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献宝

    朱标乍一听勃然大怒,混账东西,气孤就算了,竟然还安排起老子来了,儿子安排老子,简直倒反天罡。可当他起身,准备寻找称手“兵器”时,听到朱允熥后面的话,又停了下来。

    凝视朱允熥片刻,才道:“什么事?”

    “经营工坊!”朱允熥抹了下额头冷汗,还好反应及时,否者今天这顿胖揍,是免不了了。

    还有父王也是,亏你还是太子,说不过就要动手,不讲武德。

    朱标惊愕道:“你让孤去经商?”

    作为太子,他虽然不像朱元璋那么敌视商人,但读圣贤书的他,打心底看不上唯利是图,为富不仁的商人。

    然而大明运转,又离不开商人,且他是太子,不能以个人喜好来治国,所以他看不上商人,却不会忽视商人。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朱允熥给他找的事,竟然是让他去经商。

    他可是太子啊!

    让他不顾礼义廉耻,从事贱业,还不如让他死了算了。

    “父王,不是经商,是经营工坊!”朱允熥纠正道。

    朱标皱了皱眉:“这有什么不一样吗?”

    “有,经营工坊虽是经商的一种,但是在创造物品,和农民种地一样。而经商,则有很多种形式。”朱允熥淡笑道。

    朱标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明白,有些不耐烦道:“不管是经商,还是经营工坊,孤都不做,也不适合做。”

    “父王,又不是让你出面经营工坊,具体事务交给别人处理就行了,你只需稍稍关注工坊就行了!”

    朱允熥苦口婆心的规劝:“再说了,难道父王你不想解决宝钞问题了?”

    他当然知道朱标身份特殊,更知道朱标出面经营工坊,会影响到大明重农抑商的国策。但他还是希望朱标能出面经营工坊。

    这不止是找个事情,让朱标不那么清闲,更是为了改变朱标对商人的一些观念,便于他以后借朱标名义做事。

    比如扩大工坊规模,大肆招募壮丁。

    朱标费解道:“这和宝钞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宝钞之所以泛滥,是因为朝廷没银子,缺银子只能印宝钞。而工坊生产出商品,可以赚取大量银子。朝廷有银子了,还会继续印宝钞吗?”朱允熥解释道。

    朱标恍然大悟之余,却摇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经营工坊能赚多少银子?”

    在他印象里,不要说民间的一些工坊,就是朝廷管辖的一些工坊,除了盐铁之类的管制物品外,所赚银两,看似不少,可比起朝廷缺的银子数量,少的可怜。

    毕竟朝廷缺银子,不是缺那么几千两,几万两,而是几十万两,几百万两银子。

    什么工坊,能赚这么多银两?

    这不是开玩笑嘛!

    “父王,要不我们打个赌,若是我的工坊能赚到大量银子,父王你去我工坊管个事!”朱允熥眼珠转了转,随口挖了个坑。

    工坊已经烧制出玻璃,很快就能像琉璃一样,烧制出各种各样的器物。

    凭玻璃的稀缺性,再加上系统书里记载的一些商业案例,赚银子不要太简单。

    朱标眉头挑了挑,来了兴致:“要是没赚到呢?”

    “我任凭父王你处置,哪怕让我去读书,我也无异议!”朱允熥看朱标上钩,拍了拍胸脯,加码道。

    朱标眼睛一亮,他一直觉得朱允熥这般不懂礼数,纯粹是书读少了的原因。可偏偏他有愧于朱允熥,不好过于强迫朱允熥读书。

    现在朱允熥自己把读书,纳入赌注,他哪有不成全的道理。

    不由得道:“好,孤跟你赌了。不过大量这个词不行,从今天开始,按月计算,一个月你能赚十万两银子,孤就算你赢!”

    “一言为定!”朱允熥大喜道。

    什么工坊,一个月能赚十万两银子?

    反正孤没听说过,这把优势在孤!

    朱标笑眯眯道:“到时你输了,可不许耍赖啊!”

    “放心吧!父王,男子汉大丈夫,说一不二!”朱允熥信心十足,一个月赚不了十万两银子,又如何?大不了委屈下舅姥爷他们,让他们掏银子兜底。

    输,是不可能输的。

    优势在我!

    朱标看着朱允熥自信满满的模样,心里泛了两下嘀咕,便抛之脑后。但他忽然想起一件事:“等等,你刚刚说你的工坊?”

    “对,我的工坊。前些日子,派人去买了个产琉璃的工坊!”朱允熥没有隐瞒,也瞒不住,点头道。

    朱标脸一沉:“这么说,你前些日子,天天出宫,就是为了经营你的工坊?”

    “对…父王,君子动口不动手,有话好好说!刚刚我们才打了赌,你不会是怕输,故意找茬吧!”

    朱允熥刚说了个对,就看到朱标拿起一本书砸了过来不说,不知从哪儿找到一根痒痒挠,拎着就绕开书桌,挥舞而来,吓得他连连后退,躲过砸过来的书后,也躲避着朱标手里的痒痒挠。

    朱标追了会儿,都没追上朱允熥,眼见着朱允熥像个猴子似的,在殿内东躲西闪,就是打不上。最后累的气喘吁吁,和朱允熥隔着书桌对持,手拿着痒痒挠,杵在书桌上。

    撑着身体,喘着气道:“朱允熥,你长本事了,竟敢算计孤。打赌的事,孤认了。但今天这事,孤给你记下了!”

    “父王,我可没算计你,我可是…”朱允熥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样。

    “少拿宝钞说事!”

    朱标打断道:“孤是答应,让你解决宝钞问题,可没说让你经商。你不想想你是什么身份,传出去像什么话!”

    “朝廷缺银子,不经商开源,还有其他办法吗?”朱允熥撇撇嘴:“再说了,挣银子,不寒碜!”

    朱标火气又上来了:“你…”

    “父王消消气,我还有事,先告退了!”

    朱允熥一看,果断开溜,匆匆撩了下句话,趁着朱标没反应过来,绕开桌子,冲出了殿外。

    朱标一愣,看着跑远的朱允熥,气的大骂:“混账东西,孤怎么生了这么个玩意?”

    ………………

    顾氏工坊,自梁三四调整配方,烧制出玻璃后,基于琉璃制品的经验,玻璃制品研制,逐渐进入快车道。

    短短五天功夫,工坊就烧制出一尊,带有色彩点缀的玻璃佛像摆件。

    朱允熥第一时间看到玻璃佛像,在佩服梁三四技艺精湛之余,要求梁三四继续研制更多种类的玻璃制品后,就命常三带着玻璃佛像摆件,回宫献宝。

    没错,就是献宝。

    他研究过系统书里的商业案例,想要一件商品卖的起价格,需要一开始就要定高价。而定高价,除了商品本身价值之外,还需要赋予额外价值。

    而他为玻璃制品找的额外价值,就是他皇爷爷朱元璋。

    自古宫里的东西,在民间就备受追捧,只要他皇爷爷朱元璋说他的玻璃佛像好,那他的玻璃制品就不愁卖,甚至还能卖出高价。

    毕竟皇帝亲自带货,想不卖高价都难。(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造反不错,请把《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造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造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