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回 权力的诱惑 大战临安城 (玖)

    正在杨妙珍皱眉苦思的档口,前面又有一队兵马杀来“:杨姑娘,又来人了。”只听身后一小兵提醒道。

    杨妙珍见说,收起了思绪,抬头向前张望。这一看之下,杨妙珍心里顿时充满了疑虑。

    只见面前这支队伍衣甲整齐,武器规范,十足的朝廷兵马,见此,杨妙珍心里突然泛起一丝不好的预感:不好,禁军来人增援了,看来自己免不了一场苦战了。

    如此想着,杨妙珍拍马向前走了两步,对着那支队伍问道“;何方人马,统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前排的兵丁见此,忙下马向后跑去,不多时来到了数位将军跟前,只见这人跪下对着面前的将军们禀报道“:吕将军,北门到了,不过有一队骑兵阻住去路,当先一员女将,询问我等身份,还要求您亲自出去相见。”

    那姓吕得将军一听,立马来了兴致,也不回答那小兵,直接拍马冲出了队伍,待见到杨妙珍之时,这吕姓将军立马一脸欣喜得打招呼道“;刚才听报,说是女将军把门,吕某就知道,定然是杨姑娘无疑啊!”语毕,紧催身下骏马,来到了杨妙珍跟前。

    杨妙珍本以为一场大战在所难免,却没想到,拍马而来之人竟然是吕文德,此时见吕文德打马走到身前,心里是既惊又喜,忙问道“;乖乖,你,你怎么会在此?你不是和余伴读漂泊海上吗?”

    吕文德哈哈大笑“:这呀,说来话长。”接着,吕文德将这几天发生的事,简短叙述给了杨妙珍:话说那日余阶率军固守营寨,在用船上炮石大败盛章数阵后,直杀得盛章手下兵将不敢再战。

    纷纷来到盛章面前请求盛章前去临安调配些攻城器械。哪知这盛章求胜心切,嫌这些人怕死,对着他们是一通鞭笞。

    名言,怯战者,斩。其实盛章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赶紧打赢,赶紧向史弥远奏捷,最好是新帝登基得当天,捷报正好上报到临安,好在史弥远和新君面前显摆自己多能干。

    可盛章只看到了这橄浦小小水营,却并没看到,在这小小水营之后,乃是一支舰队在支撑,这,就是大宋军人固有的路站思维。

    其实在大宋中期,水路并战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很前卫的战法。但受于施展条件所限,这项战法往往只掌握在少数军人手中。

    直到宋朝中后期,和蒙古进行长达三十余年的拉锯战了,这种思维方式才快速的 普及。

    王坚余阶他们这些人,都是接受了这种水路战法思想的将军。不过现在余阶的这种战法,陆军坚守,水军支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路并战。只能算是水路合战。

    但就是这种战法,已经达到了余阶最初的目的。使得盛章不计代价的派兵来攻。却是死伤惨重,收获甚微。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有些戏剧性了。经过数日的鏖战,盛章已经被逼疯了,开始站在军前,亲自督战攻城,甚至还不计代价的杀死了几个逃跑回来的指挥副使,将他们的尸体,吊在了高处示众。

    可依旧没有什么起色。值得一说的是,真正能打仗的军队,都是训练出来的,不是吓唬出来的。

    要真是杀几个人,就能打赢仗,那打仗真是世上最简单的事了。所以盛章这招杀鸡给猴看,非但没帮自己攻下这座小小的澉浦水营,还使的自己离心离德。

    就在夜幕降临之后。盛章手下的几个指挥使竟然偷偷溜到了余阶这边,其实他们之所以这么做,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活命。盛章那种疯起来不管你官多大他都敢杀得习惯,让这些呆在盛章麾下得指挥使,每日都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最终他们忍受不住精神煎熬,选择了投降,也算情有可原。

    接下来,余阶将计就计,动用所有兵马,在几个指挥使的带领下,夜袭了盛章大营,还一举生擒了盛章。

    说到这,吕文德拱了拱手“:杨姑娘,事情就是这样,之后余兄弟得降兵五万,声势大振,便离了水营,开拔奔着临安杀来。在下正是奉了余兄弟之令,帅先锋部队先行一步来临安查探情况。”

    杨妙珍听到此,大喜过望“;太好了,我大宋要变天了。快...快杀进城内支援太子殿下,现在城内,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什么山贼明教还有城内禁军,全都插了一脚。”不知从何时起,杨妙珍已经将自己当成了宋宇这群兄弟的一员,言语之间热情洋溢。

    “:好,多谢杨姑娘提醒,在下这就攻入城内相助太子殿下,杨姑娘,还请让开道路。”吕文德点了点头,有些迫不及待的催促杨妙珍道。

    杨妙珍见说,赶忙吩咐身后骑兵让开了道路,这才回身对着吕文德说道“;吕将军,保重。”

    吕文德忙一挥手,招来一名传令兵“;你骑快马,去找余伴读,告诉他,北门已经拿下,让他速速来援。”

    那传令兵得了令,诺了一声,上马飞奔而去。见此,吕文德一拍胯下战马,对着身后禁军一挥手中大刀“;全军听令,进城杀贼!”

    身后那些兵马得了命令,大声鼓噪起来,纷纷跟在吕文德身后杀进了城内。

    城外余阶突然来援。此时城内局势却是混乱无比。随着宋宇数千人杀入城内,彭义斌率队死守皇城北城门,外城的战争,就只剩下明教和禁军了。

    不过在这两帮人马之中,还有一个异类,那就是孟珙率领的那二百余忠顺军骑兵,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孟珙一个冲锋没冲到宋宇那里,反倒使自己陷入重围,抱着帮太子多吸引一些兵马得想法,孟珙率军死守御街一段,两方抵挡,却是一场苦战。

    后来明教异军突起,孟珙他们南边抵挡禁军,北边则要抵挡明教人众“:孟将军,太子殿下好像带队杀进城内了,咱们现在更加孤立无援了。”

    “:太好了,终于打进去了,如此,太子殿下还有获胜的希望。至于咱们这边...”

    孟珙见说宋宇打进皇城,心里大松了一口气,但心里却清楚,太子部队一走,自己已经成了孤军,情况可谓非常不乐观,可孟珙天生自带得不服输的性格,却是在这个危急关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只见孟珙语调抬高,大声询问道“:忠顺军兄弟们,你们怕死吗?”

    “:不怕!!!”周围中顺军齐声回答,士气更胜刚才。好的部队就是这样,一呼百应,每次主将激励,士气都会更胜一筹。

    孟珙听了这些人回答,哈哈大笑“:哇哈哈哈,那今日咱们就在此报国成仁吧。”

    “:死战!死战!死战!”孟珙话语刚落,周围随之响起呼喝声。

    待呼喝声停止,突有一小兵对着孟珙禀报道“:孟将军,明教停止了进攻,出来一个自称圣使之人,要见太子殿下。”

    孟珙听了禀报,心里十分疑惑,待看向太子给自己的龙旗时,心里又好似通透了,虽然孟珙抱着死战得决心,不过还是随着那小兵,来到了抵挡明教人众那一侧。

    只见这一侧的明教兵丁,多是布衣裹身,手拿五花八门的兵器,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一支军队,而在这群人前边,站着一个身穿青衣的中年汉子,皮肤黝黑,身形健硕,双目有神。一看就是个练家子“:阁下找孟某何事?”只听孟珙问道。

    青衣男子见说,对着孟珙拱了拱手“:不知太子殿下何在?”

    “:孟某不知。”孟珙也不是傻子,不可能随便见个人,就将太子行踪告诉他。

    “;哦...阁下误会了。本圣使乃是太子的朋友,今日只想见他一面,并无加害之心。”

    那青衣男子见孟珙对自己猜忌,也不见怪,忙解释道。

    孟珙一听这话,心里更加疑惑“:诶?既然太子对你有恩,你方才却为何还与我军拼杀?”

    “:这都是误会,方才你们也不自报名号,再加上盔甲与禁军相差不多,故而才与你等厮杀,幸好方才看到了你等所打旗帜,本圣使才明白过来,你们八成是太子府的士兵。综观大宋皇室子嗣,能有如此胆量与魄力,打着龙旗四处招摇征战的,恐怕也只有那位太子了。既然是故人部队,本圣使又岂会继续糊涂下去?”只听明教圣使憨厚的回答道。

    孟珙见这圣使谈吐之间并无杀气,十分老实的样子,倒是信了几分“:太子殿下不再此处,已经领兵杀进皇城了,我等方才是与太子失散,才会被困此处。你若想报恩,便停了厮杀,好让我军能集中全力猛攻一面,不至腹背受敌便好。”

    圣使见说太子不在,面上有些失望,说实话,这圣使自打那夜被宋宇放了,就一直念念不忘那晚宋宇所说的那些话。

    “:堂堂顶天立地的七尺男儿,却被史弥远那样豁国愚民的败类利用,死的真是太冤了。”

    “:你走吧,本太子不想再和明教结下更深的仇怨。”

    这些话久久萦绕在圣使脑海里,挥之不去。就像是患了相思病,不过思的是个大老爷们而已。(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何日雁北归不错,请把《何日雁北归》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何日雁北归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