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坊仓库里,磺胺药片散发着微弱的药味。梁文辉的惊呼,依然在耳边回荡。
“成本,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李国栋的脸上,还挂着未褪尽的狂喜。沃尔夫冈则默默地检查着设备。
那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陈山的目光,扫过众人。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这批药,不能只在香港卖。”陈山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看向鬼叔,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
“鬼叔,联系东南亚的地下渠道。”
“所有的。”
鬼叔的眉头,不易察觉地跳了一下。他立刻明白了陈山的意图。
那不只是简单的销售。那是一场倾销。
“我们要把这些药倾销出去。”陈山的声音,像一把锋利的刀。
他看着众人,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迅速回笼巨额资金。”
“换取急需的二手设备。”
“为后续的工业升级做准备。”
这是“远东实业”的第一桶金,也是它未来扩张的基石。
梁文辉的算盘,在桌上静静地躺着。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计算。
他知道,这笔账,将会是他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
“至于另一部分药。”陈山的声音,变得低沉而肃穆。
他看向远方,仿佛穿透了仓库的墙壁。
“秘密运往大陆。”
“在朝鲜战场上,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陈山轻声说。
他的话语,像一剂强心针,瞬间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这不只是为了钱。这是为了那些在冰天雪地里,与强敌浴血奋战的同胞。
鬼叔点了点头。他的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我马上去安排。”他的声音,沙哑而有力。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秘密战争。
接下来几天,和义堂的运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天,他们是“远东实业”。
梁文辉带着新招募的会计,开始与香港的药店、诊所接触。
“和义牌”磺胺药,以其低廉的价格和显著的疗效,迅速在贫民区打开了局面。
那些买不起洋药的穷苦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国产药带来的希望。
一个老妇人,颤抖着接过药店伙计递来的药片。她手中的钱,只够买一小包米。
她从未想过,能用这么少的钱,买到救命的药。
她的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
这样的场景,在香港的街头巷尾,反复上演。
“和义牌”这个名字,不再只是社团的代号。它开始承载着一种新的意义。
它代表着希望。
它代表着生机。
然而,这份“白菜价”的策略,也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它在香港的医药市场,激起了层层涟漪。
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洋行,还有那些与他们勾结的本地药商,开始感到不安。
他们的利润,正在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廉价风暴”侵蚀。
他们开始关注这个突然冒头的“远东实业”。
黑夜,才是和义堂真正的主场。
鬼叔带着他最信任的兄弟,开始在香港和东南亚的各个港口之间穿梭。
一艘艘看似普通的渔船,或者不起眼的货轮,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离港。
船舱的深处,隐藏着经过特殊包装的磺胺药。
它们像幽灵一般,避开所有巡逻的船只。
有时,他们会遭遇风暴。巨大的海浪,拍打着船身。
有时,他们会遇到盘查。鬼叔的人,会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化解危机。
在东南亚的华人聚居区,这些廉价的“和义牌”药,同样引起了轰动。
它们像及时雨,滋润了那些被疾病和贫困双重折磨的人们。
一笔笔现金,通过隐秘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汇回香港。
梁文辉的账本上,数字飞速跳动。那些被“白菜价”换来的资金,没有丝毫停留。
它们被迅速投入到二手设备的采购中。
沃尔夫冈带着他的团队,几乎住在了废品站和拆船厂。
他那双灰蓝色的眼睛,总能在废铜烂铁中,发现被埋藏的“宝藏”。
一台从废弃工厂里淘来的旧压力泵,经过沃尔夫冈的巧手改造,焕发了新的生机。
它将被用于提升生产线的效率。
李国栋则在实验室里,日以继夜地进行着新的研发。
他知道,磺胺只是第一步。他们要造的,是最好的药。
他要让“远东实业”的名字,响彻整个亚洲。
陈山站在仓库的二楼,俯瞰着下方忙碌的景象。
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交谈声,混杂在一起。
那声音,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
他手中的雪茄,火光明灭。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
他知道,他所建立的,不仅仅是一家药厂。
那是一个梦想。
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实业帝国。
然而,他也清楚。当潮水退去,那些被掩盖的礁石,终将显露出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