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百年一梦,杂货铺依旧

    江修远在流云仙城待了十年。

    江小白学会了人族的算术,能将杂货铺的账目算得一清二楚,甚至还学会了跟前来买东西的修士讨价还价,只是她讨价还价的方式很特别——对方若想便宜一分,就得拿一个足够有趣的故事来换。

    江一一则愈发沉静内敛。她读完了江修远从仙殿万卷阁放到书房里一些的藏书,从星辰地理到人文历史,从百草图鉴到万法总纲。她不再是那个对一切都感到新奇的小女孩,她的眼中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她常常坐在柜台后,静静地听着那些散修的烦恼,偶尔,在江修远不开口时,她也能用自己的理解,说出一两句抚慰人心的话语。

    这十年,“解忧杂货铺”的名声越来越大,但它依旧是那个禁地。执法队的禁令,像一道无形的墙,挡住了所有心怀不轨的窥探者。只有那些真正被生活逼入绝境,或是被修行困于死角的修士,才会鼓起勇气,走进这条泥瓶巷。

    他们在这里得到的,或许是一句点拨,或许是一碗热茶,又或许,只是一个愿意倾听的耳朵。

    但江修远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阿爹,我们为什么要走?”江小白抱着江修远的手臂,满脸不舍,“这里不好吗?每天都有故事听,还有林木哥哥每周送来的新丹药,比我们卖的好吃多了。”

    她口中的林木哥哥,正是当年那个因“炒豆子”而顿悟的年轻丹师。他后来真的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炼丹师,虽然修为不高,但炼制的丹药品相极佳,尤其擅长调理心绪的静心丹。他感念江修远的恩情,每周都会送来自己新炼制的丹药,从不索取任何回报。

    江修远摸了摸江小白的头,温和地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是旅者,不是归人。此地的故事我们听得差不多了,也该去看看别处的风景了。”

    江一一站在一旁,她比江小白更理解阿爹。她看着这间小小的杂货铺,看着那方熟悉的竹帘,心中也有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阿爹,这家店怎么办?”她问道。

    “就让它留在这里吧。”江修远笑了笑,“缘起缘灭,皆有定数。或许明天,它就会被新的住户占据;或许,它会一直空着,直到被岁月尘封。”

    是夜,月色清冷。江修远带着江一一和江小白,如同十年前悄然到来时一样,悄然离去。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没有带走一针一线,只留下一间空荡荡的铺子,和满城的传说。

    一百年,弹指而过。

    对于凡人,这是一两个王朝的更迭;对于修士,这是一代新人的崛起与一代旧人的落幕。

    江修远带着江一一和江小白,游历了东域北境的冰封雪原,见识了南海的巨鲲腾浪,也探寻过西漠的古佛遗迹。江一一的修为已至元婴巅峰,心境愈发空明澄澈。江小白也神通大涨,只是性子偶尔依旧活泼跳脱,偶尔拿起那把剑清冷融智。

    这一日,他们心血来潮,再次踏入了东域的流云仙城。

    百年的时光,足以改变太多东西。仙城比过去扩大了一些,高耸入云的琼楼玉宇取代了曾经低矮的石屋,天空中飞梭往来的修士气息也远比百年前强大。曾经的下三区,如今也已是商铺林立,繁华喧嚣。

    “阿爹,你看,这里变化好大!”江小白好奇地四处张望,“不知道我们以前住的那条泥瓶巷还在不在。”

    江修远凭着记忆,在繁华的街道中穿行。高楼大厦的阴影里,一些古旧的、未经改造的巷道顽强地存留着,如同大树根系的缝隙。终于,他们找到了那条熟悉又陌生的巷子。

    巷口变宽了,铺上了青石板,但那股熟悉的、混杂着潮湿与人间烟火的气息,却没有变。

    他们顺着巷子往里走,江一一的心跳没来由地快了几分。她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

    巷子深处,那间熟悉的铺子,赫然还在。

    门楣上那块写着“解忧杂货铺”的旧木板,字迹已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但依旧清晰可辨。店铺的门开着,里面透出温暖的灯光。

    这怎么可能?江修远也感到一丝意外。一间无人照料的凡俗屋舍,如何在百年的风雨和仙城的扩建中保存下来?

    他们没有走近,只是隐匿了身形,站在远处静静地观察。

    一个年轻的筑基期女修,满脸愁容地走进店铺。店内,一个须发皆白、修为只有筑基后期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慢悠悠地擦拭着一个丹瓶。

    “前辈……”女修欲言又止。

    “姑娘,是想买东西,还是想解忧?”老者的声音很温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

    “我……我想解忧。”女修低声说道,“我……我快要放弃了。我资质愚钝,修行了三十年,才刚刚筑基。同门都笑我,道侣也因此离我而去。我不知道,我坚持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老者没有说话,只是从柜台下拿出一个陶盘,盘子里装着一些炒得金黄酥脆的豆子。

    “尝尝吧。”老者将盘子推了过去,“这是本店的规矩,想解忧,先吃豆。”

    女修疑惑地拈起一颗豆子放入口中,那股纯粹的、温暖的香气瞬间溢满口腔。

    “好吃吗?”老者问道。

    “……好吃。”

    “老头子我啊,资质比你还差。一百二十年前,我还是个炼丹屡屡失败的穷小子,连饭都吃不饱。”老者笑了笑,眼中满是回忆,“直到有一天,我在这里,也吃到了一盘这样的炒豆子。那位先生告诉我,‘控火之要,在于心,而不在于火’。”

    “我资质是差,但我心诚。我用了十年,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道理。又用了五十年,才勉强能炼制出一些上得了台面的丹药。如今我一百五十岁了,修为还是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可流云仙城里,谁提到‘丹师林木’,不竖起一个大拇指?”

    远处的江修远三人,心中皆是一震。

    林木!竟然是他。

    只听老者林木继续说道:“姑娘,修行的路,不是跟别人比快慢,是跟自己比长短。你的道侣离你而去,那是他没福分陪你走到最后。你的同门笑你,那是他们看不见你道心之坚。你每多坚持一天,就胜过了昨天的自己。这,就是意义。”

    “这间铺子,是那位先生留下的。他走后,我便盘下了这里。我修为低微,给不了别人什么指点。我能做的,就是守着这家店,学着先生的样子,炒一锅豆子,泡一壶热茶,听一听那些像你我一样,在修行路上走得跌跌撞撞的人,说一说他们的烦恼。有时候,说出来,就好了。”

    “先生曾说,他只是个听故事的。如今,我接替他,继续听下去。这间铺子,就是流云仙城里,一个能让人停下来喘口气的地方。只要我林木还有一口气在,这盏灯,就永远为你们亮着。”

    年轻的女修早已泪流满面,她对着林木深深一躬,哽咽道:“多谢前辈开解,晚辈……明白了。”

    她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吃完了几颗豆子,然后转身离去。她的背影,依旧单薄,却挺直了许多。

    林木看着她离去,浑浊的老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他收拾好陶盘,又开始慢悠悠地擦拭他的丹瓶,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巷口的阴影里,江小白的眼圈红了,她小声地抽泣着:“林木哥哥……他都这么老了……”

    江一一也沉默了,她看着那间小小的、温暖的杂货铺,心中百感交集。她忽然明白了阿爹当年的那句话:“缘起缘灭,皆有定数。”

    他们种下了一颗种子,却未曾想,这颗种子在百年后,竟真的长成了一棵能为他人遮风挡雨的小树。

    江修远没有上前去与林木相认。

    他只是站在远处,深深地看了一眼那间在岁月变迁中依旧亮着灯火的杂货铺,看了一眼那个将“解忧”传承下去的白发老人。

    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这或许,就是他行走于人间的意义之一。不是去改变世界,而是不经意间,留下一点火种,然后看它在自己走后,如何燃烧,如何传递,如何照亮那些黑暗的角落。

    “我们走吧。”江修远轻声说道。

    他转身,带着江一一和江小白,再次融入了仙城川流不息的人潮之中。

    身后,泥瓶巷深处的那盏灯火,在渐浓的夜色里,显得愈发温暖明亮。(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和女儿共长生不错,请把《我和女儿共长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和女儿共长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