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一堂格物课,惊动满座儒

    翌日,稷下学宫,外院,格物堂。

    这间讲堂位于学宫最偏远的西北角,紧邻着一片杂乱的竹林。因常年无人问津,堂内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桌椅也显得陈旧不堪。按照学宫规矩,学子可自由选择听讲的课程,而“格物学”这门课,在选课玉简上的排名,永远是垫底的存在。

    然而今日,情况却有些不同。

    稀稀拉拉的十几名学子坐在堂内,他们大多是些在经义、策论上毫无天赋,或是被其他夫子逐出课堂的“问题学生”。他们来此,不过是为了混一个听课的时辰,脸上满是百无聊赖的神情。

    江一一则乖巧地坐在第一排,大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期待。江小白没有进来,她嫌这里“酸腐气”太重,抱着剑,靠在讲堂外的一棵大树下闭目养神,神念却覆盖了整个讲堂。

    在这些散漫的学子中,只有一个少年显得与众不同。他坐在靠窗的位置,身形略显单薄,面色有些苍白,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他叫子墨,是外院公认的才子,诗词文章无一不精,却偏偏对这“无用”的格物学抱有几分好奇。他听闻昨日教务处的老执事对新来的江山长赞不绝口,便抱着姑且一听的心态前来。

    “吱呀——”

    堂门被推开,江修远缓步走上讲台。他没有带任何书卷,只是提着一个木桶和几个大小不一的陶罐。

    台下的学子们见状,更是兴致缺缺,有人甚至打起了哈欠。在他们看来,上课不带圣贤书,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江修远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只是将木桶放在讲台中央,声音平和地开口:“诸位,今日是我第一堂格物课。我们不讲经义,不论文采,只谈我们身边最寻常的事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问道:“第一个问题:水,为何往低处流?”

    这个问题一出,堂下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嗤笑声。

    “这还用问?天性如此!”一个学子懒洋洋地答道。

    “正是,水性就下,此乃常识。”另一人附和。

    子墨没有笑,他微微蹙眉,觉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似乎没那么容易回答。说“天性如此”,等于什么都没说。

    江修远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说得好,天性如此。那么,我再问,为何天上的雨,会从高空落下,而不是飞向天外?”

    “因为……雨也是水?”有人不确定地回答。

    “那为何云能浮在天上,雨却会落下?”江修远追问。

    一连串的问题,让原本觉得可笑的学子们渐渐安静下来。他们发现,这些他们习以为常、从不思考的“常识”,一旦被追问“为何”,竟无一人能答得上来。他们只能笼统地归结于“天道”。

    江修远看着沉默的众人,这才缓缓说道:“‘水往低处流’,并非是水自己的‘意愿’,而是这方天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拉扯着万事万物,让它们向大地坠落。我称这种力量为——‘引力’。”

    “引力?”子墨喃喃自语,眼中光芒一闪。这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却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他思想的混沌。

    “正是,引力。”江修远拿起一个陶罐,松开手,陶罐“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它,就是被引力拉下去的。你们,我,这张桌子,这座学宫,乃至天上的月亮,都无时无刻不被我们脚下这颗巨大的星辰所吸引。只是月亮离得远,又在不停地转动,才没有掉下来。”

    这番言论,对于听惯了“天圆地方”、“天道威严”的学子们来说,无异于惊雷贯耳。脚下的大地是个巨大的星辰?月亮没掉下来是因为在转动?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

    “荒谬!我等脚踏实地,何来星辰之说!”一名学子立刻站起来反驳,“江山长,你此言,与圣人教诲相悖,乃是惑众之言!”

    “对!妖言惑众!”立刻有人响应。

    江修远不急不恼,反而赞许地看了那名反驳的学子一眼:“有疑,甚好。学问之道,始于质疑。你说我言论荒谬,可有证据?”

    那学子顿时语塞,他只知圣人书上未曾这么写,却拿不出任何证据来反驳。

    江修远继续道:“我亦无直接证据证明脚下是星辰,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推理,来验证这个猜想。此,便是格物学的精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走到木桶边,拿起一个空陶罐,将其按入水中,然后松手。陶罐“咕噜噜”地冒着泡,浮了上来。

    “诸位请看,为何陶罐在空气中会下坠,在水中却会上浮?”

    这次,无人再敢轻易回答。

    江修远解释道:“因为水也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我称之为‘浮力’。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引力时,它便会上浮。反之,则下沉。云朵由极细小的水珠和冰晶组成,它们受到的引力极小,空气的浮力足以让它们飘在天上。当水珠凝聚变大、变重,引力超过了浮力,便成了雨,落了下来。”

    他一边说,一边用不同的物体做着实验,生动地展示着引力与浮力的对抗。简单的现象,在他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直观的演示下,变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原本喧闹的讲堂,此刻已是鸦雀无声。所有学子,包括之前那个高声反驳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讲台上的江修远和他的“玩具”。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些“常识”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清晰的“道理”。

    这种“道理”,不同于圣人经义中的伦理道德,它冰冷、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却又如此真实,如此有力!

    子墨更是听得如痴如醉,他手中的笔在竹简上飞快地记录着——引力、浮力、假设、求证……这些新奇而充满力量的词汇,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课程的最后,江修远提出了第二个大问题:“雷电,是何物?是天神之怒,还是另有其因?”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微笑着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届时,我会让大家亲眼看到‘雷电’是如何产生的。今日课程,到此结束。”

    说完,他收拾好东西,在众人或震撼、或迷茫、或狂热的目光中,施施然地离开了讲堂。

    江修远前脚刚走,格物堂内便“轰”的一声炸开了锅。

    “天啊!我今日都听了些什么?脚下是星辰?闻所未闻!”

    “引力,浮力……虽是歪理邪说,但……但听起来竟无法反驳!”

    “他竟说能造出雷电?莫非是法术?可他身上并无多少灵力波动啊!”

    “这江山长,究竟是何方神圣?”

    子墨没有参与讨论,他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竹简上满满的记录,眼神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他知道,这位江山长所讲授的“格物学”,或许真的能解释这个世界的本源。

    这堂课的内容,如同一场风暴,迅速地从这个偏僻的角落传遍了整个稷下学宫外院。有人斥之为异端邪说,认为江山长亵渎天道,应当驱逐;有人则好奇心大起,决定下节课要去亲眼见识一番;更有一些思想开明的夫子,在听闻了“引力”与“浮力”的理论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一堂平平无奇的格物课,就这样,在以“敬天”为核心的稷下学宫,投下了一颗足以引发思想地震的石子。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江修远,此刻正悠闲地陪着女儿,在学宫的集市上,挑选着制作简易发电机的材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和女儿共长生不错,请把《我和女儿共长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和女儿共长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