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贵平日出去浪荡,从不拿钱回来,幸而也不太拿钱出去,她都是去干些苦力活,或是给人浆洗衣服赚钱。
从前也不是这样的,她还是能找到些轻松的工作做,可恨就是她家的大贵,一天到晚见着漂亮的有姿色的婆娘或是小娘子就走不动路,就想上前搭话。
那些人也是小气,说两句话又不会掉块肉。
偏就不愿再让她去了!
这天长日久的,街坊也都知道她家丈夫是什么样的人了,小商户也都不愿意让她去帮忙。
但她若不干活,家里可就断粮了,便有些心软的婆子、婶子给她些衣服浆洗,换些银钱,她干活麻利,衣服洗得又干净又好。
这么多年下来,也攒了不少稳定的客人。
但若等她老了怎么办?还得靠给人洗衣服吗?
她若去做工,就可以攒两份工钱,给自己养老了,这样也不会去麻烦女儿,惹得女婿不快,让女儿难做人。
而且杨凝那小蹄子还说,那鱼庄三餐都有菜有肉……
赵翠花吞了口唾沫,她已经很久没进过荤腥了。
不是买不起,是舍不得,赵大贵每日出去鬼混不在家里,她一个人也没必要吃那么好。
她日日将钱都藏了起来,藏在赵大贵找不着的地方。
干活,她赵翠花能干活,谁不知道她赵翠花年轻的时候是十里八乡干活的好手?
……
杨凝到家,开始给灶膛上火,动手做饭。
她将灵泉空间的蔬菜取出来,焯水、热锅,爆炒,白花花的猪油在锅底融化,新鲜翠绿的蔬菜投下的瞬间热油将蔬菜裹起,叶片瞬间油光滑亮,色泽诱人。
过油、取出装盘,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青菜就出锅了,盘底无油,又冒着热热的锅气。
杨凝教着叶璟:“这炒青菜,讲究的就是快、嫩、翠,不能炒得水水的、烂烂的,那样就不好看了。”
她拍着蒜,热上锅,倒进晾好的冷油。
肉片裹满蛋液和面粉,在锅里噼里啪啦地炸着,直至金黄。
“炸酥肉呢和炒菜就不一样了,炒菜要猛火快攻,才有锅气,才好吃,炒肉也是,不过肉要分开炒。”
“炸肉则是要热锅凉油,这样肉才不会焦、不会老和硬。”
“要是有地瓜粉就好了,这面粉还是差了一些。”
叶璟在一边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点点头。
杨凝:“等你长大了,这把锅铲就交给你了,你!就是我们家掌握着厨房命脉的唯一男人!”
任氏在屋外绣着花,听见杨凝的话,噗嗤一下笑了起来。
原本忧愁的心绪也好了许多。
她绣的是年前她身体还好时候的花样,可惜,她的凝儿已经不在了。
凝儿是她的独女,这几日她身体好了,也开始忍不住地想她了。
之前病着的时候,她反复地纠结着是否要过继个男孩来替凝儿守着这个家业。
可是这世道女子多艰,若过继了男孩,她十月怀胎如珍如宝的女儿必定会受委屈。
男孩只是过继给她,又不是他爹娘都死了。
她身子好的时候,如何肯让自己爱女吃这个亏?
可病着的时候,家中无男子,这世间吃人的面目一日日狰狞地逼近,她那时候日日惶恐,生怕哪日撒手人寰,自己的阿凝那般柔弱,如何能活?
到底是自己想多了。
任氏想着,两道清泪从眼角顺着脸庞滑下。
如今她大好了,可自己的阿凝……却永远都见不到了。
是否是阿凝心疼自己这个娘亲,用她自己的命换了自己的命?
任氏不能想,也不敢想,却忍不住地想。
看到厨房满满的米缸时会想,阿凝此刻可有饭吃?
看到天黑的时候会想,阿凝此时可有的安眠?
看见对门赵氏的时候会想,阿凝可有遇到难缠的歹人?
她的阿凝,她的女儿,她身上掉下的血肉,她前半生的心血,唯一的牵挂。
“把汤盛出来,吃饭吃饭!”杨凝指挥着叶璟的声音,充满了活力。
任氏看着杨凝和叶璟吵吵闹闹地端出饭菜,思绪被打断,她不着痕迹地抹去脸上的泪痕,笑着一起帮忙端汤。
说实话,任氏其实是不太信什么鬼神的,但是杨凝的一切都太匪夷所思了,这让她不得不信。
她对杨凝的好是不由自主的、像是对自己女儿一样,杨凝的一切小习惯和她的凝儿简直一模一样,偶尔她都会混淆,模糊了眼前人到底是谁。
杨凝和叶璟不知道任氏的想法,两人长身体的时期,正猛猛的吃饭,尤其是叶璟,一顿能吃三碗大米饭,所以在家里光盘扫底的都是他。
得亏自己的米多,杨凝心想。
杨凝比划了一下叶璟的脑袋,看着他短了一些的裤脚和衣袖,惊奇地说道:“阿璟,你长高了啊?”
叶璟眨了眨眼,“真的吗?难怪我今天感觉衣服好像有点小了,我以为是我胖了。”
今天中午吃的是焖芋头、溜肉段、炒青菜,炒肉片和炖得软烂的猪尾排骨汤。
吃完饭,杨凝叫着任氏带着自己和叶璟去镇上的学堂办个入学。
任氏好奇道:“不是说要去县里想求知学院上学么?”
“对,但是县里的学生年纪比叶璟大多了,会的也多,我怕叶璟就认几个字,跟不上他们。”杨凝说出自己的想法。
“正好还有七日才去县学书院,不如先在镇里的学堂赶驴上磨,让叶璟先学几天。”
任氏想了想:“也行,这几日我们也要去鱼庄,璟儿在家里好好读书,也不必与我们跑动。”
镇里的学堂看似有两家选择,但对于她们而言,只有单选,那就是没有叶家人供职的问学蒙馆。
任氏带着杨凝和叶璟走家后门的小路,就过了几个小折的转弯,居然就到了问学蒙馆的门口。
任氏道:“以后你就自己走,走这里上下学,来回也就一盏茶的时间。不过此处与前街不互通,若要买东西,还得往前街走。”
蒙馆的大门开着,此时里面空荡荡,很安静。
应该是学生都下学回去吃饭了。
一个留着髯须的男子走了过来,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三人,抬手笑道:“可是来给小子报名启蒙的?”
任氏颔首回礼:“正是。”
“哦——快,里面请。”男子前头带路,“不知娘子怎么称呼?”
“我姓任,这小子叫阿璟,不知先生怎么称呼?”任氏隐去了叶璟的姓氏。
几人到一间大书房坐下,书房中还有两位先生,年纪看着和眼前的男子差不多,拿着红笔勾勾圈圈,应该是在批改作业。
杨凝仔细观察。
“先生,我们打算先在您这儿读个十日左右,您看可以吗?”任氏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一吊钱。
看着桌上的铜钱,徐夫子和善地笑了笑:“任夫人,在下姓徐,您称我为徐夫子便好。读十日……十日怕是学不到什么,为何只读十日呢?”
任氏:“实不相瞒,我这小儿天资聪明,我前几日教他《千字文》、《千家诗》,如今未过七日便已经全文背会了,妇人想着,子系好读书,不能在此小地耽搁,准备带去县里寻个学堂读书了。”
此话一出,在座的三人都立刻抬头看向叶璟,那徐夫子更是好奇:“竟有如此天才?可容我考教考教?”
任氏微笑颔首,看向叶璟。
叶璟瞬间紧张地抿嘴,脊背挺直,硬邦邦地说:“请先生考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