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偷儿

    钱继渊的伤渐渐好起来,他一人待在家里,两眼看着天花板发呆,越看心越烦,最终还是拨通了石小勇的手机。

    他们在电话里聊了片刻。

    钱继渊告诉他,鹿巢会的保安不想做了,看看还有没有新活没有。

    石小勇故作神秘地说:“活儿多的是,怕你不肯干。”

    “什么活儿?”

    “工地上的活儿。”

    “搬砖搬瓦?”

    “不用力气搬,用脑子搬。”

    “你说明白什么事嘛?”

    “继渊,应该你已经明白了。”

    石小勇一直没中断他的老本行,偷儿。

    他在偷笔记本电脑。

    如今人们不带钱包了,带的钱包里面也没多少钱,手机拿在手里,很难下手。而这世界到处都是笔记本电脑,是人是鬼都要背着那东西,仿佛那东西像劳力士手表一样可以证明人的身份和身价。那可是个好东西,一台就能卖上几千块钱。下手十分方便,即使被抓刑期也不长,上一次只判了半年很快就出来,石小勇是职业小偷,几乎没有断过这项营生。

    但一直缺一帮手,下手时最好还有一人不离左右,帮他观察四周,一有风吹草动立刻传递信号,逃跑中也可以加以接应,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被发现被抓获的危险。

    过去,石小勇没向钱继渊提这事情,知道他是大学生,心高气傲,不会入这一行。如今四处碰壁,见他唉声叹气的样子,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当然他们见面一说,钱继渊脸上表露出犯难的神情。

    “不让你直接动手,你帮我望风、照应、接应,做一个帮手。”

    “我没干过这个,怕干不来。”

    “好学,好学,一学就会。”

    显然钱继渊在犹豫,他从看守所出来,曾发誓这辈子无论如何再不进那个地方去了,但万事不由人,已经随波逐流了,人在急流中,就可能去向一个莫名的去处。

    在石小勇面前,他已经没了自己,有的是那滔滔向前的涌动,是裹挟吞没的力量,是晕头转向。

    石小勇说:“你呀,还是不要认死理,挣眼前能挣的吧。”

    你得承认,无论盗窃技术有多高,胆子有多大,在具体盗窃时面对的风险,可能出现的后果都会像沉重的石头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比如白天你去撬一户人家的门,可那一天,正好主人回家了,你闯进去让人逮了个正着。也有这样的情况,那户人家回来的是女主人,你一进门就呆了,立在门口和她眼对眼地看了半天,不知如何是好。可这时你发现,她也慌了,她比你慌,而你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是把脑袋提在手里的,她不是,她慌得脑子一片空白,彼涨此消,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人都是这样的,两个摩拳擦掌的人,总有一个会先败下阵来,何况一方弱不禁风,你发现这个女人已经败下阵后,便知道下面的事情该怎么办了,于是提高嗓门大吼一声:把钱交出来。当然她肯定会把钱交出来,但这么做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样做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偷窃变成抢劫了,抢劫判刑是很重的。

    他们约定只偷不抢,他们怕将把牢底坐穿。当然有时候具体情势的演变你是无法控制的,像刚才说的情况,如果你发现了女主人后调头就跑,反而可能让她醒悟过来,让她大胆起来,让她喊起来,她只要声嘶力竭的喊一声,你就凶多吉少了。

    在这个时候,通常选择提高嗓门,让她缴械投降,这是情势所逼,他们偷盗总有这个“情势”问题,有那个将你逼到死角后的选择问题,这是个十分痛苦的问题,是在偷盗中遇到的最痛苦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完全是凭感觉,你不可能有万全之策,只能完全凭感觉行事。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做对了,让他们逃脱了;另一种就是做错了,那就要张着大口来吞这个苦果。

    石小勇告诉他,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干这个,那时是在公共汽车上行窃。你应该承认干任何一行都有个技术问题,时间久了就会艺高胆大,而扒窃的行当更需要心灵手巧,生成魔术师一样的手眼,何况当时还有伙伴的配合。当时一个女孩一直和他演双簧,他们一男一女,默契到精骨肉彼此相连的地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眼角的一个扫视,彼此就能心领神会,对情况立即就有个准确的判断。应该说,汽车上那么多双眼睛,真正管事的眼睛并不多,完全可以找到在夹缝中做人的那种杂乱不堪的状态,他们相互挤拥彼此形成敌意,笔直的身体随时都像风中的芦苇一样齐刷刷或乱糟糟地摇曳,苦中找乐的人将心思用在抢占座位和摄取女色上,这也是偷窃一再得手的原因。两个偷儿穿行在公交车的人群中,相距一步之遥,当确定好了下手的对象,立即会有暗示,她就会接近目标(通常为男人),她与对方一直近到肌肤相亲的地步,一个少女的肌肤即使和那个贼字联系起来,同样充满了美丽、善良、温柔和亲密诱惑之感,谁会把一个少女肌肤当成毒蛇猛兽来提防呢,在肌肤相亲之间,你甚至会获得短暂的麻醉状态,在拥挤和劳顿的人生疲惫中,突然有了心意略醉的感觉,那是一种多好的感觉,可能只有几秒,其实只需一秒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就作为一种补偿式的回报吧,毕竟,等这家伙下车后,他可要有很长的时间的痛苦和后悔呢。你应该承认,人性的弱点是相同的,我们这个社会以及人群有着许多的弱点,如果你想通了这个道理,并能想象女偷儿皮肤的光洁润滑以及彼此心心相印的默契,就能明白一次次偷盗总能得手的原因。

    那女孩后来吸毒、贩毒被抓进去了。

    钱继渊一听,显然,无论怎样训练也达不到那女偷儿的身手。然而如今情势也不一样了。不用在公交车上偷东西了。这世道变的,公交车里成了最贫困的地方,将人们的腰包全部集中起来保不准不够吃顿饭钱。当然,财富在更大的空间里集中了,我们偷儿与这个世界需要另一种亲密接触,配手显然更加重要,需要在更大的空间里发现问题,找出破绽,你干过保安,只要干过这个行当的,至少眼神还是管用的。

    偷笔记本电脑首先要准备一个装笔记本的包,里面装一些杂志,使那包看上去沉甸甸的,自己还要西装革履,看样子就是够资格背这包的人。

    显然比起石小勇,钱继渊更像个IT背包人。

    他或拎或背着电脑,文质彬彬,像极了IT男。

    一切打点停当,他们一起来到火车站,在人群中找一个空座位坐下来,然后就要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像浮鱼游蛇一样的人群。

    背笔记本电脑的人很多,选择目标并不是问题,但一定要为身后找一条通畅的逃离路径,也就是说一旦被人发现,能够有最佳的逃生路径,这一点特别重要。当他们选好目标后,石小勇就让钱继渊离开,钱继渊可以远远地走到远处去,毕竟偌大的车站,需要几双眼睛才能里里外外地看个透彻。

    此时感觉十分重要,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感觉更加的真实。他们就像混合双打运动员,配合默契的程度自己有时也感到吃惊。

    通过手机发来的信息是“1”表示安全,是可以下手的信号,得到这个信号后,石小勇就要起身了,他慢慢的向着目标走去。

    目标通常是在打瞌睡,或者正低头看书的男人,或正在与女友聊天,这个目标最好是独自一人,又对这个世界缺乏警惕性的那种,最好是年轻一些,正在胡思乱想并盯着天花板发呆的那种。这样的人通常心不设防,不会对陌生的身影和脚步吃惊,石小勇会在他的身边坐下来,甚至是挨着他的身子坐下来,之后钱继渊关注的重点是石小勇的周围。

    钱继渊的眼睛一直在候车大厅里一行行地扫瞄,一旦出现某种危险,石小勇的手机会“嘀嘀”地叫起来。如果一切太平,石小勇会用调包的方式把笔记本调换过来,这个动作只需不到一秒的时间,而且自然的像窗外的一缕微风,然后站起身,以轻缓的脚步离开候车大厅,一个偷盗过程便宣告完成。

    当然他们不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偷,如果候车大厅里连续丢两三台电脑,就一定会引起车站和警方的注意,立即就会有便衣进驻,设伏守候,再次下手时,无论你有怎样的机敏,也一定会被逮个正着。

    每每在他们得手之后,不仅会为到手的财富欢乐,更有这种生死相担的欢感。

    每每得手,一起分赃之时,钱继渊不免苦笑。

    去车站偷窃仅仅是让钱继渊在这个特殊的地方练手,车站像一个巨大的公交车,在密闭的空间里,紧张的空气可能被压缩成一块硬实的像石头一样的饼干,生手第一次偷盗,整个过程像嚼一块吞咽不下的石头,这其实是心理问题,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训练加以克服。

    实际上石小勇突然重操旧业是发现了一个重大机会,他发现建筑工地上,工程技术人员都有笔记本电脑,且质量不低。

    实际上工地的工棚里闲放着不止一台电脑,工地里没有人觉得这是受人觊觎的财富,工地上比这值钱的东西多得是,杂乱地扔了一地。

    工地上人员庞杂,许多不同职责的公司同时进入,在别人眼中仿佛都是工友伙伴,实际上他们彼此陌生,互不认识,偷窃一定要大模大样,穿一身破旧的工作服,拎一电脑包,即使被人发现,也不用慌张。

    由于工地杂乱,人员进出方便,工棚通常不会上锁,所以极易得手,对于他们这样的职业小偷,简直手到擒来,不像车站是个封闭的空间,一旦事发,插翅难逃,在工地上即使被发现,也可以用上脚板上的功夫,撒丫子走人。

    当然为以防万一,依然需要配手,钱继渊那套保安服终于派用场了。

    钱继渊穿上保安服在工地附近转悠踩点,绘制详细的地形图,逃跑路径,四面八方的环境,四周的车站、地铁口都要标注,一点不比建大楼的工程技术人员那样费心费力,每个细节都要关注,都要考虑清楚。

    在钱继渊手里偷盗变成了技术活,他将它工程化、技术化,将它精密地进行分秒尺寸换算,以此将危险降到最低。

    而事实的确如此,他们屡屡得手,并且打一枪换个地方。

    偷盗显然已经引起警方的注意。

    石小勇知道,随处可见的监控会留下身影,于是作案时间更多改在夜晚,其实多数工地灯火通明,但只要稍作伪装,就可以骗过监控。并且借助夜色,人更容易逃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弥勒的指纹不错,请把《弥勒的指纹》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弥勒的指纹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