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乙木青帝诀

    “归墟小筑”的落成,标志着我们在这个新世界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然而,一个真正的“家”,仅仅有遮风挡雨的屋檐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袅袅的炊烟,有收获的喜悦,有生命在其中扎根、成长、繁衍的痕迹。

    换言之,我们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地。

    对于修士而言,餐风饮露虽是常态,但那是在灵气充裕、可以随时辟谷的环境下。如今我们三人修为大跌,正是需要大量精纯能量来温养道基、恢复实力的关键时期。长期服用丹药,难免会留下丹毒,根基不稳。而蕴含天地灵气的灵谷、灵植,则是最温和、最纯粹的能量来源。

    更重要的是,耕种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观察一粒种子如何破土、发芽、生长、结果,直至最终凋零,这本身就是对“生”与“死”、“荣”与“枯”最直观的体悟,是大道循环最朴素的展现。

    于是,在洞府建成的第三天,我便带着两个女儿,开始了我们“归墟小筑”的“种田纪元”。

    我们在洞府前那条清澈小溪的对岸,精心挑选了一片向阳的平地。这里土质肥沃,阳光充足,取水也极为方便。

    “阿爹,我们真的要自己种地吗?”江一一的小脸上写满了新奇。在她的印象里,修行者都是高高在上,挥手间移山填海,似乎与“农夫”这个身份相去甚远。

    “当然,”我笑着卷起袖子,从蓬莱仙殿的储物区中取出一柄由万载玄铁打造的锄头,这本是炼器阁的工具,如今却成了我们的农具,“一一,你要记住,修行之路,千万法门,归根结底,都是对‘道’的探寻。锄头与飞剑,在本质上并无不同。用飞剑斩妖除魔,是守护之道;用锄头开垦荒地,是生养之道。两者都是道,并无高下之分。”

    我一边说着,一边挥动锄头。看似普通的动作,却蕴含着奇特的韵律。每一锄下去,都精准地翻开三尺厚的黑土,不多一寸,不少一寸。坚硬的土块在锄刃下,如同豆腐般被轻易粉碎,变得松软而透气。

    江小白见状,也兴奋地“嗷呜”一声,加入了开荒大队。她不用工具,四只爪子便是最锋利的犁耙。她飞快地在田地里刨动,松软的泥土被她高高扬起,效率竟丝毫不比我慢。不一会儿,她就变成了一只脏兮兮的“泥狐狸”,只剩下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还在闪烁,引得江一一咯咯直笑。

    我们父女三人,一个负责深耕,一个负责刨松,一个负责捡走土里的石块和草根,场面热闹而又和谐。不过半日功夫,一片足有五亩见方、平整如毯的灵田,便已初具雏形。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这片土地虽然肥沃,但终究是凡土,其中蕴含的灵气驳杂且稀薄,若直接用来种植灵谷,恐怕收成寥寥,甚至可能无法存活。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一步——改良土壤。

    我让两个女儿退到远处,自己则盘膝坐于灵田的正中央。我闭上双目,双手在胸前结出一个玄奥而又充满生机的手印。

    “《乙木青帝诀》——万物生息!”

    这是蓬莱仙宗一门极为高深的辅助性功法,并非用于战斗,而是专门用来催生灵植、改良地脉、汇聚草木精华的无上秘术。在全盛时期,我施展此诀,可令方圆百里的荒漠化为绿洲。如今虽然修为跌落,但用来改造这区区五亩灵田,却是绰绰有余。

    随着法诀的运转,我体内那为数不多的法力,开始以一种奇特的频率震动,转化为一种纯粹的、充满生命气息的青绿色能量。这股能量顺着我的掌心,缓缓注入身下的土地。

    “嗡——”

    整片灵田,发出一声低沉的共鸣。

    以我为中心,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淡绿色光晕,如同水波般向四周扩散开来。光晕所过之处,黑色的泥土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缕缕精纯的木属性灵气,从四面八方的山林中被强行牵引而来,汇入这片田地。地底深处那条土行灵脉,也仿佛受到了感召,分出一丝丝醇厚的本源土行之气,向上渗透,与木行灵气交融。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土能生木,木能固土。此刻,在《乙木青帝诀》的催化下,土行与木行的能量,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里,达成了一种完美的、相生相长的平衡。

    泥土的颜色,开始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原本的黑色,渐渐变得深邃,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抓起一把在手中,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温润灵气,以及那种松软、湿润、富有弹性的绝佳质感。

    这已经不是凡土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品灵田”。虽然品阶不高,但用来种植一些基础的灵谷和灵植,已是绰绰有余。

    做完这一切,我脸色微微有些发白,法力消耗巨大。但我看着眼前这片凝聚了自己心血的杰作,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好了,可以播种了。”我站起身,对早已等得迫不及待的女儿们招了招手。

    我从蓬莱仙殿的万卷阁旁,一个专门存放各类种子的储藏室中,取出了两样东西。

    第一样,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布袋,里面装着数百粒晶莹剔透、如同白玉般的谷种。这是修真界最常见的灵谷——“白玉粟”。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生长周期也短,只需三个月便可成熟。其蕴含的灵气虽然温和,但胜在纯粹,是低阶修士打熬根基、填饱肚子的最佳选择。我们将其中三亩地,都种上了白玉粟。

    而第二样,则是我小心翼翼从一个玉盒中取出的三枚种子。

    这三枚种子,与白玉粟截然不同。

    其中一枚,呈暗红色,表面布满了奇异的纹路,散发着淡淡的火行气息。这是我在地球昆仑山深处,一株历经千年雷击而不倒的古桃树下,寻得的变异桃种。我曾用蓬莱秘法培育过,其结出的果实,不仅美味绝伦,更能洗涤肉身,增强气血。

    另一枚,则通体碧绿,形如弯月,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这是我在武夷山一处绝壁上,从一株千年古茶树王上采摘的种子。用它培育出的茶叶,泡出的茶水,有凝神静气、涤荡心魔之效。

    最后一枚,则是我偶然得到的一株“星辰藤”的种子,它能吸收星光之力,结出的果实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是炼制多种丹药的辅材。

    这三枚种子,承载着我对地球的思念,是我特意带来的“故乡之种”。我不知道它们在这方世界的法则下,会产生怎样的变异,但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我将这三枚珍贵的种子,分别种在了灵田最中心,灵气最浓郁的区域。

    江一一对这个过程充满了好奇与虔诚。她学着我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小手刨开一个浅坑,将一枚白玉粟的种子轻轻放入,然后又温柔地将泥土覆盖上去,还用小手轻轻拍了拍,嘴里念念有词:“快快长大,快快长大哦……”

    她每种下一粒种子,都会这么做。她的动作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温柔,仿佛她面对的不是一粒种子,而是一个初生的婴儿。

    就在这时,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当江一一的小手抚过她刚刚种下种子的那片土地时,一缕微不可察的、纯净到了极点的生命气息,从她的掌心溢出,融入了泥土之中。紧接着,那片被她抚摸过的土地,竟然微微亮起了一层柔和的白光!

    而被白光笼罩的那枚白玉粟种子,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祝福,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颤动了一下,然后……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纤细的嫩芽,缓缓地、却又无比坚定地,从种子里探了出来,扎根于灵土之中!

    我猛地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神识!

    这……这是……

    先天道体中的“乙木亲和”?!不,比那更纯粹,更高级!这几乎是一种言出法随般的“生命赐福”!

    我从归墟老人第一次给我们传承的时候给一一的评价,就知道一一的体质不凡,却没想到,她与草木生灵的亲和力,竟然达到了如此匪夷所思的程度!她天生,就是万千草木的宠儿,是生命与自然的化身!

    我强压下心中的震撼与狂喜,没有出声打扰她。我静静地看着她,用她那双充满爱意的小手,一颗一颗地,将剩下的种子全部种下。而每一处被她亲手种下的地方,都发生了同样的神迹。

    当最后一枚种子落下,我们五亩灵田中,所有的白玉粟,竟然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全部发芽!那三株“故乡之种”,更是生机勃勃,仿佛沉睡了千年的君王,终于被唤醒。

    江一一做完这一切,似乎也有些累了,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看着自己创造的“奇迹”,开心地笑了起来,笑容比这漫山遍野的野花还要灿烂。

    而就在此时,一阵“吱吱吱”的细微叫声,从不远处的草丛里传来。

    江小白耳朵一动,立刻警惕地龇起了牙,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威胁声。

    “小白,别动。”我按住了她。

    只见草丛晃动,几只毛茸茸、金灿灿、只有巴掌大小,长得像土拨鼠,但眼睛却异常灵动的小家伙,正探头探脑地望着我们的灵田,准确地说,是望着江一一,小鼻子不停地耸动,眼中充满了好奇、渴望,还有一丝畏惧。

    我神识一扫,顿时了然。

    寻宝鼠!

    这是一种对天地灵物有着极其敏锐感知的异兽,天生能寻觅各种天材地宝。它们胆小如鼠,但寻宝的本能却能压倒一切。

    显然,是刚才江一一身上散发出的那股纯净的生命气息,以及这片被她“赐福”过的灵田,将这些小家伙给吸引了过来。

    江一一也发现它们了,她的大眼睛一亮,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充满了喜爱。她试探着,对那几只寻宝鼠招了招小手。

    那几只寻宝鼠犹豫了一下,最终,领头的那只最大胆的,还是抵挡不住那股生命气息的诱惑,小心翼翼地从草丛里走了出来,用它那黑豆般的小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江一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和女儿共长生不错,请把《我和女儿共长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和女儿共长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