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胜利防务,硬要参加!

    国庆节后第一天。

    玄武战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司令员赵成桓接受上级委托,与谢建林一起组建了实测评估小组。

    作为一名陆军出身的司令员,他对谢建林十分殷勤。

    “谢主任啊,不得不说领导真是想到我心坎上了。”

    “这一次陆军装备实测,我一定给咱好好把关。”

    “到了讨论列装的时候,谢主任别忘了给我美言几句啊。”

    谢建林一边握手,一边笑呵呵:“赵将军哪儿的话?既然上级已经决定要加强陆军的作战力,玄武战区肯定是绕不开地。”

    这并并不完全是客套。

    赵成桓的玄武战区作为一个以陆战为主的战区,拥有多支传统优良的优势陆战兵力。

    作训设施和战术战法也是几个战区里最拔尖的。

    因此上级才把实测的地点选在这里。

    同理。

    以赵成桓为首组建评估小组,能够提供来自一线的最直接建议。

    毕竟再好的装备,最后还是要交到士兵的手里。

    谢建林在场只是负责经济上的事儿。

    装备的成本如何?

    产业链的完整度怎么样?

    后期列装之后,维护保养的难度大不大?

    俩人的专业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决定那一千亿预算的具体归属。

    “谢主任,我听说这次参与实测的装备都是各单位的压箱底的宝贝。”

    赵成桓有些好奇。

    “按理说都应该是当下最先进的装备。”

    “上级也没给咱一个评判的标准,我今天是不是要得罪人?”

    谢建林微微一笑,带来了老总的最新指示:“一切以实战为准,老赵你不要有压力。”

    毕竟手握着一千亿的预算。

    考生不紧张,考官心里却有些打鼓了。

    好在谢建林提前了解过一些情况。

    “这次参与测试的装备类别比较多,能涵盖大部分陆上作战的情况。”

    “所以赵将军你按照自己心中所想。”

    “你觉得什么装备你想要,打分就是了。”

    “我相信你的需求,能够普遍代表我们陆军的需求。”

    赵成桓放松了一些,但没有完全放松:“那行吧,走,我带你看看实测的场地。”

    半小时后。

    考官们来到了位于戈壁的测试中心。

    这里平常是部队演习的地点,因此有很多的模拟地形。

    包括山地、沙漠、沼泽和模拟出来的城镇。

    除此之外。

    现场还有模拟的雷场和爆破区,还能施加电磁干扰。

    “谢主任,如你所见。”

    “眼前这片作训场是每年进行大练兵的地方。”

    “作战条件无限接近于战场。”

    “所以这对于测试装备来说,是个考验呢。”

    谢建林看了看场地:“是挺严苛的,但现在严苛一点,总比战场上掉链子的好。”

    赵成桓深有感触的点点头。

    即便他们用最严苛的情况模拟出了地形。

    但依然无法模拟战争的残酷。

    参与测试的装备即便通过眼前这条地狱赛道,也只是拿到了战争的入场券而已。

    考察团乘坐吉普车绕场一周,仔细的观察了每个测试场地的细节,全程花了将近一个小时。

    等到他们回到主席台时。

    参与测试的装备和研发团队已经在主席台前列队接受检阅了。

    “首长好!”

    “北工集团116研究所高尚!”

    “携014项目组,应邀参加装备实测!”

    “请您指示!”

    谢建林和赵成桓连忙摆手:“放松点。”

    如果是军内人员。

    赵成桓出面会让他们稍息。

    但014项目组自总工高尚往下,全都是军外的技术人员。

    首长觉得没必要这么拘着。

    再说了。

    人家116所是国内最大的自行榴弹炮研究所。

    我军现役的主力榴弹炮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这些科研人员可以算是国宝了,自然要礼遇有加。

    “首长好!”

    “北工集团北车所聂相田。”

    “带领WZ-124项目组,应邀参加装备实测。”

    因为116所的同行调子起的太高。

    导致后边的同事们都得使用同样的规格受阅。

    这一次谢建林和赵成桓更是显得受宠若惊了。

    因为北车所派出的阵容太强了。

    由我军战车之父,北方车辆研究所的总工程师聂老带队。

    按资历算。

    人家聂老参加工作的时候。

    谢建林和赵成桓还在一线当牛马呢。

    赵成桓连忙肃立回礼。

    “聂老啊,您就不用跟着年轻人来这一套了。”

    聂老有自己的原则:“那怎么行?实测就是实测,我不能倚老卖老。”

    赵成桓和谢建林不自觉的竖起大拇指。

    本来聂老应该站在裁判席的。

    结果人家下去当运动员了。

    这样也好。

    聂老能给其他单位带一个好头。

    紧接着。

    下一个项目组的整体年龄就看起来比较年轻了。

    目测,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左右。

    “首长好!”

    “兵装集团下辖,嘉林特装孟浩然!”

    “携VK1303项目组,应邀参加实测!”

    谢建林点了点头,表情有一丝欣慰。

    “好啊,我们的研发团队越来越年轻了,是件好事。”

    赵成桓也喜笑颜开:“你们这个团队平均年龄有没有三十五?”

    “报告首长,本人31岁,项目组平均年龄33.2岁!”

    孟浩然掷地有声的回答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要知道。

    这可是国家一线大项目的实测大会。

    参与人员的年龄越低,意味着这些青年才俊的服役年龄越长。

    连一旁的聂老都笑的合不拢嘴。

    “好啊,这说明我们的事业人后继有人了。”

    赵成桓:“谁说不是呢?恐怕这个平均年龄,在整个军工口,都算是低的。”

    话音落下。

    队伍的第二排传来一个幽幽的声音。

    “还有更低的,我们这里平均18岁。”

    ???

    赵成桓眉头一紧。

    这么严肃的场合,怎么还有人开玩笑?

    谢建林的脸上则有些意外。

    这个声音,有点熟悉。

    “魏修?是你吗?”

    魏修挤过人群:“谢主任又见面了。”

    赵成桓看着这个年轻人,眉头皱的越来越紧了。

    不像话。

    测试团队都排队接受领导的检阅。

    就他,非得插话。

    你说你插话就算了,还平均十八岁?

    你把我们当日本人骗?

    赵成桓有些不满:“小伙子,你哪个单位的?我看你都二十好几了吧?”

    “报告首长,我23。”

    赵成桓:“平均年龄十八岁?你解释一下。”

    “报告首长,我们永远十八岁!”

    魏修嘿嘿一笑。

    “胜利防务,魏修。”

    “带领LP-01项目组。”

    “应邀参加测试。”

    一言落地!

    谢建林当时就炸锅了。

    “应邀参加?我看你是硬要参加测试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不错,请把《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