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卷 谁人为我砺青锋_第四节

    现在建州军主力已经退缩集中在萨尔浒城和建州卫(赫图阿拉)两地,努尔哈赤有着内线机动的便利,如果辽东镇全力进攻抚顺关,那么很可能会碰上建州军主力。几个月前熊廷弼没有和建州军全部主力火并一场的打算,现在熊廷弼看起来也不打算给努尔哈赤这样的机会,因此明军的主要目标还是以封锁和牵制为主。

    现在整个辽东固若金汤,明军在沈阳周边的野战屡战屡胜,一扫萨尔浒战役以来的颓废,建州女真危如累卵,似乎随时都会在明军的封锁面前被物资匮乏带来的饥饿所击败。无论是蒙古还是辽东都司的百姓,似乎都不认为对建州的剿匪行动会有什么波折,更不会认为会对他们的生活构成什么影响。

    只是熟读历史的黄石很清楚——东林党就要上台了。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京师。

    五十八岁的万历皇帝躺在床上,皇太子安静地跪在床边,屋内除了这对父子外再没有第三个人。

    饱受疾病困扰数十年,万历皇帝已经很久都不能起床了。两天前一度陷入昏迷,今晨皇帝精神又好了起来,还有胃口吃一碗稀粥。见到皇帝有好转的征兆,伺候皇帝的太监们异口同声地念佛,感谢佛祖和菩萨保佑。万历皇帝听到后笑了笑,紧跟着就吩咐把皇太子找来。

    皇太子赶来时,万历皇帝正半坐在床上看奏章。万历昏迷期间,辽东经略熊廷弼如同往常一样,把建州的情报资料、战局的进展报告以及他的战略设想详细地写成奏章送来京师。以前每次熊廷弼送来奏章时,万历皇帝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批复。刚才他等太子来的时候,听说熊廷弼又有奏章送来,就急忙让人拿来给他看。

    万历皇帝让太子在床边跪了一会儿,把辽东的奏章看完。皇帝对熊廷弼的信任尽人皆知,太子自然也不例外。奇怪的是这次看完奏章后,万历皇帝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提笔批示,而是毫不犹豫地把它交到了身边的太子面前:“熊廷弼的奏章,从今天开始就要由吾儿来批了。“

    “父皇正是春秋鼎盛……“太子一惊之下连忙就出言宽慰,但抬头看见父亲脸上挂着的淡淡笑意后,却仿佛一下子被噎住了,顿时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吾儿起来吧。“

    太子起身后,万历皇帝有气无力地拍拍自己的床边:“吾儿坐到为父身边来。“

    “为父御宇数十载,国家多灾多难,群臣皆谓乃是吾德行有亏,上干天咎。“万历年间大明灾情不断,尤其是到了万历朝末年,长江开始出现连年冬季冰封。从万历三十五年开始,广东也连年遭遇大雪,就连海南岛都不例外。

    全球进入小冰河时期后,东亚的降雨带不断南移,大明北方各省饱受旱情困扰。根据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理论,朝野的正人君子对当今天子万历进行了无休止的谴责,指责天子失德导致神州百姓困苦。虽然万历皇帝极力为自己辩护,否认了臣子对自己“好色、嗜酒“等种种污蔑,但大明的数万臣子看着日甚一日的天灾,当然没有一个人相信万历的自辩。

    太子当然立刻对这种说法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坚称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并无丝毫失德之处。万历微笑着,看儿子脸红脖子粗地替自己辩解了一会儿,心中却为儿子的见识感到有些遗憾:“天子失德以致生灵涂炭之说,吾心一直疑之。祖宗辟海路、结诸国,方知在我华夏之外,犹有列国数百、生灵亿兆,天下非我大明一国之天下。吾德则天德,吾咎则天咎,皇天何待吾如此厚也?“

    方才太子嘴上虽然竭力为父亲说话,但心里也觉得父亲的一些做法有些不妥,比如征收工商税、海关税等。大明的读书人认为,除了农税以外,再收任何其他的税都是与民争利,都是天子失德。现在听父亲并不认为自己收税有错,太子嘴上唯唯喏喏,但心里却不以为然。

    万历察言观色,知道太子口服心不服,心中不禁又是一声叹息。但这是自己的儿子和皇位继承人,就算明知是白费力气也要试试:“太祖有言,不虐下民则江山永固。蓬蒿一年苦劳不得休,吾想与其夺蓬蒿口中之食,不若取商贾奢侈之财。朝臣多谓此乃与民争利,触怒上天降下异兆,此皆乃吾一人之过,与吾儿无干,吾儿若不喜诸法,可一并废绝以得天心!“

    太子闻言先是一喜,但随即就意识到这是父亲在交代后事,顿时又悲从中来,忍不住呜咽道:“儿臣遵旨。“

    “不过吾儿不可操之过切。吾收诸税乃为国家所用,群臣多谓停税则天必降雨,若其果然,自然国家无须继续赈济灾民,九边军镇也用度自足,无须国家再拨粮饷。可吾儿若骤然全废,而天一时不雨,那国家无钱赈济,九边亦无饷矣!“万历心中全然不信停税就会下雨,停税就能让危害全国数十年的灾害中止,他刚才作个退步就是为了说服儿子接受一个过渡期,不要骤然大改国家的政策。万历皇帝作完铺垫后,终于说到了核心:“治大国如烹小鲜,吾儿可先免矿税、榷税,如此天心必喜,待灾情有所缓解,吾儿可再免茶税、丝税,国用充足后吾儿再免海税、布税。“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窃明不错,请把《窃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窃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