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解码芯片,攻克八位单片机

    由于摩托罗拉原装货价格奇高,而*43厂在上海有一定的人脉关系,这些仿制品价廉物美,服务态度周到。

    因而,刘丰他们成功打开了上海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之后,还在继续扩大。

    下一步听说还要进军广州等南方城市。

    目前BP机的掌控权,在政府的邮电系统手里。

    据电子工业部里传闻,国务院下一步将全面开放寻呼台准入限制。

    即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无线通信市场。

    姜汝祥和刘丰他们,都敏感到这块肥肉,数年发展下去,这将是一个千亿级大市场。

    目前只是数字传呼机,将来还会扩展到中文传呼机,无线电话等。

    思路一打开,要做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这天,李雪峰正在工作室的电脑上,用Protel绘制一个电路图,唐建强进来了。

    “雪峰,刘副总说一会过来。”

    李雪峰笑眯眯说道:

    “刘副总说来我这里?他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估计嫌我这个庙太小了吧。”

    “谁说你这里的庙太小?”

    门外响起刘丰的声音,“庙的大小不是看空间,而是看庙的实力、有否干货。”

    “反正啊,我可从来就没这么说过。”

    唐建强本来脸都开始红了,闻言拍了李雪峰一巴掌,怼道:

    “就你小子喜欢胡说八道。”

    刘丰笑眯眯进来,三个人坐下来开始商讨事务。

    “雪峰,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刘丰坐在长椅子上,翘起个二郎腿,望着李雪峰开门见山。

    他跟王辰沟通之后,答应了李雪峰的一系列请求,也请岳父姜汝祥以*43厂名义放行。

    李雪峰没有三头六臂。

    倘若工厂事务与读书、研发在时间分配上产生冲突时,他很有可能会牺牲工厂这边。

    傻瓜都能想明白:

    顶着国内为数不多的半导体博士名头,加上满身的技术细胞,伸手不凡。

    意味着鸡窝将会飞出去金凤凰。

    等他五年之后毕业,绝对不是*43厂甚至083基地,所能绑定的了啰。

    到时候,许多半导体外资企业,几十上百万高薪挖他,他还会在乎这里每月一百五六十块的工资吗?

    什么师兄弟情谊,知遇之恩等等,在堆积如山的金钱面前,都算个屁。

    李雪峰此时的心思可没刘丰复杂。

    平心而论,他一直想着的是*43厂利益,大师兄刘丰的知遇之恩。

    他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李雪峰转过身,手肘在椅子靠背上笑道:

    “大师兄,我能有什么想法,这些天除了准备研究生统考,就是琢磨产品研发。”

    “产品研发?具体点。”

    刘丰闻言穷追不舍。

    “我觉得*43厂当前要集中技术力量,攻克两个产品方面的生产技术难题。”

    “一个是传呼机的解码芯片,拆解摩托罗拉,仿制出我们自己的解码芯片,争取有所创新,申请专利保护。”

    “第二个就是单片机开发,这是国际领先技术,王辰教授的课题组正在研发视频系统的软件开发,我们则需要自创全新架构。”

    李雪峰说到这里,刘丰和唐工都为之一振,惊呼道:

    “全新架构?难道要从八位机开始。”

    李雪峰坚毅地点了点头。

    唐建强看着这个曾经的入门徒弟,是一脸坚毅,便捏着自己下巴,思索良久后慢慢点头道:

    “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在七六年之前,主要对部队和国防科研单位进行过应用和测试。”

    “七六年到现在,单片机开始向电力,邮电通讯,自动化设备,电气铁路等拓展,我们厂里像言工、叶总和我都曾参与过,有相当基础。”

    “单片机不像x86那样,已经形成垄断,也没有那么复杂,确实可以尝试。”

    “不过,光靠我们车间几个可不行,要搞的话,只能全厂成立联合课题组。”

    “联合课题组没问题,可以由叶总工任组长,你和言工还有雪峰为副组长,可最大主力就是你们俩,最主要的是单片机要求日新月异。”

    “现在国际新一代八位单片机才进入国内不久,市场还处于群雄纷争的年代,反正先模仿再创新。”

    刘丰接过唐建强话题说道:

    “*43厂也只能用这种臭不要脸的方式搞单片机,如果雪峰能联合中科大搞出自主产权的八位单片机,只要性能不掉链子,那国内市场起码是稳了。”

    “……”

    李雪峰叹了口气,沉声道:

    “八位单片机现在搞或许我们能占据先机,咱们理工男不像文科,没有接触到的前沿技术,就要追赶真的很难。”

    “我在半导体所的资料情报室里,看到国外文献报道,说现在日美等西方国家的CPU搞得如火如荼。”

    “我们国内却半点动静都没有,包括中科院半导体所等大拿…还扯上什么国际授权。”

    “没国际授权,难道我们凿它几下,复刻出来不行吗?”

    “???”

    见李雪峰一顿抱怨、搞江湖乱,刘丰连忙打断。

    “行了,咱们商议到此结束,有些事不能摆到桌面上大张旗鼓讲的。”

    “下一步我简单分工:唐工负责筹建单片机科研小组,雪峰负责寻呼机解码芯片。”

    “中科大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是什么时间?”

    “下个月底吧。”李雪峰回答。

    “好,你中科大的研究生考试一结果,你就准备先去上海,与吴咏梅会合。”

    “之后,我们三人随部里代表团一起到日本,考察索尼公司的IC封测生产线。”

    “目前,扩大产能首当其冲,这可是我们厂的经济来源,不能光有家国情怀,先得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

    刘丰给唐建强和李雪峰安排了一系列任务。

    “那刘副总,这条生产封测线购买之后,是放在这里,还是新的合资公司。”

    李雪峰很希望在省城的合资公司,能早日运行。

    “唉,说起来是一肚子火。”

    刘丰叹道:

    “部里和基地的红头文件都下来了,可合资企业却迟迟落实不下去。”

    “各方争权夺利吵翻了天,谁有时间和精力去跟这些老古董们扯皮拉筋。”

    “还有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合资企业的资金问题。”

    李雪峰和唐建强看刘丰的神色,都树起了耳朵。(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不错,请把《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