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秘密试验,震惊陈师长一百年!

    钱振华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是501厂公认的车工第一人,却没见过这么棘手的活。

    他和手下的几个技术骨干,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图纸激烈争论着。

    那张图纸是陆重亲手绘制的“51式12管联装火箭炮发射器”总装图。

    “这个设计太异想天开了吧?”

    一个负责锻造的老师傅,指着图纸上那个用来支撑和旋转发射器的底座砸吧了一下嘴。

    “直径半米大的滚珠轴承?”

    “咱们厂里哪有这玩意儿?别说咱们厂了,就算是从熊国进口的机床上面最大的轴承,也没这个一半大!”

    另一个负责焊接的师傅也附和道:“是啊,还有这个液压缓冲器,图纸上画得轻巧,可这东西里面的活塞和油封对加工精度要求太高了!”

    “咱们厂的车床根本做不出来那种镜面一样的光洁度,做出来也肯定漏油!”

    “最难的还是这个齿轮联动的高低机。”

    钱振华指着图纸上用来调整发射器俯仰角度的齿轮组。

    “这套齿轮不仅要能带动上百公斤重的发射器,还得保证定位精准。”

    “这加工难度,比给手表做零件还高!”

    工人们的议论声,让刚刚从炸药车间过来的李云虎和陈岩的心又提了起来。

    他们虽然不懂技术但也听得明白,图纸上的设计很精妙,但以501厂现有的工业水平根本就是纸上谈兵。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陆重端着一个搪瓷缸子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他听着众人的议论,没有反驳,只是走到图纸前拿起一支红铅笔。

    “谁说我们一定要用滚珠轴承了?”

    他笑了笑,将图纸上那个复杂的滚珠轴承底座用红笔整个圈了起来,在旁边画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替代方案。

    那是一个由上下两片圆形钢板组成的类似磨盘的结构。

    而在两片钢板之间,他画了十几个小小的钢珠。

    “钱师傅,你带人去一趟铁路维修段。”

    陆重说道:“我记得他们那里有一批报废的火车轮轴承?”

    “给咱们拆回来,里面的滚珠虽然磨损了,但硬度绝对够。”

    “咱们不需要精密的轴承外圈,只需要这些滚珠!”

    “用两片厚钢板车出两条凹槽,把这些滚珠像下跳棋一样嵌在里面。”

    “上面再压上发射器的重量,不就是一个结实耐用的‘盘式滚珠转盘’么?”

    钱振华看着这个简单粗暴的设计,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对啊!

    他们一门心思都在怎么制造精密的“轴承”上,谁都没想到可以直接利用现成的“滚珠”自己做一个简易的转盘!

    这个办法虽然精度差了点,但对于火箭炮这种追求覆盖范围的武器来说完全够用了!

    而且绝对的结实!

    “那液压缓冲器呢?”

    一个技术员又问道。

    “谁说一定要用液压了?”

    陆重再次反问。

    他走到墙角,指着那里堆放着的几个从报废卡车上拆下来的弹簧钢板。

    “这东西不就是现成的缓冲器么?”

    他拿起粉笔,在地上迅速画出了一个新的缓冲结构。

    “我们把这几片弹簧钢板重新锻造、淬火,做成一个环形的弹簧基座。”

    “发射器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大部分会被这个弹簧基座吸收掉。”

    “简单可靠,还不用担心漏油问题!”

    这个想法,再次让在场的所有钳工和锻工师傅们茅塞顿开!

    他们之前所有的思路,都被图纸和熊国专家教的规矩给框死了。

    总想着怎么去复刻那些他们根本造不出来的精密零件。

    而陆重却用一种他们从未想过的方式,用他们身边最常见的东西,轻松解决了这些天大的难题!

    “至于这个齿轮高低机。”

    陆重看着图纸上那套最复杂的机构,微微一笑。

    “确实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他看向钱振华。

    “钱师傅,我们不做那么精密的,就用最笨的办法铸造。”

    “铸造?铸造出来的齿轮表面粗糙,咬合间隙大,怎么保证定位精准?”

    钱振华立刻提出了疑问。

    “不需要它本身精准。”

    陆重解释道。

    “只需要在铸造好的齿轮旁边加一个这个东西。”

    他在齿轮旁边画了一个弹簧加载的三角形楔块。

    “我管它叫‘弹力自锁楔块’。”

    “当我们调整好角度后,这个楔块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死死地卡进两个齿轮的缝隙里。”

    “不管有多大的间隙,咱们用外力强行把它锁死,这样不就不会有虚位了吗?”

    “居然还能这样!”

    钱振华看着这个堪称神来之笔的设计喃喃自语。

    他干了三十多年的车工,自以为是厂里技术最好的师傅。

    可今天他才发现,在这个十七岁的少年面前,自己就像一个刚入门的学徒。

    技术的差距还可以靠经验弥补。

    但思想上的差距,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办公室里所有的质疑声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敬畏和狂热的静谧。

    陈岩和李云虎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

    陆重不仅仅是在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他是在用完全属于龙国自己的工业思想,在武装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

    不盲从,不迷信。

    有什么条件,就打什么仗!

    有什么废品,就造什么武器!

    “还愣着干什么!”

    李云虎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一拍大腿,对着已经摩拳擦掌的工人们吼道:“开干啊!”

    根本不需要他催促。

    钱振华像宝贝一样,一把抢过陆重修改过的图纸,带着他的徒弟们就往车间里冲。

    “铁路段的废轴承我马上就去要!”

    “卡车弹簧钢板交给我!”

    “铸造车间今天开始二十四小时不熄火!”

    整个501厂再次像一台被加满了油的战争机器,疯狂运转起来。

    与此同时,火箭弹弹体的生产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陆重采用了最简单的钢管卷制加焊接工艺。

    虽然这种工艺制造出来的弹体,在气密性和强度上远不如一体冲压成型的。

    但陆重通过一个巧妙的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在火箭弹的尾部增加了一个“泄压环”的设计。

    当推进剂燃烧时,一小部分燃气会从这个泄压环中排出,在火箭弹周围形成一层高速的气膜。

    这层气膜不仅能起到稳定弹道的作用,还能有效地降低弹体本身承受的压力。

    这个小小的改动,再次让所有的技术人员惊为天人。

    时间在这种紧张而又充满创造激情的氛围中飞速流逝。

    半个月后。

    501厂的秘密试验场上。

    一辆刷着绿色油漆的解放卡车静静地停在靶场中央。

    它的后车斗架着一具由十二根钢管组成的火箭炮发射器。

    前方一百米处,摆放着十二枚同样刷着绿漆的107毫米火箭弹。

    “青天剑”终于完成了它的首次合体!

    陆重、李云虎、陈岩以及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人们都站在安全距离之外,等待着见证历史的时刻。

    “准备,装弹!”

    随着陆重一声令下,装弹小组的战士们迅速将十二枚火箭弹依次填入了发射管中。

    “发射器角度35,方位角110,准备完毕!”

    “收到!”

    陆重拿起步话机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三,二,一!”

    “点火!”

    操作员狠狠地按下了连接着电线的红色按钮!

    下一秒,地动山摇!

    呼!呼!呼!呼!

    十二道橘红色的火龙在数秒之内,从发射管中依次怒吼而出!

    狂暴的声浪震得在场所有人的耳膜嗡嗡作响,脚下的土地都在剧烈颤抖!

    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白色烟迹,像十二把离弦的利箭,呼啸着射向了数公里外的靶区!

    那场面已经不能用壮观来形容。

    陈岩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天空中那十二道逐渐远去的白色烟迹。

    “我滴亲娘嘞……”

    他喃喃自语。

    “这就是咱们龙国的‘游击炮’?”

    “这也太恐怖了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国军工:重生1950,为国铸剑不错,请把《大国军工:重生1950,为国铸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国军工:重生1950,为国铸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