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臣觉得,不应当册封二皇子为太子。”
万岁殿内,赵普对着赵匡胤拱手说道,极为认真。
这话,可谓是石破天惊。
也和赵匡胤喊赵普前来,向他询问这事情的本意完全相反。
但赵匡胤却并没有什么神情变化,保持着姿势不动,目光平静的看着赵普,等着他的下文。
“二皇子殿下,虽是官家如今最年长的儿子,且已成年。
但他身上还没有爵位,此时直接封为太子,着实是有些拔的太高了。
和官家之前所想,让二皇子稳扎稳打的想法差的太远。
所以,臣觉得应当先册封二皇子为王。
“封什么王?”
“既为官家如今最大的儿子,自当封秦王。”
听了赵普的话,赵匡胤那没有表情的黑脸上,露出笑容来。
“则平所言甚是,正合我意,我也觉得先封为秦王最好不过。”
他就知道,赵普不会让自己失望。
赵普了解他,他又如何不了解赵普呢?
秦王,可不是一般的王。
尤其是宋朝可以说,是结束了唐末以来的乱世,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朝代。
对他们而言,最具有参考意义的,除了后周之外,便是大唐。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太宗文皇帝秦王的封号,那是人尽皆知。
且在兄弟里也是行二,那么给赵德昭封为秦王,这里面的意义不言自明。
“秦王册封大典,就交给则平你来办吧。
要将之给办好,这是我的儿子、我大宋的秦王,典礼要隆重,不能失了身份。”
赵普躬身领命,嘴角一抹笑容一闪而逝。
这件事,便是官家不出声交代,他也会拼尽全力将之给做好,不出什么差错。
绝对要超过赵光义,被册封为晋王时的规模。
这等能让赵光义吃瘪的事儿,他自然是乐意做的。
刚回京就摊上这么一个好差事,他又怎能不尽心竭力?
而这事儿,看起来是官家要册封二皇子为秦王,可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
这后面的意义大了去了。
这表明了官家在皇储之事上彻底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亲儿子,而不是赵光义。
让自己来操持这事,既是给自己这个再度拜相之人一个树立威望,让人知自己受官家宠信的机会。
同时,也明确的告诉了自己,对赵光义可以打擂台,不用有太多的顾虑。
这对于在河阳时,无数次在心里忧虑过,自己会不会被赵光义派人暗杀。
或者万一官家今后把皇位真给了赵光义,让赵光义当了皇帝,自己作为其头号大敌,又如何能活命的赵普来说,又如何不让他欢喜?
这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同时,心里面也止不住的好奇,官家到底是经历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样的刺激,才能如此果断干脆。
连赵光义使出来的,这等能打在官家七寸上的招式都不好使了。
让以往在这事情上,一直犹豫不决,看起来想要比较温和的来处理的官家,变得如此之急迫。
从让二皇子赵德昭,奉旨出迎李煜,再到此时准备立秦王,竟然连一个月都不到!
莫非……莫非是……!
如此想着,心头突的一跳,一个想法出现在了他的心头。
莫非……这是官家身体出了毛病,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才会如此?!
越想,赵普就越觉得事情便是如此。
除了这个,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来解释官家这一反常态的举动了。
他有心想要问上两句,关切一下官家的龙体。
但话到了嘴边,又被他给咽了回去。
这种事情,官家既然没说,那他就不能问,牵扯太大了!
赵匡胤看似面无表情,实则留意着赵普的举动。
发现这些后,不由的暗自点点头。
看来把赵普罢相,在河阳那边好好的待了三年冷静冷静,还是有着不小效果的。
这若是放在三年前,赵普绝对会问出来。
如此才对,一个臣子就该有臣子的样子。
便是宰相也不能嚣张跋扈,不知进退。
“这事儿要快,腊月二十六那天,便要举行册封大典,正式册封日新为秦王。”
啊?
赵普吃了一惊,满是意外。
这么快,这么急的吗?
如今便已是腊月二十,册封二皇子为秦王的诏书,到现在都还没有正式颁布。
甚至于说,连这个消息都只是自己两人刚敲定的。
结果现在,官家却说二十六日便要正式册封。
那也就是说,自己只有短短五天的时间,来进行准备?
“我会下令,让各个衙门听你调度,全力支持你做这事。”
“臣定会将之办好,不出任何差错!”
赵普再度下拜,出声领命,态度坚决。
同时,心头也多出了一些沉重。
看来,官家的身体真的是出现了大问题。
不然,何至于如此急迫?
按这么个情况下去,只怕在把二皇子册封为秦王之后,用不了太长时间,便会册封秦王殿下为太子。
对于官家重病这事,他并不太想接受。
一方面他们君臣多年,经历了诸多的风风雨雨。
这么多年下来,若说全是君臣,没有半分私人之友谊,那也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方面,则是如今南方已平,虽还有吴越在,但这也是熟了的瓜,不取自落。
接下来,便要向北灭刘汉,收复幽云十六州了,这才是真正的硬仗。
自己和官家定下了,先南后北的策略,如今已完成了南面,该向北了。
若官家身体,在此时出现了大问题,撒手人寰。
官家这个开国皇帝不能坐镇,那想要一鼓作气,把北汉灭了,收复幽云,只怕没那么简单。
最坏的情况,便是终宋一朝,都没办法收回幽云。
念头升起后,赵普又暗自摇摇头,让自己不必太过于悲观。
事情应当不会如此。
官家已经出了两代将才,虎父无犬子,二皇子应当也不会太差。
再说,且看如今官家攒下的这么厚的家底儿,经过杯酒释兵权,以及官制的改变等。
便是官家去世了,兵马也很难再造反作乱。
兵马作乱的根基,已经被挖了。
二皇子年已二十五,转年就二十六,非是七岁天子。
未必就不能收复幽云,未必就会堕了秦王以及太宗皇帝的这个庙号。
追上唐太宗是不可能的,但最起码,也不会令宋太宗这个庙号蒙羞才对!
赵普离去了,只剩了一个人的万岁殿里,赵匡胤把玉斧横放在腿上,右手食指在斧柄上轻轻的叩着。
如今,自己无视了三弟的招式,继续出招,三弟又会做何反应?
会不会……准备杀了自己这个皇兄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