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南北跃南分治3

    1971年6月的河内,空气中弥漫着潮湿闷热的气息。北跃计划委员会的办公室里,老式吊扇吱呀吱呀地转着,却驱散不了屋内凝滞的热气。黎德寿部长盯着手中的物资报表,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墨水洇开成一片片蓝色的云朵。

    "又减少了30%..."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像是许久未喝水。报表上的数字触目惊心:大米配额降至每人每月15公斤,燃油供应量只有去年同期的四成。窗外传来排队民众的嘈杂声,有人在大声抱怨粮店又推迟了开门时间。

    财政部长推门进来,军绿色制服后背已经湿透,贴在身上。"莫斯科的援助又要延迟了。"他摘下军帽,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滴在斑驳的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啪嗒"声。公文包里取出的文件皱皱巴巴,显然在途中被反复翻看过。

    黎德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与墙上挂钟的秒针奇妙地同步。突然,一声巨响从远处传来,震得窗玻璃嗡嗡作响——是鹰酱军的B-52又在轰炸补给线了。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一下,茶水溅在报表上,将那些残酷的数字晕染得更加模糊。

    9月的河内街头,往日的革命标语已经褪色。一群孩子围在一辆抛锚的卡车旁,好奇地看着司机掀开发动机盖,黑乎乎的机油顺着他的手指滴落,在干燥的泥土上砸出一个个小坑。街角的广播里,播音员激昂的声音掩盖不住电流的杂音:"...同志们要坚持...最后的胜利..."

    计划委员会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经济专家正在黑板上画着曲线,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嘎声。"按这个趋势,到年底我们的储备将耗尽。"他的声音很轻,却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清晰可闻。有人不小心碰倒了搪瓷缸子,咣当一声响,吓得窗台上的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角落里,年轻的书记员飞快地记录着,钢笔尖划破纸张的声音此起彼伏。突然,灯光闪烁了几下,随即陷入黑暗——又停电了。黑暗中,打火机的火苗次第亮起,映照出一张张疲惫的面孔。黎德寿的脸在跳动的火光中忽明忽暗,眼角的皱纹像是用刀刻出来的。

    11月3日的雨夜,河内到西贡的秘密电话线路接通了。通讯兵的手在颤抖,接线时金属插头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接通了,部长同志。"他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黎德寿深吸一口气,拿起听筒时,金属部件碰撞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我们建议...停战谈判。"他说得很慢,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有电流的嗡嗡声。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震得窗户哗啦作响。

    11月15日的巴黎克莱贝尔大街,冬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和平谈判会场外,记者们的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快门声连成一片。北跃代表团团长走进会场时,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他的深色西装已经有些旧了,袖口磨得发亮。

    会场内,南跃代表正在与鹰酱方代表低声交谈,法语的软音与英语的硬音交织在一起。当北跃代表入座时,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侍者送上咖啡,瓷杯与托盘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我们提议..."北跃代表开口时,声音有些沙哑,他清了清嗓子,"以北纬17度线为界,双方撤军。"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指甲边缘已经有些开裂。窗外,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像是这个动荡时代的背景音。

    12月1日的签字仪式在爱丽舍宫举行。水晶吊灯将大厅照得如同白昼,记者们的相机像一群饥饿的野兽般咔嚓作响。北跃代表签字时,钢笔突然没墨了,他用力甩了甩,墨水溅在雪白的桌布上,像一朵黑色的花。侍者赶紧递上备用钢笔,金属笔帽取下时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当四方代表交换签字本时,皮革封面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毛熊代表的表情阴晴不定,签字时钢笔尖几乎要戳破纸张。鹰酱代表则露出职业性的微笑,金质袖扣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兔子代表站在稍远的位置,平静地观察着一切,手中的茶杯升起袅袅热气。

    签字完毕,香槟塔在角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北跃代表没有参加庆祝,他独自走到阳台上,冬夜的寒风让他打了个哆嗦。远处,埃菲尔铁塔的灯光在雨雾中朦胧闪烁,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他摸出怀表看了看,发条已经快要走完了,齿轮转动的声音微弱却坚定。

    与此同时,河内的广播站里,播音员正在录制停战通告。他的声音有些发抖,稿纸在手中哗啦作响。"...自今日零时起...全面停火..."录音设备的红灯闪烁着,磁带转动发出细微的嗡嗡声。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穿透云层,照在街头褪色的标语上。

    在西贡,欢庆的人群涌上街头。一个小贩正在叫卖着新鲜的莲花,花香混着鞭炮的硝烟味在空气中弥漫。教堂的钟声响起,与寺庙的木鱼声奇妙地和谐共存。而在边境线上,双方士兵正按照协议后撤,坦克履带碾过泥泞的道路,留下深深的痕迹,很快就被雨水填满,像是要抹去这场战争的所有印记。

    历史的这一页就这样翻过去了。在巴黎的某个小酒馆里,一位老钢琴师弹奏着《茉莉花》,琴键起落间流淌出东方的旋律。而在万里之外的跃南乡村,农民们重新扶起倒下的秧苗,水田里倒映着久违的和平的蓝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不错,请把《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