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十七年的一场大雨落下。
“杀杀杀!!”
桃花镇的喊杀声震天,血水混着泥浆在街道上肆意流淌,残破的屋檐下,一双双惊恐的眼睛透过雨幕。
棺材铺的屋子里。
一个少年郎听着外面的喊杀声懵了,躲在自家棺材铺里,双手紧紧捂住耳朵。
突然间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一个人影出现在少年身后,脚步无声。
少年心里有些疙瘩,察觉到身后有东西,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啊——啊”
少年猛地转身,看到一张惨白的脸,惊声尖叫,脚下一滑昏倒在地。
“叫什么叫,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儿子。”
一个老汉走了出来,将昏倒的徐长生抬到后院。
后院挖了一个大坑,里面放着一个棕色棺材。
老汉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缓缓合上棺盖,低声喃喃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将土填了进去并未踩实,老汉静静走回棺材铺的前院。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老汉抬头只见一队士兵手持火把,领头的中年人面色冷峻,目光如刀扫过每一处角落。
中年人冷冷一笑,指向棺材铺:“一个不留!”
少年徐长生二十岁。
十年前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一开始还有些懵,后来在这桃花镇生活了十年,也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自己的父亲木匠在这桃花镇开了一个棺材铺,日子虽清苦,却也安稳。
徐长生也没什么特别想法,安心地学习老爹的手艺,长大后继承老爹的棺材铺。
自己穿越过来被系统告知自己得了一个怪病,不可医治。
……
老爹为了让我活下去,将我丢进棺材埋入地里,躲避了这次战乱。
二十年后战乱结束自己从棺材里爬了出来,也逐渐明白了自己得了什么怪病,估计就是长生吧。
随后自己发现整个桃花镇已经重建了,改名为平安镇。
镇上人皆不识我,只道是新来的异乡客。
自己想了想准备去找自己儿时的伙伴,徐长生走到一处院门前看见一棵桃花树。
徐长生愣了愣,这是自己和李白一起种下的。
那时自己家开棺材铺,他家吹唢呐,镇上人都不愿意和他俩玩。
都说和他们俩玩了之后,晚上就会被鬼怪缠身,夜夜不能寐。
倒也是滑稽一说,所以他俩结拜为兄弟。
徐长生轻抚树干,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走到门前,敲了敲问道,“李白在吗?”
闻言,一个可爱的女娃娃从门后探出头来,眨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他:“大哥哥你找谁?”
徐长生见状有些发蒙,“这个院子不是李白的家嘛?”
“我不认识李白,大哥哥你应该找错地方了。”
听到小女娃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二十年前战乱席卷,李白只是一个普通少年,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了吧!
徐长生有些心酸,却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转身要走,这时一个声音传来:“瑶瑶,你在跟谁说话。”
“娘亲,一个陌生哥哥。”
一位女子走了过来,那女子容颜秀丽,气质温婉,只是眉宇间带着几分愁绪。
徐长生看着她问道:“姑娘你好,请问李白的家在这里吗?”
女子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轻声答道:“李白?他是我丈夫怎么你找他?”
“是的,他在家嘛?”
“不在,有一家老人走了,他去帮忙去了。”
“哦哦。”
徐长生心中一动,追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女子沉吟片刻,轻声道:“大概傍晚时分吧,要不你先进来坐坐?”
徐长生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跟随女子走进院内。
女子倒是有些奇怪,毕竟自己丈夫已经改名了,名叫李平,为何还有人找他旧名?
“哥哥,过来我们一起玩泥巴,来玩过家家。”
小女娃倒是不认生,跑到徐长生的面前,拉着他的手,天真无邪地笑着。
徐长生蹲下身,温和地摸了摸她的头,“好。”
没多久,一道汉子推了推门走了进来,汗水浸湿了衣衫,正是李平。
李平看到自家娃娃在跟一个少年玩泥巴,愣了一下。
少年转过身来拿了一朵小花放到小女娃身前,李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有些颤抖的说道。
“长生,是你吗?”
徐长生一怔,只见一个中年汉子站在门内与他对视。
面容沧桑却依稀可见当年的轮廓,眼中闪烁难以置信。
多了一些皱纹,多了一些白发。
上来一把握住徐长生的手,“好小子,我就知道你没死。”
徐长生望着眼前的中年汉子,两个大男子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真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爹爹,不可以欺负大哥哥,大哥哥是好人他陪我玩。”
“嗯,爹爹不会欺负他的,他是爹爹的好朋友呀。”
李平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看见小女娃替徐长生抹眼泪后,才发现自己的小棉袄漏风了。
坐在饭桌上,二人聊了许多。
原来李白的父亲在战乱中死去,李白那会跟着母亲回娘家探亲。
才得以幸存,后改名李平。
等大灵仙国的援军来到桃花镇,早就成了一片废墟,援军将外敌打走,李白改了名字,在这个新的镇子生活了下去。
他没有什么野心,只求平淡度日。
李白学会了老爹的唢呐,在这个镇子上吹吹打打,日子虽清苦,却也算安稳。
所幸在这里遇到了自己喜爱的姑娘,二人在这里成了婚,生了孩子,安了家。
后来逃走的人听说桃花镇已经安全了,又回到这里重建家园。
两个人聊着聊着嘴唇颤颤巍巍,这时还好有眼泪落了下来代替了他们的交谈。
落叶归根总归是人们心中不变的执念,可能年少之时的旅途不会是故乡的归途,而是心中那片未曾踏足的远方。
人生的最后一站总归想要回到生我养我的故土安息,这里有年少时的记忆,有熟悉的人和事。
尽管时光荏苒,故乡早已物是人非,可能年少的痕迹早就被抹去,可是记忆依旧鲜活,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仿佛昨日重现。
他乡有再多的灯火酒绿不如故土的一盏煤油灯,一个小火炉,几句乡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