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两地书(十三)

    高君好:

    见信如面。辛苦了,亲爱的人,看着你写这么多的文字,既高兴又有些心疼。“草莓”奖励!

    感觉看你的小说大体很好,可是有挑毛病的任务,总是先通读一遍,体会整体感觉,然后再仔细挑剔,想到那里就说那里。

    对于弱势群体的看法,可能与您有些不同。你说到的两类人,强烈的心理反差固然是对其心理的摧残,民工的遭遇往往是饱含血泪的,可是,总感觉很多女子,在当下的社会里,追求舒适体面的生活并不容易,如果自食其力,也不一定就没有饭吃,但辛苦是肯定的。旧社会里,很多沦落风尘的女子是从小被卖身成奴,想要自由是不可能的。当下的社会,很多女子的选择,有些是受骗上当,有些应该也是好逸恶劳、通过典当青春想走捷径的。其实,很多到城里打工的人,总是抱着些希望的,那些准备通过勤劳与苦力在城市边缘被漠视的男女民工,其实才是高君所说的弱势群体。至于风尘女子中,有一部分应属于弱势群体,但绝非全部。其实,农民中还有很多一部分,他们虽没有农民工在城里受到的直接心理压力,但是,只要他生病、孩子上学,受到的间接的心理压力一点儿也不会少。所以说,很多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农民(尤其是比较贫困的),他们已经被压力造就了自卑的性格——这在同乡面前可能暂时没有,但只要见了城里人,那种不由自主的诚惶诚恐与谦卑,就是最好的证明。

    弱势群体是那些没有资产、没有可靠收入来源的贫困人群,他们不仅仅是来自农民工与误入风尘的女子,只不过,其所占比例较大。即使在香港,有些老无所养的“垃圾婆”(刚看了龙应台一篇杂文如是说),居住不过是“锁在笼子里的床”,七老八十还要捡破烂卖苦力,这样的人才是弱势中的弱势。

    不说这些了,感觉心里很压抑。

    最近,那个晏才宏 老师的事情知道了吧?我仔细搜索了很多学生资料,看得我一遍一遍的流泪,我不是激愤也不是为他委屈,只有感动和欣慰。因为我感觉,生活中肯定还有一些这样的人在默默无闻中,乐观地坚持着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关注这个世界的争名夺利。现在的很多人,仅仅为了他没评上教授而抱怨叫屈,大呼不公平,其实是还没有读透这个高贵的灵魂,这从侧面说明了功利是多么深入人心。

    我不知高君的小说还有多久,总担心自己想读下去的愿望影响了你的思路、你的节奏。所以,你的回信可以三言甚至可以无语,一个标点也能表达一些什么的。用自己的好状态来完成小说,对我的文字你尽可以随意地娓娓而来,或放浪疏狂,只要你随意就仿佛在自己的客厅或卧室里一样,才好,这才是放松(我这么说似乎应该有些微微脸红,不过想想,其实自己也在放松自己)。

    真的,和高君这种心有灵犀的调侃也好,交情也罢——交流感情的简称,呵呵,真的很好!

    亲亲!哼哼,这么大人了,还贪嘴吃,呵呵,不过,好好善待自己,表现得好(当然是指你善待自己这方面),自然要有更好的奖励给你。此刻真想亲亲你的脸你的额头……哼哼,你的胡茬可真扎人。 林XX年4/10

    林:

    来信收到。在这里首先要表示的,是对我的人——朋友、知己也兼有……的至为真诚、也更含有深深的谢意……我还是在像以前那样想,上帝能将你,哦,应该说能将我与你的相遇和相识赐予我,那真是他老人家于广阔无珢的冥冥间,也不知因了突然间何种的原因,而对我发了青睐有加的天大的善心,所以把你这样千里之外的“红颜”,那么偶然地“联”给了我……当然,应该说此刻再说同样的话,其实那心里无论是感情还是感觉,又都和之前有着天大的区别,就是说,如果说之前说这时,还带些玩笑调侃味道的话,现在呢,却是有真实而重重的分量在心中了。

    你所有的意见和批注呀等等,对我都十分重要。一方面,在我基本完稿后,那将是我认真修改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呢,那更是我在继续完成的过程中,适当调整思路和情感波动的标杆。而且,还可以毫不隐瞒地说,那同时又还是我由于过分挑剔、所以从任何人那里也无法获取的情感和精神上莫大的温暖和鞭策激励。你或许会越来越了解,你相遇的这个人,我,从好处说呢,就是即便是写这样三四十万字的小说,也用不着搞什么“框架”、“提纲”呀等等,而是大体想好后,每天在情绪好时,信手写五六千到一万字,情绪不好时,哪怕有三五天不写,等到要写时,也仍然能接着就写,并不会受到太多的梗阻与障碍;从坏处说呢,又的确是个太随便太散漫也十分情绪化的人,虽然并不乞求,也不是随便有哪个一“鼓励”就“上杆子”,然的的确确,从内心深处,却又很渴望那种足以能促动人情感和多种欲望的支持和鼓励,所以真诚地说,遇到你,不仅是遇到了已说过多次的“知音”、“知己”,更也使得我由于你,能够越来越有着最佳的情绪和写作状态。

    你还记得,曾经在信里说过的对男人的分析吧?对很多男人来说(刘邦这一类除外),其实并不像歌里唱的,既爱江山又爱美人,其真正的内心,打江山(包括所有的“事业”等等)是为了献给和邀宠于美人,不管它是对还是错,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这可是真实的推动历史的动力呢!

    好了,不能再让你劳累了,就写到此为止。哦,对于我给你写信的事,勿要有任何担心。这不会影响什么,因为这是我很好的休息、寄托与安慰。跟你用这样的方式写信,就如同在一起说话,很轻松很惬意很纵情的。哦,还有几章已经写了,但还未认真修改,改好了后马上就发给你。

    高XX年4/11(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网络两地书不错,请把《网络两地书》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网络两地书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