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洪门

    那件白色风衣被他带回了染坊,挂在办公室的衣架上,与周围的粗布、账本和硬木家具格格不入。

    像一个闯入粗粝世界的,温柔的提醒。

    陈山站在窗前,俯瞰着逐渐苏醒的城寨。

    鸡鸣、犬吠、开铺的门板声、小贩的叫卖声……这些熟悉的人间烟火,在此刻听来,却有了一种别样的分量。

    “596工程”、“生命线”、“国家筋骨”。

    每一个字,都像一座山,压在他的神经上。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如此的渺小,而他要撬动的世界,又是如此的庞大。

    以前,他觉得整个香港就是他的棋盘。现在他明白,香港,只是棋盘上一个不起眼的落子点。

    他需要更多的棋子。

    不是钱振声那种藏在暗处的刀,也不是王虎那种顶在明处的盾。他需要的是融入这座城市血脉的,无数双眼睛和耳朵。

    鬼叔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壶刚沏好的热茶。他看了一眼那件显眼的女士风衣,什么也没说,只是将茶杯放在陈山面前。

    “鬼叔,”陈山没有回头,目光依旧落在窗外,“我们要做的事,光靠自己人,手太短,眼太瞎。朋友,要多交。”

    鬼叔倒茶的动作顿了一下。“你想找谁?”

    “洪门。”

    陈山吐出两个字。“在香港,他们的根,比港督府的石基都深。”

    鬼叔沉默了片刻,浑浊的眼睛里,映出窗外的天光。

    “洪门在香港的堂口,不叫洪门,叫‘山头’,论‘字头’。”

    他的声音像在讲述一段被人遗忘的旧事,“日占时期,这些字头,掰成了两半。一半做了汉奸,另一半,也流过爱国的血。”

    陈山转过身,坐到桌前,神情专注。

    “先说‘和’字头的。”鬼叔呷了口茶,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

    “和字头是本土最大的派系。

    其中,‘和安乐’,外人叫他们‘水房’。

    最早是酒楼茶室的工会,后来人扎进了码头和运输行。

    沦陷那几年,东江纵队要救人,要转运物资,很多时候,靠的就是水房的物流网。

    当年那些文化人能从日本人眼皮子底下跑掉,水房的人功劳不小。”

    “‘和胜和’,人多,根基在新界乡村及九龙城寨。

    新界的山,城寨的巷子,比警察都熟。

    游击队要藏身,要摸日本人的哨位,都得靠他们带路。”

    “还有‘和合图’,他们管着港岛的菜市场和干货铺。

    当年游击队最缺的盘尼西林、电池,都是他们想办法,从走私渠道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陈山安静地听着,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画着圈。

    他仿佛看到了那段烽火岁月里,一群穿着短衫,踩着木屐的市井之徒,用最原始的方式,参与着一场最宏大的战争。

    “‘联’字头的,是跨省的组织。”

    鬼叔继续说道,“‘联英社’,都是海上的渔民。维多利亚港里,日军的军舰什么时候出港,什么时候回港,多了几条船,少了哪艘炮艇,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些消息,最后都送到了盟军手里。”

    “‘联乐堂’,盘踞在湾仔和铜锣湾,开赌档、妓院。听着下九流,但他们用这些地方做掩护,救过不少盟军的飞行员和被俘的自己人。”

    “再说‘福’字头,潮州帮的地盘。”

    鬼叔的语气里,多了一丝敬意,“‘福义庆’,上环到西环的码头仓库,都是他们的天下。

    他们看不惯日本人,就组织码头工人罢工,让日本人的军用物资烂在仓库里。

    当年有个叫李耀南的,义胆忠肝,带着兄弟,硬是炸了日军在九龙的仓库。

    福义庆的人,出了名的不好惹,也出了名的讲义气。”

    陈山脑中飞速地构建着一张庞大的,盘根错节的网络。

    码头、仓库、市场、渔船、赌档……这些香港最底层的毛细血管里,流淌着的,是生存的欲望,也是被压抑的血性。

    “除了这些大字头,还有些独立的堂口。”

    鬼叔像是有些累了,声音低沉下来,“‘新同乐’,都是唱戏的武师,他们借着四处巡演,帮着传递情报。”

    “最特别的,是‘敬义堂’。”

    鬼叔看向陈山,目光深邃,“他们跟警队里的华裔警察有联系,能偷到日本宪兵队的行动计划,救了不少要被枪毙的志士。”

    陈山抬起头:“警察里,也有自己人?”

    “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影子。”

    鬼叔淡淡地说,“有人穿上那身皮,是为了吃饭。有人,是为了把那身皮,染成自己想要的颜色。”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番话,为陈山打开了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香港的里世界。

    一个由忠诚与背叛、利益与大义、鲜血与黄金交织而成的,真正的江湖。

    “鬼叔,”陈山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这些人,听起来,个个都是民族英雄。”

    “英雄?”

    鬼叔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小山,你要记住。

    他们救人,可能是出于民族大义。

    但他们走私,也是为了赚钱。

    他们打日本人,是为了抢回自己的地盘。

    他们甚至会为了争一条街的控制权,自己人打自己人。

    四三年那次‘和字头内讧’,死的人不比日本人杀的少。”

    “他们是狼。饿了会吃人,但也会为了守住自己的狼窝,去跟老虎拼命。”

    鬼叔把茶壶推到陈山面前。

    “你要用他们,就不能只跟他们讲‘大义’。狼,只认两样东西。”

    “哪两样?”

    “能填饱肚子的肉,和比它更狠的狼。”

    陈山懂了。

    他需要成为那只头狼。

    他端起茶杯,滚烫的茶水入喉,驱散了心中最后的一丝迷茫。

    就在他以为这堂课已经结束时,鬼叔却用一种更加凝重的语气,续上了最后一课。

    “香港这片林子里,不只有我们刚才说的这些狼。”

    鬼叔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某些潜藏在阴影里的东西。“还有一群,是四九年之后,从大陆跑过来的。他们不叫字头,他们叫‘堆’。”

    “十四K。”

    鬼叔说出这个名字时,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都冷了几分。

    “国民党的残部。当年带头的大哥,是军统的少将。他们来香港,不是为了讨生活,是为了‘反攻’。骨子里,就跟我们是死敌。”

    “深水埗的‘忠字堆’,铜锣湾的‘毅字堆’,是他们的大本营。

    这些人,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懂情报,懂暗杀,手段比本地的社团毒辣得多。

    去年,纺织工会的那个姓刘的主席,在街上被人用冰锥捅死,就是‘忠字堆’干的。”

    陈山画着圈的手指,停住了。

    姓刘的工会主席,他有印象。

    那是组织在外围发展的积极分子,为人耿直,在工人里很有号召力。他的死,当时被警方定性为“江湖仇杀”,不了了之。

    “他们不仅杀人,还往警队里塞人,专挑那些有案底,想往上爬的年轻人。

    格里芬这次对你动手,背后有没有他们的影子,很难说。”

    鬼叔的每一句话,都在陈山已经构建好的棋盘上,投下了一片又一片的阴影。

    “和字头那些狼,你要的是他们的肉,所以能谈。但这群狼,要的是你的命。他们跟我们,没得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不错,请把《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