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书铺答应出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三天过去了。

    这三天林清的二叔爷爷他们,倒是没有再生什么幺蛾子了,倒是林清写话本的事传了出去。

    这传出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没办法,村人们总会相问那天的情况。

    而要是缄口不说,恐怕村人还以为林清和那县丞也没多大的关系,毕竟有关系了咋还不说呢?

    ——人人都是总会以小人之心揣测旁人。

    林姜氏就是受不了这个气,于是就将实情说出来了。

    村人们一听没想到,林清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竟然能写话本,而且字还写的相当好,竟是能引得县里的大官来过来主动要找林清拜师了!

    这一下,本来村人们对林清的事有所疑惑,但经林姜氏这么一说,立时就轰动了全村了。

    那个在村西头办了个私塾的,身份是童生的郭老头,起初有人来问他上半年林清在你这里学习,是不是学习相当好?

    郭老头也还记得林清,就皱眉说道:“他的确很用功,那没有你说的相当好吧?”

    但是村人们就笑话他:“你就吹吧,现在谁不知道林清都能写话本了,而且写的字好看,都被县里的县丞大人过来,要拜林清为师呢!”

    而听村人们这么一说,郭老头忽然福至心开,说道:“你说县丞大人要拜林清为师?这怎么可能?你再说详细点?”

    于是村人就把知道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郭老头听完,眼中异彩连连,马上说道:“对,你说的没错,林清的确是在我这私塾里学的很好,”

    但他话音一转,就给自己打广告了:“但俗话说学生学得好,那也是师傅教得好,你看看我就教了半年,就有这样的水准,虽说也是和学生自己个用功分不开关系,但另外也是说明师傅不赖!”

    他就这么地给自己打起广告来了,至于林清是不是真的在他这里学的那些能耐本事,他才不关心呢,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多收几个学生,多拿几份束脩要紧。

    今天林阿大专门请了一天假,陪儿子去府城墨香书铺问儿子的话本能不能出书。

    经过三天前县丞大人都过来的事,林阿大包括姜林氏,他们是再也不可能不重视了儿子写话本了。

    所以今天林阿大专门请了一天工的假,林阿大和姜林氏也都商量好了,即使,就是说假如儿子的话本真的出不了书,二人决定今天在村子里借钱,也要将儿子进私塾念书的事办成。

    因为,在他们看来,儿子真正的是有读书这个天分了的!

    一家三口,把房门锁好和院门锁好,便都向着村口走去,而后便走在大路朝着府城北城门而去。

    走了一会,便过了城门,又走稍许,便来到了墨香书铺子的大门口。

    进到墨香书铺,找到了掌柜的,那掌柜的一看是林清,当即就笑呵呵地说道:“林小公子来啦?”

    林清说道:“掌柜的,不知我那话本贵书铺能够出书吗?”

    掌柜的闻言笑容更盛,爽朗说道:“当然了,林小公子你的话本书稿写的的确是好,是完全不同的新颖故事,与时下流行的那些言情的、艳情的,相比,是另辟别径,开创了一大门类啊!”

    听掌柜的这么说,林家一家三口都很高兴,林阿大和林姜氏的心也都放在肚子里了。

    林清这时候便说道:“那稿酬怎么说?”

    掌柜的这时便沉吟着说道:“按道理,你这是新人新话本,按照行价也就三五十两银子,五十两就是最多的了,不过嘛——”

    他话风一转,又看向林清,笑吟吟说道:“你的书稿可是被县丞大人都高度赞赏的,而且嘛,我也的确看好林小公子你的书稿的行情,这样吧,八十两银子买断这第一册的《凡人修仙传》的话本,等到这一册看它的销售情况,届时小公子的第二册写成,我再重新为小公子估价,你看,这样可好?”

    林清想了想,觉得八十两就八十两吧,总之八十两在他看来,现在也是巨款了,再者说,他也的确不知道这出书的行情是什么,人家都说了最高给八十两了,自己也只能收着了。

    关于他前世那一套“千字给多少元”的计稿酬方式,他也知道,在这一世恐怕也是行不通!

    另外,这掌柜的既然提到了陈县丞,他总不会在县丞都看好的话本上,占着自己太多的便宜吧。

    所以就这么略微一想,林清就决定下来,旋说道:“好,八十两就八十两吧。”

    在一旁的林阿大和林姜氏,这时都被震惊的麻木了,天老爷啊,一篇话本,竟然就卖了八十两这样的巨款!!

    当即那掌柜的便使人去柜台取银子,共取来了四锭银子,一锭足银五十两,另外三锭都是十两的。

    林姜氏伸手接过银两,并且拿牙个个都咬了咬,然后对林阿大说道:“是真的!”随后便和林阿大喜形于色,林清看着,只觉得心酸,没办法,他们现在都是小人物,对于八十两银子,那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巨款的!

    那掌柜的就这么看着,但是他并没有露出什么看不起的神色来。

    林姜氏拿了个包裹将银子都包好了,然后抱在怀里。

    和掌柜的告辞后,他们出了书铺大门,林清便对父母说要去找陈县丞,并说了陈县丞给他推荐的那所私塾,其中塾师是一名秀才,而且这个私塾在府城还很有名,出了不少考中童生、秀才的。

    林阿大和姜林氏这么一听,也都很高兴儿子能上好的私塾,便说道:“那好,咱们去找陈县丞。”

    林清则想起,这三天来陈县丞倒是没来下水村找自己了,应该是也在用心研究那书法,或者也加上公务比较繁多吧?

    林清他们一家三口在路上询问了县衙在哪里,经路人指路,他们走了大概不到半炷香时间,便来到了县衙门口。

    县衙门口有衙差守卫,林清看到这情形,心说,那陈县丞还说他在县衙后衙西院,让自己找他就去后衙西院,可是自己现在连县衙都进不去啊?

    这时不由一阵苦笑,但林清他们还是问了守卫的衙差,只说是陈县丞的朋友来寻他。

    这时其中一个衙差看了看林清,便说道:“你叫‘林清’吗?”

    林清诧异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便道:“我就是。”

    那衙差忙说道:“县丞大人有给班头吩咐过,叫‘林清’的朋友过来,让我们直接带你进去。”

    林清一听原来如此,心想,估计陈大哥也跟他们说了自己是一个九岁小孩子模样,所以那衙差才看自己一眼就认出自己。(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科举:农家子的崛起之路不错,请把《科举:农家子的崛起之路》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科举:农家子的崛起之路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