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长生非我愿,但送故人归

    秋风萧瑟,染红了稷下学宫的满山枫叶,也带来了愈发深重的寒意。

    距离那日论道台上的夕阳之约,又过去了数年。这几年,子墨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下去,如同那秋日里迅速枯黄的落叶。他辞去了学宫内的一切职务,将所有心力都倾注于他那部呕心沥血的著作——《格物新论》的最后修订之中。

    江一一几乎每日都会去子墨的居所看望他。那是一座雅致的小院,院中种着一棵老梅树,此刻正虬结着枝干,积蓄着迎接寒冬的力量。屋内的陈设极为简单,四壁堆满了竹简与书卷,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与淡淡的草药味。

    子墨大多数时间都伏在案前,他那曾经能挥斥方遒、写下锦绣文章的手,如今已是布满老年斑,颤抖得厉害,握笔都显得有些吃力。每写下几个字,便要停下来,剧烈地喘息一阵。江一一便会默默地为他端上一杯温热的参茶,或是帮他研好一池新墨。

    两人之间的话语越来越少,但那份默契与陪伴,却愈发深沉。

    江一一看着子墨日渐浑浊的眼眸,看着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负担,心中那股名为“离别”的悲伤,就像涨潮的海水,一点点漫过心防,冰冷而刺骨。

    她想起了在安渡那时的他,更多的是一种懵懂的爱情、她被动的提前偷偷逃跑了。而这一次,她是清醒地、一分一秒地看着一位挚友的生命之火,在自己眼前缓缓熄灭。这种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比任何利刃穿心都要来得痛苦。

    她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她曾背着子墨,去求过爹爹。

    “爹爹,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在那间熟悉的格物堂里,江一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您有那么多神奇的丹药,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知识,难道就不能……不能再延续子墨的寿命吗?”

    江修远看着女儿泛红的眼眶,轻轻叹了口气。他放下手中的一枚水晶透镜,走到她身边,温和地说道:“一一,我确实有一些丹药,可以强行激发他的生命潜能,让他再多活几年,甚至十几年。但是,那是以透支他最后的精神和灵魂为代价的。那样的活着,他将神智不清,形同槁木,再也无法思考,无法写作。你觉得,那是子墨想要的吗?”

    江一一沉默了。她想起了子墨那双清明而坚定的眼睛,想起了他说“我不求来生,只求此生无憾”时的坦然。她知道,对于子墨这样将思想与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的人来说,苟延残喘的活着,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生命的本质,在于其过程的质量,而不在于其时间的长短。”江修远的声音充满了哲理的平静,“子墨用他这不足百年的生命,点燃了一场思想的火炬,其光芒足以照亮后世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他的人生,比许多浑浑噩噩活了数百年的修士,要璀璨得多,也圆满得多。我们作为他的朋友,能为他做的,不是强行挽留他的躯壳,而是尊重他的选择,并有尊严地,送他走完这最后一程。”

    江一一含着泪,重重地点了点头。她明白了,真正的友谊,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终于,在那个初雪降临的清晨,子墨完成了《格物新论》的最后一笔。当他放下笔的那一刻,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彻底倒在了病榻之上,再也无法起身。

    学宫的医师来了又走,最终都只是摇头叹息。子墨的生命,已经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

    弥留之际,子墨的房间里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曾与他激烈辩论过的老夫子,此刻却满面悲戚;有正值壮年、视他为精神导师的学宫中坚,眼含热泪;更有许多年轻的学子,跪在门外,哽咽无声。子墨,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稷下学宫的大儒,早已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他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下了江修远和江一一。

    此刻的子墨,面色蜡黄如纸,呼吸微弱得仿佛随时都会断绝。但他那双眼睛,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光返照般地亮了起来。

    他先是看向江修远,用尽全身力气,拱了拱手,声音嘶哑地说道:“江山长……子墨,此生能得您……传道授业,是我……三生有幸。格物之学,是……是能真正让……人族……明理、自强的……大道。请您……务必……将它……传承下去……”

    江修远郑重地回了一礼,沉声道:“子墨,你放心。道在传承,火种不灭。你这部《格物新论》,便是最好的火种。”

    子墨欣慰地笑了,那笑容让他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他转过头,目光柔和地落在江一一身上,那只枯瘦如柴的手,在被子上摸索着。

    江一一立刻会意,她上前一步,坐在床沿,将自己那只温暖、细腻、数十年未曾改变的手,轻轻放入他冰冷的手掌中。

    子墨费力地握紧了她的手,那点微弱的力道,仿佛是他此生最后的眷恋。他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不舍与释然。

    “一一……”他的声音轻得像梦呓,“六十年前……格物堂初见,你还是这般模样……如今,我已垂垂老矣……长生……真好,又……真苦啊……”

    江一一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如断线的珍珠般滚落,滴落在他枯槁的手背上,温热一片。

    “别哭……”子墨的嘴角努力向上扬起,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能与你和江山长相识,窥见天地之大,从‘天道威严’的迷雾中,看到了‘引力’、‘星辰’这些……世界的真容,我这一生,了无遗憾。”

    他喘息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是……只是可惜了……不能再陪你看这世界的更多风景了。不能……看你用格物学,去解释……修行的奥秘;不能……看那真正的‘人造雷电’,照亮整座城池;不能……看人类乘坐着钢铁大鸟,飞上……飞上云霄……”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想象,而这一切,他都看不到了。

    江一一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哽咽着说:“我会的!子墨,我都会替你去看!我会把看到的一切,都记下来,将来……将来若真有轮回,我一定讲给你听!”

    “呵呵……傻丫头……”子墨笑了,眼中闪烁着最后的光芒,“答应我……替我……好好看……这个……世界……”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握着她的手的力道,也渐渐松开。他眼中的光芒,如同风中残烛,最后闪烁了一下,便彻底黯淡了下去。

    那只手,无力地滑落。

    子墨,这位稷下学宫百年不遇的奇才,这位将儒道与格物学完美结合的开创者,这位江一一生命中最重要的挚友,在他九十九岁的这一年冬天,溘然长逝。

    江一一呆呆地坐在床边,维持着那个姿势,许久许久。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只手中的温度,正在一点一点地流逝,变得和窗外的冰雪一样寒冷。

    这一刻,她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长生”。

    长生,不是神话中逍遥自在、与天同寿的浪漫。它是一种宿命,一种注定要不断与过去告别,不断送走生命中每一个温暖过你的人的宿命。它是一场盛大而永恒的孤独,你站在时间的河流中,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被冲向下游,而你,只能永远地停留在原地。

    那份悲伤,如同一座无形的雪山,轰然崩塌,将她彻底掩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和女儿共长生不错,请把《我和女儿共长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和女儿共长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