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6月15日,奉天兵工厂的设计室里,陈樾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把最后一张挖掘机液压系统图纸小心地卷了起来。窗外已是繁星满天,厂区里只剩下零星的灯光还在亮着。
"总算完成了。"他自言自语道,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上那摞足有半米高的设计图纸。这些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据,凝聚着他连续三周不眠不休的心血。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赵厂长端着两个铝制饭盒走了进来:"老陈,我就知道你还在加班。来,趁热吃,食堂老王特意给你留的红烧肉。"
陈樾这才感觉到饥肠辘辘,接过饭盒狼吞虎咽起来。赵厂长趁机翻看着桌上的图纸,眼睛越瞪越大:"这...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挖掘机?"
"嗯,暂定名'铁牛1型'。"陈樾嘴里塞满饭菜,含糊不清地说,"采用全液压驱动,铲斗容量0.8立方米,最大挖掘深度4.5米..."
赵厂长的手指微微发抖,轻轻抚过图纸上那个威风凛凛的钢铁巨兽的轮廓:"老陈啊老陈,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咱们厂连个像样的汽车都造不利索的时候,你就敢想这种高级货?"
陈樾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总不能说这些设计在前世只是普通工程机械的标配吧?
"明天我就召集技术部开会。"赵厂长兴奋地说,"争取一个月内把样机造出来!"
第二天清晨,技术部的二十多名骨干工程师围着会议桌上的图纸,发出一阵阵惊叹。
"这个液压系统设计太巧妙了!"
"看这个回转机构,比毛熊的还先进!"
"陈工,这个履带设计是怎么想到的?"
陈樾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同时悄悄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他需要找出最合适的人选来负责各个关键部件的制造。
"张工,你负责液压系统;李工,发动机交给你;王工,你来搞定传动部分..."陈樾有条不紊地分配着任务。
突然,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满身油污的年轻工人冲了进来:"陈工!不好了!红星重卡在测试时出问题了!"
陈樾心头一紧,立即跟着工人跑向试车场。远远地就看到一群人围着一辆冒着黑烟的重卡,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
"怎么回事?"陈樾挤进人群。
"变速箱突然卡死了。"满脸油污的试车员沮丧地说,"已经第三辆了..."
陈樾二话不说钻到车底,仔细检查起来。十分钟后,他爬出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不是设计问题,是装配时少装了一个垫片,导致齿轮咬合过紧。"
在场的工人们都松了一口气。陈樾却没有就此罢休,立即召集质量检查小组开会。
"从今天起,每个关键部件必须三次检验才能装配。"他严肃地说,"我们的机械是要在戈壁滩上拼命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樾像陀螺一样在各个车间之间穿梭。白天指导挖掘机的制造,晚上还要解决重卡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技术参数和改良建议。
6月18日下午,当最后一张挖掘机图纸移交生产部门后,陈樾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站在厂房二楼的走廊上,看着下面忙碌的工人们,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陈工,喝口水吧。"年轻的技术员小王递过来一个搪瓷缸子,"您已经三天没好好休息了。"
陈樾接过缸子,突然问道:"小王,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研发什么机械?"
小王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说:"推土机!戈壁滩上最缺的就是平整地面的设备!"
陈樾笑着点点头,其实他心里早有打算。回到办公室,他立即调出科技系统,开始研究各种推土机的设计。
正当他沉浸在图纸中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接起来,是钱学深教授从703所打来的。
"陈樾同志,听说你们的'红星重卡'表现很出色啊!"钱学深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王震山那老顽固都赞不绝口呢!"
"钱教授过奖了,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陈樾谦虚地说。
"是这样的,"钱学深的声音突然压低,"我们这边有个特殊需求...需要一种能够运输特殊材料的密封卡车,你能想想办法吗?"
陈樾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暗示:"没问题,我这就着手设计改进型。"
挂断电话后,陈樾陷入了沉思。这个任务比想象中更艰巨——不仅要保证运输过程中的绝对密封,还要考虑防震、防辐射等一系列特殊要求。
他立即召集了几个最信任的技术骨干,开了一个简短的保密会议。
"同志们,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挑战。"陈樾环视众人,"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安全运输...特殊材料的密封运输车。"
在场的都是明白人,立刻领会了其中的重要性。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我建议采用双层壳体设计。"沉默片刻后,老工程师张卫国率先开口,"中间填充铅板。"
"还要考虑温度控制。"年轻的技术员小李补充道,"戈壁滩昼夜温差大..."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当其他人离开后,陈樾独自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完善设计方案。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辆卡车,更是国家机密工程的重要一环。
窗外,夏夜的虫鸣声此起彼伏。陈樾的钢笔在图纸上沙沙作响,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精妙的结构。时不时地,他会停下来,调出系统中的参考资料进行比对。
凌晨三点,当最后一张密封结构图完成时,陈樾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连续工作近二十个小时了。
"不能倒下..."他喃喃自语,用冷水洗了把脸,"还有太多事情要做..."
第二天一早,陈樾顶着黑眼圈出现在厂长办公室,将密封运输车的设计方案交给了赵厂长。
"这么快?"赵厂长惊讶地翻看着图纸,"老陈,你不会是神仙下凡吧?"
陈樾苦笑着摇摇头:"只是借鉴了一些国外技术。不过这个项目必须绝对保密,参与人员要严格审查。"
"我明白。"赵厂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亲自负责人员调配。"
走出厂长办公室,陈樾没有回设计室,而是来到了厂区后面的试车场。那里,第一台"铁牛1型"挖掘机的原型机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
工人们看到陈樾,纷纷打招呼:"陈工!""陈工来看看啊!"
陈樾围着这台钢铁巨兽转了一圈,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焊接点,每一根液压管。这台橙黄色的挖掘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粗壮的机械臂显得威风凛凛。
"试试车?"装配组长期待地问。
陈樾点点头:"小心点,第一次动作要慢。"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挖掘机缓缓动了起来。机械臂平稳地伸展,铲斗灵活地翻转,履带在地面上压出深深的痕迹。
"成功了!"工人们欢呼起来。
陈樾却依然皱着眉头:"回转速度还是有点慢,液压系统需要再调校一下。"
就在这时,厂区的大喇叭突然响起:"陈樾同志,请立即到厂长办公室!陈樾同志,请立即到厂长办公室!"
陈樾心头一紧,快步向办公楼跑去。推开厂长办公室的门,他看到赵厂长正在和两个穿军装的人交谈。
"陈樾同志,"赵厂长神情严肃,"这两位是西北试验场的同志,有紧急任务。"
其中一位军人上前一步:"陈工,我们急需五台'红星重卡'改装成特种运输车,三天内必须出发!"
陈樾深吸一口气:"我这就去安排。"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三天里,整个卡车分厂进入了战时状态。陈樾亲自监督每一道改装工序,确保万无一失。工人们轮班作业,机器昼夜不停地运转。
第三天傍晚,当最后一辆改装完成的重卡缓缓驶出车间时,所有人都累得说不出话来。但看着这些即将奔赴西北的钢铁战士,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陈樾站在厂门口,目送车队远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他知道,这些改装过的重卡将承担怎样的重任,而他和他的团队,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回到办公室,陈樾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上写下:"下一步:推土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车..."这个国家的建设之路还很长,而他要做的,就是为这条路上提供最坚实的机械保障。(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