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建立炮兵学院

    1950年6月15日凌晨三点,兵工厂技术部的灯光依然亮如白昼。陈樾面前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图纸和手稿,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却还在奋笔疾书。

    "老陈,你这是一宿没睡啊?"赵厂长推门进来,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陈樾头也不抬:"快了快了,再给我两个小时。"他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正在绘制一套复杂的弹道计算图表。

    赵厂长好奇地凑近一看,发现桌上摊开的不仅有火炮设计图,还有《炮兵战术基础》《现代炮兵指挥学》等手写教材,甚至还有几个精巧的教学模型。

    "你这是要..."赵厂长突然明白了什么,"办学校?"

    "培训班。"陈樾终于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咱们造了这么多新式火炮,可前线会用的没几个啊!"

    他拿起一个自制的火炮仰角演示器,轻轻转动齿轮:"你看,同样的火炮,在不同仰角下射程能差一倍。可咱们的炮兵现在还在用'大拇指测距法'..."

    赵厂长拿起一本手写教材翻了翻,越看越心惊。里面不仅有详细的弹道计算表,还有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火力覆盖方案,甚至连气象对射击精度的影响都有专门章节。

    "这些...都是你写的?"

    陈樾笑而不答,又从柜子里搬出一个木箱:"这是教具,包括简易测距仪、风速计、弹道计算尺..."

    赵厂长拿起一个铜制的计算尺,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各种函数刻度,精巧得令人咋舌。

    "明天我就向上面打报告。"赵厂长郑重地说,"这事太重要了!"

    6月16日上午,这份特殊的报告就摆在了军区首长的办公桌上。不到两小时,三辆吉普车就风驰电掣地开进了兵工厂。

    "陈樾同志,这些教材都是你编写的?"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首长仔细翻看着《现代炮兵战术》。

    陈樾点点头:"主要是整理总结,有些参考了国外的先进经验。"

    "这可不是简单整理啊。"首长指着书中的火力覆盖计算公式,"这套算法,毛熊的炮兵学院都未必有!"

    会议室里,陈樾详细阐述了他的构想:不仅要教授火炮操作,更要培养懂得现代炮兵战术的指挥人才。他特别强调要建立"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还建议开设专门的观测兵、计算兵等专业课程。

    "陈樾同志,"首长突然问道,"你愿意担任这个学校的校长吗?"

    陈樾却摇了摇头:"我是个工程师,更适合在兵工厂搞研发。教学的事,应该交给更专业的人。"

    见首长面露失望,陈樾赶紧补充:"但我可以负责前期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还会定期去讲课。"

    6月17日,一场关于筹建炮兵学院的特别会议在军区召开。陈樾带着两大箱教材和教具参会,现场演示了如何用简易工具进行弹道计算,让在场的将领们大开眼界。

    "用这个计算尺,普通战士也能在30秒内完成过去需要数学专家才能算的弹道问题!"一位老炮兵激动地说。

    会议决定立即筹建北方炮兵学院,并采纳了陈樾提出的"三三制"教学方案:三分之一时间学理论,三分之一时间实弹训练,三分之一时间战术演练。

    6月18日,筹建工作全面展开。陈樾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完善教材,又要指导制作教具,还要面试抽调来的教员。

    "这个抛物线演示器不对。"陈樾在木工车间指着一个教学模型说,"实际弹道受空气阻力影响,末端会更陡峭。"他拿起铅笔,直接在木板上画出修正曲线。

    最困难的是选拔理论教员。当时全国懂高等数学的人凤毛麟角,陈樾不得不降低标准:"不会微积分没关系,但至少要精通三角函数!"

    有个从北大数学系抽调来的年轻助教壮着胆子问:"陈总工,炮兵真的需要这么多数学知识吗?"

    陈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他来到试验场。在一门107火箭炮前,陈樾给出一个射击任务:"目标距离6500米,风速8米/秒,东南方向,海拔高差120米,计算射击诸元。"

    年轻助教算了二十分钟还没结果,陈樾却用自制计算尺三分钟就得出了答案。实弹射击后,炮弹果然准确命中目标。

    "明白了吗?"陈樾拍拍目瞪口呆的年轻人,"战场上没有时间让你慢慢推导公式。我们要教的,是怎么把复杂的数学变成战士手中的'杀敌本领'!"

    6月20日,第一批300名学员报到。他们大多是各部队选拔的炮兵骨干,有些甚至是文盲。陈樾见状,立即调整教学方案。

    "文化课从认刻度盘开始!"他连夜编写了《炮兵识字课本》,用火炮零件当教具,"这是方向机,这是高低机...先认字,再学用!"

    实弹训练场上,陈樾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他用石灰在地上画出巨大的计算表格,让战士们用脚步"丈量"射程:"一步代表100米,走63步就是6300米射程需要的装药量!"

    这种"土法教学"效果出奇地好。老炮兵们很快就掌握了新式火炮的操作要领,甚至能进行简单的弹道计算。

    6月22日,一个意外惊喜降临——毛熊军事顾问团来访。当他们看到简陋但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时,起初不以为然。但当陈樾演示用自制的"土法弹道计算机"快速解算射击诸元时,顾问团团长惊讶得眼镜都滑到了鼻尖上。

    "这...这不符合规范!"毛熊专家看着那个用算盘和函数表组装起来的奇怪装置。

    陈樾笑着反问:"那在前线没有精密计算器时,您的炮兵怎么作战?"

    毛熊团长哑口无言,临走时偷偷要了一套教材带回去研究。

    6月23日,教学进入高潮阶段。陈樾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炮兵对抗赛":红蓝双方各指挥一个炮兵连,用空包弹和激光模拟器进行实兵对抗。

    "报告!蓝军炮兵阵地已锁定!"观测兵用陈樾改进的测距仪快速报出坐标。

    红军的计算兵立刻用计算尺求解,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火力诸元计算。随着模拟炮击开始,导演部判定蓝军阵地被准确覆盖。

    "好!"观战的军区首长拍案叫绝,"这才是现代炮兵!"

    6月25日,北方炮兵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在简朴而隆重的开学典礼上,陈樾却缺席了——他正在试验场指导学员们进行107火箭炮的齐射训练。

    "记住!火箭炮不是打固定靶的!"陈樾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大声讲解,"要打时间差,第一轮射击后立即转移阵地!"

    当十二门火箭炮同时怒吼时,整个山谷都在颤抖。新学员们被这壮观的场景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而陈樾的眼中却闪着思索的光芒——他知道,这些战士很快就要在真正的战场上检验所学了。

    典礼结束后,新任院长——一位从延边抗大调来的老教育工作者找到陈樾:"陈总工,这些教材和教具..."

    "都留给学院。"陈樾拍拍装满手稿的木箱,"我还会继续编写更深入的课程。"

    老院长突然郑重地向陈樾敬了个军礼:"我替未来的炮兵战士们谢谢你!"

    陈樾连忙回礼,却说道:"该说谢谢的是我。看到这些年轻人学得这么快,我就知道...咱们的炮兵有希望了。"

    当天晚上,陈樾又在灯下伏案工作。这次他编写的是《炮兵侦察兵专业教材》。窗外,新学员们正在月光下背诵射表口诀,那整齐的声音像一首特殊的摇篮曲,伴随着陈樾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知道,这些今天还在笨拙地使用计算尺的年轻人,很快就会成长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争之神"。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那些来自未来的知识,变成他们手中最锋利的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不错,请把《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