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远东信贷银行交易室。
一个金发交易员把一份《金融时报》拍在大卫·陈的桌上。
“头儿,我们又上头条了。”
报纸的标题用黑体字印着:中东神秘巨资冲击外汇市场,美元地位面临挑衅?
大卫·陈扫了一眼,没有拿起报纸。
“A组,干得不错。”
“伦敦那帮老家伙,现在满世界在找一个戴头巾的王子。”金发交易员笑起来。
“B组,芝加哥那边情况如何?”大卫·陈的目光转向另一侧。
一个戴着眼镜的交易员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
“头儿,最后一批美元指数空头合约,三分钟前全部成交。”
“跟计划一样,我们拆成了五百个独立账户,每个账户的交易额都控制在监管线下。从数据流上看,就像是市场的正常波动。”
大卫·陈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黑色的笔。
他在“芝加哥”后面,画了一个勾。
“东京。”他看向另一个方向。
“日元看涨期权已经清空了市面上所有合理价位的合约。”
“我们现在是最大的多头。”
大卫·陈又画了一个勾。
“现货黄金呢?”
“我们通过伦敦的十几家小型金商,分批买入。”
第三个勾被画上。
白板上那张复杂的蛛网结构图,大部分节点都被打上了勾。
蛛网的中心,是“USD”。
一个穿着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走过来。
他是这个团队的风控主管,以前在高盛负责整个欧洲区的风险敞口。
他把一个份报表递给大卫·陈,脸色很不好看。
“大卫,你看看这个。”
“总头寸,五十二亿美金。”
风控主管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
“我们动用了三十倍杠杆。”
“账面浮亏,已经超过了三千万。”
他指着一条几乎是水平的线。
“美元的汇率太稳定了。我们的抛售,就像往大海里扔石头,连个水花都看不到。”
“A组制造的噪音,确实转移了视线,但也推高了我们买入其他货币的成本。”
风控主管的额头渗出汗珠。
“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行长,出来说一句话。”
“或者,美国财政部暗示一下他们会动用黄金储备稳定汇率。”
“我们就会在三十分钟内,爆仓。”
“五十二亿美金,连同这家银行,都会直接蒸发。”
大卫·陈看着那个红色的数字,眼睛都没眨一下。
他把报表还给风控主管。
“我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继续?”风控主管不能理解。
“因为老板要的,就不是水花。”大卫·陈转过身,看着交易室里忙碌的众人,“他要的是海啸。”
“海啸来临前,大海总是很平静。”
风控主管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他看着大卫·陈的背影,觉得这个以前在华尔街以冷静和精准著称的“债券之狼”,现在像个疯子。
一个赌上了一切的疯子。
办公室里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突然响了。
刺耳的铃声,让整个交易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一百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大卫·陈。
大卫·陈走过去,拿起电话。
“老板。”
“仓位情况。”
“全部部署完毕。”大卫·陈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五十亿本金,三十倍杠杆。空头头寸,主要集中在美元指数期货。多头头寸,分布在日元、马克、瑞士法郎的看涨期权,还有伦敦市场的实物黄金。”
“我们现在是市场上最大的隐形空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伦敦和纽约的反应。”
“他们都在追查那个‘中东王子’。”大卫·陈说,“巴克莱和摩根的人,派了好几组人去了日内瓦和迪拜,在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很好。”电话那头的声音说。
大卫·陈握着电话,整个交易室的人,都在等他这句话的下半句。
“下一步指令是什么?”大卫·陈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是时候了吗?是时候发动总攻,把这几百亿的资金全部砸进市场,掀起那场海啸了吗?
“等。”
电话那头,只传来一个字。
然后,电话被挂断了。
忙音响起。
大卫·陈拿着听筒,站了几秒。
他转过身,对上了一百多双充满疑问和期待的眼睛。
他把电话放回原位。
“继续维持现有仓位。”
他环视整个交易室。
“A组,继续演戏。B组,监控市场,不要有任何异动。”
“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交易室里,压抑的沉默之后,重新响起了电话声。
只是所有人的动作,都透着一股茫然。
大卫·陈走回窗边,看着苏黎世湖。
湖面平静,像一块蓝色的玻璃。
他也不明白。
网已经撒开,猎物也已经被麻痹,为什么还不收网?
老板在等什么?
……
香港,和记大厦顶层。
陈山放下电话。
梁文辉一直站在旁边,他听到了电话里的所有内容。
“山哥,苏黎世那边……一切都准备好了?”梁文辉的声音有些干。
一想到有一个数百亿美金的金融炸弹,正安静地躺在瑞士,他的心脏就忍不住加速跳动。
“嗯。”陈山应了一声。
他走到办公桌旁,拿起那本厚厚的台历,翻动着。
“为什么要等?”梁文辉跟过去,“夜长梦多。美国人不是傻子,时间拖得越久,他们发现的风险就越大。”
“现在收网,太早了。”陈山的手指停在四月的那一页上,没有翻过去。
“我们现在砸进去,最多让美元的汇率掉几个点。美国财政部只要抛售黄金,就能把价格拉回来。”
他抬头看着梁文辉。
“我们是狼,不是螃蟹。”
“只用钳子去夹一下就跑,那是试探,不是捕猎。”
“那我们……”
“我们要等另一群狼先动手。”陈山说。
“另一群狼?”梁文辉不解。
“法国人。”陈山的手指在台历上轻轻敲击着,“戴高乐那个老家伙,一直看美国人不顺眼。他攒了几年的美元,就等着去敲尼克松的金库大门。”
“他会第一个站出来,要求美国人用黄金兑付他手里的美元。”
“他会是第一个,在这艘叫‘布雷顿森林’的大船上,凿开一个洞的人。”
梁文辉的眼睛亮了。
他明白了。
陈山不仅在算计市场,还在算计国际政治。
“法国人动手,会引发市场的恐慌。其他国家为了自保,也会跟着抛售美元,抢购黄金。”
“到时候,就不是我们一家在做空美元,是全世界都在做空美元。”
“对。”陈山点头。
“我们不需要掀起海啸。”
“我们只需要在海啸的最高点,把我们的船,推上去。”
他拿起那支红色的钢笔,翻过四月的那一页。
台历翻到了五月。
他的笔尖,在五月的一片空白处,停了下来。
梁文辉看着陈山的动作。
“山哥,那法国人什么时候会动手?”
“快了。”
陈山手里的红色钢笔,在台历上用力画下了一个圈。
圈住了五月的一个日期。
“告诉大卫·陈。”
“就等这个日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