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降低标准

    第二天。

    海军303研究所。

    这是一家隶属于海军装备部的科研机构,负责海军武器的论证和检测,偏材料一点。

    上午九点。

    研究所的主管都站在大院门口,迎接上级前来检查指导。

    而下来考察的冯少阳却没什么心思和他们客套。

    “吴所长,别整这些没用的了。”

    “我们科工委牵头,已经让全国所有钢铁产业开展了技术攻关。”

    “让全行业来替我们解决阻拦索的问题。”

    吴朝晖竖起大拇指:“还是冯司长深谋远虑。”

    作为一家片材料的检测科研机构。

    航母拦阻所的问题也是吴朝晖他们的老大难了。

    因为纸面上的数据,他们年年都在研究。

    但实验科学毕竟和应用科学是两回事。

    他们知道航母拦阻索需要的参数,但就是搞不出这种材料。

    几年的工作下来,大家的心劲儿也快被磨的差不多了。

    “从这些年那些机构送过来的检测材料来看。”

    “各项指标离理想指标的差距还很大。”

    “我感觉军用领域已经有点黔驴技穷了。”

    “下放到民用也好,至少多了几种可能。”

    冯少阳一边往里走,一边点头。

    他们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讲道理。

    军用技术应该领先民民用技术至少五年。

    具体到航母拦阻索这块,差距只能大不能小。

    但凡军用科研机构有指望,他们也不会召开全国范围的攻坚。

    冯少阳这次把标书发到全国去,也只是给自己多留一条出路而已。

    真正的指望,还是在海军装备科研这块。

    这次下来视察,冯少阳让接待方取消繁琐的会议流程,而是直接下到了一线实验室。

    在这里。

    有几个之前军方材料研究机构送过来的项目。

    全都是关于航母拦阻索的方案。

    路线大同小异,创新也有一些。

    大家都在朝着各个方向发散思维。

    冯少阳很关心这些简短研究项目的进展。

    “西研所不是给了一个高强度复合钢的替代方案吗?”

    “你们检测过没有?”

    “效果怎么样?”

    吴朝晖立刻从下属手里接过报告。

    “西研所那个项目抗拉强度绝对是够的。”

    “但在抗腐性能上有点问题。”

    “目前不太成熟。”

    冯少阳轻叹一口气:“东南117所那个方案呢?”

    吴朝晖又换了一份报告。

    “117所和西研所是一样的毛病。”

    “都是一项突出,其他几项不够标准。”

    “他们的卷曲强度有问题,无法适应滑轮组的拉扯。”

    听到这番定论,冯少阳一副司马脸。

    这两个研究所在航母拦阻索这块是比较领先的存在的。

    这俩项目也是冯少阳亲自交过来的。

    但检测之后,结果都差强人意。

    这让冯少阳对自己的路线产生了怀疑。

    “老吴,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我们把各项指标给他降一降。”

    “当然了,关键的抗拉强度这些不能降。”

    “把抗腐、卷曲这些强度降一降。”

    吴朝晖认真听讲:“您的意思是减小耐用性?”

    “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情况。”

    “外贸那边受到了一些挫折。”

    “二道贩子狮子大开口,我们暂时买不到平替。”

    “所以当下的主要任务,变成了优先供货,保证航母的战斗力。”

    这也是无奈之举。

    冯少阳叫停了欧洲那边近乎屈辱式的谈判。

    咽不下这口气的同时,他也得解决问题。

    既然买不到,就只能自己造。

    自己造,水平又不够。

    那就只能降低标准了。

    正常情况下。

    航母阻拦索用一百次左右就得更换。

    冯少阳想极限压缩这个数字,优先保证供货。

    “我们把起降标准降到70次,或者更低。”

    “以更高的更换频率,来换取更高的强度。”

    “这样做,造价也会相应降低。”

    “虽然维护起来是麻烦一些,但先保证航母有的用。”

    “同时,我们的技术攻关也在进行。”

    “你觉得可行吗?”

    吴朝晖沉思两秒,给出了正面的答复。

    “可行当然是可行的。”

    “照您这个方案,把西研所和117所的项目结合一下,估计就能做到。”

    “关键这样做的话,航母战斗力会有所降低。”

    “海军那边能同意吗?”

    冯少阳无奈道:“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既然你觉得可行,你马上研究一个技术指标出来。”

    “发给西研所和117所。”

    吴朝晖点头:“好的!我立刻去办……”

    没等他说完。

    突然。

    远处一个穿着防尘服的年轻人跑了过来。

    “所长,昨晚您叮嘱的那个项目初步报告已经出来了。”

    冯少阳还以为是航母拦阻的所的报告,十分在意:“结果怎么样?”

    年轻人连连点头:“非常喜人,各项指标都很突出。”

    吴朝晖一看连忙阻拦:“冯司长您别急着高兴,这是个民用项目,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们所同时还有一些民用业务。”

    “主要是工程建筑方面的。”

    “像建大桥的钢索,都会送到我们这儿来检测。”

    “毕竟我们所的设备是全国独一份。”

    冯少阳的脸立刻耷拉了下来。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人家民用项目结果非常喜人,但我这军用项目八字还没一撇呢。

    紧接着。

    那个年轻人继续报告。

    “这批样品还在进行疲劳测试。”

    “但初步形态报告已经出来了,您要不要移步实验室?”

    吴朝晖闻言,看了看身后冯少阳的脸色。

    毕竟领导在呢,自己不好脱身。

    但冯少阳也不是官僚,点头应允道:“你忙你的,我该说的也说完了。正好,我也跟你看一看你们所的设备。”

    “那好,这边请。”

    说话间。

    众人移步到实验室。

    实验室的仪器上放着一小段样品,已经被横截切开。

    直径大约是手臂那么粗。

    冯少阳有些好奇道:“这是用在什么项目上的产品?”

    吴朝晖也不是很清楚:“听说好像机场建设用的。”

    “哦……你别说,光看形态,还挺像航母拦阻索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不错,请把《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