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获准回国

1949年6月18日清晨,波士顿总医院的走廊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樾从病床上微微睁开眼睛,透过睫毛的缝隙看到三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三个西装革履的FBI特工正向他的病房走来。

    "要开始了。"陈樾在心里默念,同时悄悄启动了系统的扫描功能。二十米半径内,所有人的表情、动作、甚至口袋里的小物件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意识中。约翰逊特工口袋里那把左轮手枪的型号、霍华德医生白大褂上残留的咖啡渍、莱恩女士手腕上那块精致的卡地亚手表——这些细节都被系统精准地记录下来。

    "陈先生,早上好。"领头的脑科专家霍华德医生俯下身,用手电筒照射他的瞳孔。陈樾立刻让瞳孔对光反射变得迟钝,嘴角还流出一丝口水。"看起来反应还是很迟钝啊。"医生叹了口气,在病历本上写下"瞳孔反射迟缓"几个字。

    约翰逊特工站在墙角,手里拿着厚厚的档案袋。陈樾扫描到那是他这两年来所有的"康复训练"记录——在图书馆发呆的照片、在工业区流口水的视频、还有那些故意答错的智力测试卷。档案袋里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若发现异常立即终止评估"。

    "根据我们的观察,"霍华德医生翻着病历本,眼镜片上反射着窗外的阳光,"患者在爆炸后出现严重的逆行性遗忘和认知功能障碍。这两年来的康复治疗收效甚微。"他的手指在"器质性脑损伤"这几个字下面划了一道横线。

    心理学家莱恩女士拿出一叠卡片,她的香水味在病房里弥漫开来:"陈先生,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吗?"她展示的是一张墨迹测试图。

    陈樾歪着头,故意把口水滴在病号服上:"像...像一只被压扁的青蛙..."他注意到莱恩女士在笔记本上写下"联想能力低下",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与两年前测试结果一致"。

    "让我们做个简单测试。"第三个专家威廉姆斯博士拿出一个木块拼图。陈樾装作很努力的样子,却故意把方块塞进错误的凹槽。他的手指颤抖着,眼睛茫然地眨动,活像个三岁孩子。当木块掉在地上时,他还发出"呜呜"的哭声。

    "运动协调能力严重受损。"专家们交换着眼神。威廉姆斯博士甚至摇了摇头,小声对霍华德医生说:"比上次测试退步了。"

    中午休息时,陈樾扫描到特工们在走廊尽头的谈话。汤姆特工正在吃一个汉堡,酱汁沾到了领带上。

    "你觉得他真傻了吗?"年轻的特工汤姆问道,嘴里还嚼着食物。

    约翰逊吐出一口烟圈,烟味混合着医院的消毒水味飘进病房:"两年了,要装不可能装这么久。你看他连系鞋带都不会。"他弹了弹烟灰,"上周我亲眼看见他把鞋带系成了死结,然后就开始哭闹。"

    下午的测试更加严格。他们给陈樾戴上了最新型号的测谎仪,冰冷的电极贴在他的太阳穴和手指上。技术员调整着仪器旋钮,表盘上的指针微微颤动。

    "你还记得物理楼爆炸那天的事吗?"约翰逊突然问道,眼睛紧盯着测谎仪的纸带。

    陈樾的心跳瞬间加速,但他立刻用系统调节了生理指标。"火...好大的火..."他结结巴巴地说,同时让测谎仪的曲线保持平稳。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揪着病号服的衣角,这个细节被莱恩女士敏锐地捕捉到了。

    "情绪波动在正常范围内。"操作仪器的技术员报告道,"没有说谎迹象。"

    第二天,他们带来了更专业的设备——一台崭新的脑电图仪,足有行李箱那么大。陈樾被要求躺下,护士在他头上涂满导电膏,冰凉的触感让他差点打了个哆嗦。十几个电极贴在他的头皮上,像一群小虫子。

    "我们会给你看一些图片,"霍华德医生调整着仪器,"告诉我们你的感受。"他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一盒薄荷糖。

    第一张是麻省理工的校园照片。陈樾让脑电波出现微弱的波动:"熟...熟悉..."他的声音拖得很长,像老式录音机卡带时的效果。

    第二张是物理实验室的器材。陈樾突然抱住头:"痛!头好痛!"同时让脑电图出现剧烈的癫痫样放电。纸带上划出尖锐的波形,技术员赶紧调整了灵敏度。

    "明显的创伤性反应。"霍华德医生记录道,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看到实验室设备会诱发癫痫样放电。"

    第三天的测试最为关键。他们带来了陈樾以前的同学玛丽安,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香。

    "陈,记得我们一起做的量子力学实验吗?"玛丽安红着眼睛问道,手指紧张地绞着手帕,"那天我们测量电子自旋..."

    陈樾茫然地摇头,却在心里感谢这位老同学的配合。他扫描到她口袋里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兔子大使馆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下周一有船从纽约出发。玛丽安的眼角有泪光闪烁,不知道是演技还是真情流露。

    最后的评估会议上,七位专家争论不休。会议室的咖啡机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陈樾通过通风管道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字。

    "他的症状太符合器质性脑损伤了。"霍华德医生坚持道,咖啡杯在他手中摇晃,"脑电图、临床症状、行为观察,所有证据都指向这一点。"

    "但有些反应太过刻意。"莱恩女士皱眉,她面前摊开着厚厚的笔记,"比如看到实验室照片时的反应,简直像是..."

    "像是教科书上的案例?"威廉姆斯博士插话道,"这正是器质性损伤的特点——症状典型。如果是装的,反而会有些不合常理的表现。"

    约翰逊翻着两年来的监控记录,纸张哗哗作响:"如果他是装的,不可能连睡觉时都保持这种状态。记得上个月他在睡梦中尿床的事吗?监控显示他完全是无意识的。"

    这句话让陈樾差点破功——那天他故意打翻水杯制造"尿床"假象,没想到成了最有力的证据。他听到约翰逊又补充道:"而且这两年他从未表现出任何可疑行为,连做梦说的胡话我们都分析过。"

    1949年6月21日下午3点17分,霍华德医生在评估报告上签下了名字:"建议遣返回国继续治疗"。七个签名整齐地排列在文件末尾,钢笔的刮擦声通过暖气管道传来。

    "恭喜你,陈先生。"约翰逊递过一份文件,他的皮鞋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你自由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如释重负,又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怀疑。陈樾扫描到他另一只手始终放在腰间——那里别着一把手枪。

    陈樾歪歪扭扭地签下名字,故意让墨水弄脏了纸张。当他抬起头时,约翰逊突然凑近,烟草和古龙水的气味扑面而来:"你知道吗?我们查到你爆炸前去过三楼的储藏室。"

    陈樾的心跳漏了一拍,但系统立刻稳住了他的生理指标。"火...好大的火..."他重复着之前的回答,眼神涣散。他的手指在桌下悄悄握紧,指甲陷入掌心。

    约翰逊盯着他看了足足十秒,最终叹了口气:"下周一的船票,有人会来接你。"他转身离开时,陈樾扫描到他口袋里有一张去纽约的火车票——看来这个老狐狸还是不死心。

    当所有人都离开后,陈樾躺在床上,扫描确认房间没有监听设备后,才允许自己露出一个真实的微笑。两年了,七百多个日夜的装疯卖傻,终于换来了这张回国的通行证。窗外的知更鸟在歌唱,仿佛也在庆祝他的胜利。

    窗外,六月的阳光洒在查尔斯河上,波光粼粼如同他知识库里那些闪烁的数据图标——麻省理工的全部藏书、美国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太平洋舰队的核心机密...这一切都将随着他回到祖国。系统显示知识库已存储了超过15TB的技术资料,足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陈樾轻轻抚摸着手腕上的伤疤,那是他这两年来唯一真实的印记。下周这个时候,他就能站在甲板上,看着美国的海岸线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后方。大使馆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新的身份、新的旅程、新的使命正在等待着他。

    夜深人静时,陈樾最后一次扫描了整个医院。在确认没有任何监视后,他从枕头下取出玛丽安偷偷塞给他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个纽约的地址和一句话:"祖国需要你"。他将纸条吞进肚子,这是最安全的销毁方式。明天,他将开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带着无数用"痴傻"换来的宝贵知识,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故乡。(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不错,请把《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