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0日凌晨4点30分,西藏达旺前线指挥部。
帐篷里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和汗味,陈樾盯着作战地图上那个被红圈标记的旺东哨所,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三小时前,白象军队突然发动炮击,造成我方5名战士牺牲。煤油灯的火苗随着帐篷缝隙灌进来的寒风摇曳,照得地图上的红色箭头仿佛在跳动。
"确认了,是白象军第7旅的炮兵。"张军长摘下耳机,脸色铁青得像块生铁,"他们动用了鹰酱制105毫米榴弹炮,打了整整两个基数。"
陈樾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道弧线,指甲因为长期接触机油而泛黄:"'翼龙2'传回的侦察画面显示,他们的炮兵阵地设在这个背风坡,距离旺东15公里,正好在我们的107火箭炮射程边缘。"
"够得着吗?"张军长转向身后一个戴着厚镜片的年轻参谋,参谋的军装袖口还沾着墨水渍。
参谋快速翻动计算尺,噼啪作响:"标准射程8公里,除非..."他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
"除非用猫猫车驮着往前推6公里。"陈樾接过话头,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沓还带着油墨味的航拍照片,"这是三天前无人机拍到的地形,这条干涸的河床可以直插白象军后方,沿途都有岩石遮挡。"
张军长接过照片,粗糙的手指在相纸上摩挲着,突然一拳砸在折叠桌上,震得搪瓷缸里的茶水溅了出来:"就这么干!命令火箭炮营立即出发,一小时内必须就位!通信兵,给我接总前指!"
凌晨5点15分,达旺山谷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脸。
陈樾蹲在一辆改装过的猫猫车旁,呼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了一层薄霜。战士们正喊着号子将12管107火箭炮固定在特制支架上,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山谷里格外清脆。远处,炊事班的老班长正在分发刚出锅的馒头,热气在零下十几度的空气中瞬间凝结成白雾。
"陈工,这能行吗?"火箭炮连连长老赵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军大衣袖口已经磨得发亮,"山路太陡了,上次训练时就翻过一辆。"
陈樾拍了拍猫猫车加宽的橡胶履带,上面还沾着新鲜的泥雪:"专门为高原改装的,履带宽度增加了20%,爬45度坡没问题。"他掀开车头盖,指着新安装的涡轮增压器,"501厂最新产品,海拔5000米功率损失不超过15%。"
远处传来引擎轰鸣声,又有三辆猫猫车驶入集结地,排气口喷出的白烟在月光下格外显眼。每辆车都驮着一门拆掉轮子的107火箭炮,炮管上缠着防滑草绳。战士们动作麻利地检查装备,给炮弹装上瞬发引信,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
"报告!无人机已起飞!"通信兵跑过来敬礼,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成了霜花。
陈樾点点头,打开随身携带的监视器。屏幕上显示出"翼龙2"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红外画面:白象军炮兵阵地上一片忙乱,穿着厚棉袄的士兵们正在给火炮装填弹药,几个军官模样的人站在帐篷前指手画脚。
"目标坐标已锁定。"技术员快速敲打着计算机键盘,这台仿制毛熊的电子计算机足有行李箱大小,"误差不超过20米。风向西北,建议使用延时引信。"
5点50分,12辆猫猫车全部就位,在山脊背面一字排开。陈樾通过无人机确认,白象军哨兵正抱着步枪打瞌睡,丝毫没有察觉危险正在逼近。
"距离6.8公里,风向西北,风速每秒5米..."观测员不断报出参数,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老赵举起褪色的小红旗,战士们立即各就各位,手指放在发射按钮上:"准备——"
"等等!"陈樾突然喊道,眼睛死死盯着监视器,"无人机发现新情况!"
画面中,一队白象军卡车正驶入炮兵阵地,车上跳下来几十名戴着贝雷帽的士兵,七手八脚地往下搬几个金属箱子,箱子上赫然印着USA的字样。
"是雷达!"陈樾瞳孔一缩,"鹰酱制AN/MPQ-10炮位侦察雷达,能探测到火箭弹轨迹并反推发射位置。"
老赵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那我们的位置..."
"别急。"陈樾快速思考着,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系统,调出这款雷达的技术参数。"
【AN/MPQ-10雷达,工作频率X波段,探测距离30公里,但存在20度盲区,尤其对低空目标探测能力...】
陈樾立刻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蜿蜒的曲线:"调整发射位置到这里,正好在他们的雷达盲区!距离增加800米,但可以避开探测。"
猫猫车队立刻重新机动,发动机的轰鸣惊起了几只雪雀。6点15分,所有火箭炮再次就位,这次瞄准角度更加刁钻,炮口微微上扬。
"放!"老赵的小红旗猛地挥下。
"咻咻咻——"
一连串刺耳的呼啸声划破黎明前的寂静,36枚火箭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腾空而起,在灰蓝色的天幕上画出优美的抛物线。发射产生的气浪掀起了地上的积雪,形成一片白雾。
陈樾紧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白象军阵地上的雷达操作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正指着天空大喊。但为时已晚——火箭弹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落下,整个炮兵阵地瞬间陷入火海,爆炸的气浪掀翻了帐篷,一门榴弹炮的炮管被炸得扭曲变形。
"命中目标!"观测员兴奋地大喊,差点蹦起来。
第一轮齐射刚结束,猫猫车立刻转移阵地,履带碾过结冰的地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三分钟后,第二轮齐射接踵而至,这次瞄准的是白象军的弹药堆放点。巨大的爆炸声连成一片,蘑菇云腾空而起,连几十公里外都能看到冲天的火光。
"漂亮!"张军长在电台里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继续推进,拿下那个高地!注意搜缴完整装备!"
上午7点30分,达旺前线。
陈樾站在刚占领的白象军阵地上,脚下是散落的钢盔和印着英文的罐头盒。被炸毁的鹰酱制雷达还在冒烟,几个被俘的白象军雷达操作员蹲在一旁,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一个年轻战士正小心翼翼地收集散落的文件,每捡起一张都要掸去上面的雪粒。
"他们根本没想到我们会用火箭炮打这么远。"老赵踢了踢地上的雷达残骸,捡起一块印着"Made in USA"的电路板,"鹰酱国佬吹上天的玩意儿,不过如此嘛。"
陈樾蹲下身,假装系鞋带,用系统悄悄扫描了雷达残骸。虽然被炸毁了,但核心部件还能提供不少技术信息。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发现新型雷达技术,是否收录?】
"报告!无人机发现白象军第7旅指挥部正在后撤!"通信兵跑来报告,冻得通红的脸上满是兴奋,"三辆吉普车,正在往南边公路逃窜!"
张军长当机立断,拳头砸在地图上:"命令1营穿插过去,切断他们的退路!让猫猫车带上无后坐力炮!"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是一边倒。失去了炮兵支援的白象军节节败退,丢盔弃甲。而我军猫猫车驮着的火箭炮不断向前推进,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腹地。到中午时分,达旺地区的白象军已经全线崩溃,公路上到处都是丢弃的武器装备和翻倒的卡车,车上的物资散落一地。
下午2点,陈樾正在检查缴获的鹰酱制AN/GRC-9电台,突然被叫到临时指挥所。张军长指着地图说:"西线也打响了,白象军在克什米尔方向的防线一触即溃。第4师报告说缴获了整整一个仓库的鹰酱制M1卡宾枪。"
地图上,代表我军进攻路线的红色箭头已经深入白象控区十几公里。更令人振奋的是,在西里古里走廊方向,两个山地师正在快速推进,眼看就要切断白象本土与东北部的联系。参谋们忙着在地图上更新标记,红蓝铅笔的碎屑落了一地。
"白象军的反应比预计的还要迟钝。"张军长摇摇头,喝了口已经凉透的茶,"他们的指挥系统完全乱了套,前线部队都在各自为战。"
陈樾若有所思:"会不会是..."他打开系统,调出前几天秘密安装在边境线上的声波探测器数据。果然,白象军无线电通讯量在过去24小时锐减了70%,而且信号质量极差。
"我们的电子干扰起作用了。"陈樾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上面布满了杂波,"他们现在连最基本的部队调动都组织不起来,各部队之间完全失去联系。"
傍晚5点,捷报频传。东线我军已经收复所有被占哨所,西线更是势如破竹,一天之内推进了30公里。无人机不断传回白象军溃逃的画面:丢弃的坦克炮塔歪在一边,翻倒的卡车车轮还在空转,散落的文件被寒风吹得四处飞舞...
夜幕降临时,陈樾坐在缴获的白象军吉普车上,借着车灯写战报。突然,电台里传来总部的加密通讯,报务员的声音因为电离层干扰而断断续续:"'花轿'...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陈樾手中的钢笔顿了一下,墨水在纸上晕开一个小圆点。这是约定的暗号——罗布泊的原子弹试验已经万事俱备。他抬头望向东南方的夜空,那里隐约可见一抹异样的红光,像是远方的霞光,又像是...
陈樾合上笔记本,嘴角微微上扬。让白象人再慌乱一会儿吧,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呢。远处,又一批猫猫车正轰鸣着驶向前线,车灯在雪地上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光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