头伸出去,聚精会神得扫了一圈城下那队兵马。

    哪知这一看不要紧,杨次山冷汗立马下来了。为何?原来这杨次山可不像是别的木头桩子兵,只要见了史施德就会放行。至于他史施德的处境,压根不会深究。

    但这杨次山可不同,他可是身在局内,和各方势力都有利益相连,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很多事情,他杨次山却不能一带而过。没办法,性命相关,所以很多细节都会激起他的反应。

    只见杨次山小心翼翼的对着下边史施德询问道“:呦!史家公子,怎的不把守你那北门,却来本指挥使这里闲逛?”

    史施德表面看似无拘无束,暗中王焕君正用短匕指着后脊梁骨呢。此时听了杨次山言语,心里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见他一脸憋屈的回道“:杨叔叔,我爹有令,招我前去。”

    杨次山听了这史施德这含糊其辞的回答,心里愈加不安。又见了史施德那一脸苦逼相,知道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立马正色厉声对着宋宇等人言道“:好啊!你等到底是什么人?竟敢挟持史家公子,来赚本指挥使城门?“

    言罢,大声对着旁边兵丁命令道”:众将士听令,弓弩伺候,一旦对方反抗,万箭齐发。“

    两旁弓弩手得了命令,立马将大宋神臂弩摆到了垛口,只等杨次山下令,便要万弩齐发。

    宋宇见此,正要抬头说两句,却听史施德骂开了“:好你个杨次山,你个王八蛋,弄这些个弩手,想把本公子也射成刺猬吗?”

    皇城外宋宇再次被人识破了。皇城内史弥远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解宁宗和杨皇后。

    只见宁宗和杨皇后被兵丁押在垂拱殿皇座上五花大绑,全然没了皇家的威严。

    史弥远则皮笑肉不笑得对着两人劝说“;皇上,快写传位诏书吧,不然一会过了吉时就不美了。“

    宁宗此时眼圈乌黑,咳嗽连连,听了史弥远这些话,登时气的是七窍生烟“;史弥远,你个乱臣贼子,朕自认待你不薄,处处对你忍让,想不到你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路,你就不怕后世之人对你口诛笔伐吗?“

    史弥远听了宁宗言语,哈哈大笑“:你这老糊涂虫,你之所以对本相言听计从,那是本相砸死了韩侂胄,得了金人得外援,跟你有个屁的关系?想本相这一路走来,哪得过你什么恩惠?全都是本相努力的结果。

    其实,你也是倒霉,本相原来没打算这么早动手,本意是打算等你这老糊涂虫老死了以后,在矫诏篡立,不过啊,人算不如天算,你那养子赵竑,处处与本相做对,前些日子,更是在襄阳将本相的异母兄弟史嵩之手脚砍去,做成了猪狗模样。本相若是再不动手,到时让他赵竑小儿平安回到临安,那本相以后还有好日子过?所以啊,要怪就怪你那锋芒毕露得养子赵竑,是他不识天数,硬要以卵击石。这才连累你这老糊涂虫少活了几年,少享几年清福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何日雁北归不错,请把《何日雁北归》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何日雁北归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