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朕要静静(就是今天了!求追读,冲三江!)

    “——卢象升!”

    杨景辰说出的这三个字,直接把笑盈盈的朱由检震麻了。

    卢象升?

    那个天雄军缔造者,那个身先士卒,能舞百斤大刀的卢象升?!

    他现在居然是大名府的知府吗?

    也对,天雄军本就是唐时河北藩镇,不在大名府又能在哪里!

    朱由检脸上的表情差点失去控制。

    冷静!

    一定要冷静!

    朕是皇帝,是天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区区一个卢象升而已……

    而已个屁啊!

    这他娘的跟刘备刚把草鞋摊支上,赵子龙就来问价格有什么区别!

    皇帝开局就是好,天下英才全在囊中!

    朱由检感觉自己就像是三伏天里一口气干了一整瓶冰镇的橘子汽水。

    那股子爽劲儿,从天灵盖一直冲到了脚后跟,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都在雀跃!

    他尽力维持着脸上的温和笑意。

    “爱卿如此推崇,想必此人定有非凡之处。”

    他轻轻一招手,侍立在旁的高时明立刻会意,转过身来到职官屏风前。

    不多时,卢象升的浮本,便被恭恭敬敬地呈到了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接过那薄薄的册子,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卢象升,字建斗,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万历二十八年生……】

    朱由检的心跳漏了一拍。

    万历二十八年,那他今年才二十七岁!

    二十七岁的卢象升!

    卢公,今生我们一起努力,或许都能听见蒸汽机的轰鸣了!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往下看。

    【天启二年,壬戌科,联捷进士。】

    看到“联捷”二字,朱由检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所谓联捷,便是在同一科之内,先中举人,再中进士。

    这种人,在科举时代,就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要比多年穷经皓首才凭运气登科的要厉害许多。

    【登科后,户部观政,寻授户部主事,管临清仓事。】

    【在任三年,清积弊,严法纪,积羡数千,清逋三万一千有奇。吏部三年考成,皆为上上。】

    【因功,授大名府知府,加山东按察司副使衔,仍管旧事。】

    看到这里,朱由检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好奇。

    这临清仓听起来不过一个仓库,事功能有多大,还特地写到浮本里。

    他抬起头,望向杨景辰。

    “这临清仓,在何处?”

    杨景辰精神一振,他知道,皇帝问话,就代表着他的举荐,已然成功了一半!

    他快步走到殿中悬挂的《大明混一图》前,伸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点。

    “启禀陛下,临清仓,正位于山东东昌府境内,坐镇我大明漕运咽喉之地。”

    朱由检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那位置,恰好就在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杨景辰的声音适时响起。

    “陛下有所不知,这临清仓,其实积弊多年。”

    “其职有三,一要存粮以备赈灾之需;二为稳漕,为南来北往的漕船调度;三为征粮,从山东、河南征收本色,以充仓储。”

    “此一职,牵扯漕运、仓场、民运、地方。”

    “其中官吏、军卫、漕丁、民夫,盘根错节,弊病丛生!”

    “莫说做出成绩,便是能在任上安安稳稳待满三年,不出乱子,便已是能臣!”

    “卢象升以一介新科进士,在彼处三年,不仅将历年积弊一扫而空,更能为国库追回三万一千多两亏空,三年考成皆为上上!”

    杨景辰越说越是激动,声音也愈发高亢。

    “臣以为,卢象升其人,正如宝剑藏锋,如今历经三年磨砺,已是锋锐无匹!”

    “如今,此剑正合为陛下所握,区区马草一事,不过牛刀杀鸡尔。”

    朱由检“啪”的一声,合上了手中的浮本。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膛之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说得好!

    这个马屁,真是他穿越以来见过最高水准的马屁!

    难怪自古皇帝爱奸臣,古人诚不我欺。

    他强行平复下激荡的心情,脸上露出一副赞许的神色,看着杨景辰。

    “爱卿有识人之明,朕心甚慰。只是,不知该如何委派此人,方为妥当?”

    杨景辰等的就是这句话!

    自从上次朝会之后,他便将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这件事上。

    这三日来,他几乎不眠不休,四处走访,查阅卷宗。

    不知见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口舌,才终于从故纸堆里,翻出了卢象升这个名字。

    此刻听闻皇帝垂询,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启禀陛下!卢象升现为大名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皆为正四品。”

    “臣以为,可平迁其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按蓟、永,专理马草一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就连一直稳坐钓鱼台的首辅黄立极,都不由得抬起了眼皮,诧异地看了一眼杨景辰。

    知府,或按察司使不过地方官,是所谓的“浊官”。

    而都察院御史,则是天子耳目,风闻奏事,是最清贵的言官。

    这两者虽然品级相同,但地位却有云泥之别。

    从知府平调左佥都御史,这在官场之上,几乎等同于一步登天!

    杨景辰这番举荐,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已是骇人听闻的火箭提拔了!

    然而朱由检此时,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卢象升,哪里会顾得上什么清浊之别,什么官场规矩。

    “爱卿此法,甚好!”

    朱由检当场拍板,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安排得甚是妥当。”

    “不过,卢象升既在大名府,路途不远。可先传旨,令他入京。”

    “议定马草一事如何着手后,再出京办事不迟。”

    杨景辰心中狂喜,脸上维持恭敬,深深一揖到底。

    “陛下思虑周全,实乃社稷之福。”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屏风上已整理完毕的数据。

    “此事就此议定,聊回九边旧饷一事吧”

    “元辅,你带头说说”

    首辅黄立极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开始在殿内缓缓响起。

    可杨景辰却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他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

    成了!

    竟然真的成了!

    自从那日朝会,他亲眼见证了这位新君雷厉风行的手段,就已经有所意动。

    但身上的阉党污点实在让他心存犹疑,举棋不定。

    直到那块“朕之魏征”的御赐牌匾,浩浩荡荡地从东长安街穿过时,他的心,就再也无法平静了。

    是的,这不过施恩旧事而已,哪个读书人会看不懂这些帝王权谋?

    但是……

    这又如何?

    这又如何啊!

    他今年不过四十七而已,为什么就不能去博一个青史留名!

    杨景辰不着痕迹地,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他对面的李国普。

    他的眼中,仿佛有熊熊的烈焰在燃烧。

    君既称贤臣……

    吾杨景辰——又何尝不贤!(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不错,请把《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