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拜访叶总工,意外收获

    叶总工让李雪峰在沙发坐下,又从办公室秘书手上接过茶杯,亲自送到他面前。

    态度十分殷切。

    “也没什么事,主要是一直没来拜访过您老,这次刚从上海回来,就顺道过来。”

    李雪峰摆了摆手,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笑盈盈说道。

    可他一抬眸,瞧见叶总工直勾勾盯着他的那副坚定神色,立马认怂,便沉声道:

    “当然,晚辈顺便想请教叶前辈一些事的。”

    “听说前些年您在单片机应用的探索中,有不少心得,不知晚辈能否学习一下?”

    在李雪峰的认知中,苏联七十年代在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方面,并不逊色于日美。

    刚才听唐建强提到叶总工,估计这位前辈一定积累了不少经验,前来讨教是他的第二个目的。

    “雪峰啊,我想查询这些方面的日美英文资料,有空你帮我找一找,顺便帮着翻译一下。”

    叶总工既没否则也没承认,反倒是向李雪峰提出了额外要求。

    他这是在宣告总工程师,单片机研发小组组长的权威吗?

    李雪峰十分狐疑。

    叶总工递过来的一份清单,上面大都是苏联七十年代成熟工艺技术的名录。

    大学时期,李雪峰在物理系情报资料室外文书架上接触过,还自己翻译过。

    “叶总工,*43厂情报资料室里应该没有这方面书籍,我大学国外专业期刊有过介绍,我寝室里有一些原始翻译稿。”

    “根据我看到过的资料,这种单片工艺、技术性能稳定,日美科技企业已有成熟设备投放市场。”

    叶总工听罢点头道:

    “你方便的话,找个时间拿翻译稿过来给我看看,我们可以把现代日美工艺,叠加在苏联技术框架上面,进行改进甚至突破,这就是我们现阶段的研发攻关。”

    “我们这帮老家伙只懂俄文,有单片机理论基础和经验,只是与当前日美欧的单片机技术有点脱节,加上英文又不行,所以,有些困惑。”

    “刘丰把你加盟进来,刚好能取长补短,我十分支持。”

    这些话说得非常中肯。

    科技工作者不是文人墨客,遮遮掩掩的过分谦虚反而会误大事。

    李雪峰十分欣赏这么科学态度,便回复道:

    “叶总工您说的是,我一会回去把那些翻译稿子,从新整理一下,明天最迟后天,我再送到给您。”

    “哎哟不急不急,有大框架在就行,我知道你刚到厂里,封2车间里一定有许多事,等着你处理呢。”

    叶总工看着李雪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过又立马摇头,改了主意。

    “你把翻译稿拿来交给我办公室秘书吧,或者你派其它人送来给我也行。”

    “这个时候啊你还是别来我办公室凑热闹,你还年轻,有些事你担不起,还是避避嫌。”

    李雪峰应了个好,心里却很纳闷。

    这个叶总工避嫌,具体指的是什么?

    难道说的是曹可凡与姜汝祥之间的明争暗斗?

    唉,叶总工就是胆子小,当起了墙头草不说,他还哪头都不敢得罪,每时每刻都是谨小慎微。

    实在是活得太累,严重影响能力发挥。

    李雪峰入厂已满一年,实际跟叶总工面对面接触,还是第一次。

    对于厂总工办,他平常都是听命于刘丰。

    刘丰虽然只是副总工程师,但由于岳父姜汝祥主政,加上叶总工又一再退让,他实际逐渐掌控整个总工办。

    叶总工第一次接触李雪峰,也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没有什么花言巧语。

    他不由得仔细打量。

    想当初,这个年轻人的档案他仔细看过,既欣赏又担心。

    欣赏的是他半导体与电子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

    担心的是他政治表现与觉悟。

    一个连集体政治活动都不愿参加,胆儿贼大,说明他的政治嗅觉太差。

    走个过场,说几句违心的话都不会吗?

    不过,当初被姜汝祥欣赏了去,他无奈只有拱手送上。

    如今看来,姜汝祥育人手法还是正确的,尤其刘丰以大师兄姿态强势拉拢,看来成效很不错。

    不像那个全国重点大学毕业,还是个预备党员的萧和川,几乎一年下来,一事无成,却学会了当一只哈巴狗。

    听唐建强和言成功等人说,有关封二车间的所有技术问题,现在都听李雪峰的。

    听口吻,这两人不是谦虚有礼,而是真的甘拜下风。

    这样实干的小伙子,叶总工打心底里喜欢。

    “听说你十分重视单片机实际应用的技术档案?”

    “是的。”

    李雪峰沉声道:

    “我在出差之前,就开始收集,但这些技术档案存在有问题,封1车间老设备里的存储器,由于没有存储记忆,就无法复原测绘。”

    “那些主要图纸基本齐全,但听说一些小改造地方却没记录,得有空再逐一排查补充。”

    “现在唯一遗憾是人手不够,再加我运行经验不足,否则,我想把原有数据和路线图重新整理,会对单片机应用有推进作用。”

    叶总工听了极为感慨,“都说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可我们*43厂这一年时光…唉!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脚踏实地的拼命干劲哦。”

    “那里哦,叶总工过誉了,我只是一个晚辈,今后还请叶前辈多多指教才是。”

    李雪峰谦虚一笑,对叶总工的话不以为然。

    他对封2车间越熟悉,就越觉得厂里面工作流程不科学,甚至于设置很荒唐。

    文件送达等沿用十几年的前格式,岗位职责不明确,责任如何落实?

    责任不明,奖惩就无法落实,大家吃着大碗饭,这不是无根之木吗?

    现在厂里是累的累死,闲得闲死,许多人还专门盯着干事的人,每天吹毛求疵,阴阳怪气。

    但他现在,当然不会这么说。

    李雪峰知道自己对*43厂,乃至083系统了解十分有限,谁知道叶总工等老一辈,手中真的掌握一手技术资料?

    或许,他们暗中私自藏着掖着,只是没愿拿出来给人使用而已。

    叶总工把责任推给厂里内斗,似乎理由不充分。

    在李雪峰看来,只要自己肯干敢干,无论是厂长还是书记,大方向工作总体思路是没有问题。

    谁脑子进水,敢跟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唱反调?

    话说叶总工对李雪峰的一些建设和困惑,自己想了好一会儿,估计经历天人大战,这才颤巍巍说道:

    “雪峰啊,封一车间国所有的设备改造,包括四位和六位单片机开发应用等,我手里都有记录。”

    “下午我的工作笔记,让秘书给你送到工作室去,供你参考。”

    “太好了,谢谢叶前辈。”

    李雪峰一听,兴奋得眼睛里都放出光芒来。

    这是一份重礼,意外收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不错,请把《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