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大生产

    兴奋过后本来是索然无味,可朱元璋几人却始终保持状态,艮啾啾的。

    陈林懒得理会他们,回到车间继续规整此次所得。

    共计6500支AK47自动步枪,200个RPG火箭发射筒,130门60mm迫击炮,堆积如山的手榴弹,具体数量不详,至少得有三五万枚。

    还有各型手工DIY机枪上百挺,和各种型号的手枪八百多支。

    配套子弹、炮弹更是海量,足够组织一次大规模作战,而且还有剩,都够装备一个旅了。

    陈林甚至怀疑,这批货会不会就是巴拉汉提供给塔班班的军火,私下卖给自己了。

    或许是阿美莉卡撤军后,塔班班那边不需要太多军火。

    或者是塔班班国内稳定,要在自己地盘上建立兵工厂?

    谁知道呢?

    反正不关他的事,而且大概率今后也去不了白沙瓦市了。

    毕竟过去一次死个军火商,他必然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加上这次这么多目击证人看到他带着东西凭空消失,解释不清了。

    好在这次将巴拉汉整个兵工厂都搬了过来,只要搞定原材料,就能库库自产了。

    所以,接下来几天时间,陈林全都待在厂区,利用现成的厂房车间等,将兵工生产线先规整理顺。

    兵工厂的车床和废旧钢厂的车床集中到一起,再拿出下载的车床学习资料,带着工部工匠一通恶补。

    与此同时,车床的动力系统,也就是蒸汽机的研究也同步开始,同样是下载的资料开路,工匠紧随其后。

    大明的火牛,也就是原始蒸汽机,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只是在体积和一些细节上有待优化。

    关键是运用场景,大明工匠竟然没想到利用火牛动力驱动车床,还在使用着水车驱动。

    但是已经有人将火牛安装在帆船上了,或许一些史料中说郑和船队是蒸汽动力这件事,是真的也说不定。

    这都不要紧,反正现在知道问题所在,一并解决就好。

    蒸汽机改造进度很快,可高炉那边却始终没有进展,即便给了资料,冶炼相关的工匠还是没法重启那三座高炉。

    这时候,有个工匠提议,可以按着陈林提供的资料,另起炉灶,先造出一个大明现有技术能办到的高炉,一步步试验,慢慢加大高炉容积,最终达到那三座高炉的程度。

    陈林大手一挥,直接命这个叫铁大胆的工匠全权负责高炉一事。

    术业有专攻嘛,反正他是不懂冶炼,关键是他不想管事,享受才是他的追求。

    他这边埋头苦干时,陈小兰那边也没闲下来。

    之前一直没机会进行的种植工作,也在陈小兰的带领下红红火火的干了起来。

    刚好现在是稻子收割的季节,收完稻子后,将所有带回来的种子,分成各个责任田,全部种下去。

    责任人领取属于自己的种植指导资料,由户部派下的农耕专家带领,佃农实操,划归责任。

    总负责人则是在别墅定居下来的马皇后。

    而且马皇后还亲领了玉米的责任田,朱元璋则是负责红薯,朱标负责土豆。

    当然,这三人只是挂名,具体操作还是下边的人去干。

    但有这三尊大神坐镇,下边的人即便再不理解这些没见过的种子,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绝不敢乱来。

    最最关键的烟草责任田,则是由陈小兰亲自负责。

    这一天,陈林终于从厂区解脱回到别墅,正想投入之前没完成的水力发电事项,朱元璋找上门了。

    “没事别打扰我,去去去~~”陈林穿着劳保服,蹲在地上接线。

    朱元璋搓着手:“那啥,咱负责的红薯出了点问题,帮忙下呗!”

    这时候,身穿飞鱼服的施大壮走上前:“少爷,最后一批120人已经召集到,这次用您亲自检阅吗?”

    陈林挥挥手:“你自己决定就好,还是老规矩,每人一支手枪,100发子弹,去办吧!”

    “是!”

    施大壮退下了,朱元璋又凑了上来。

    “你怎么还在这?”

    朱元璋砸吧砸吧嘴:“这不求你帮忙吗?”

    无奈,陈林只好放下手里的电线:“红薯怎么了?”

    “一直不发芽啊!”

    陈林脱掉劳保手套掏出一支烟点上,斯哈~~~

    “正所谓一斤红薯两斤屎,回头一看还不止,这玩意儿当主粮,废水又废纸,灾年救命,盛世零食。”

    “种不出来就算了,该给的资料我都给了,户部那些专家要是种不出来,我也没什么办法。”

    “而且这玩意不易储存,只要玉米能顺利丰收,红薯和土豆这两个,随缘吧!”

    朱元璋纠结道:“可你不是说红薯的产量最高吗,户部最重视的就是红薯,这可是百年大计啊!”

    陈林吐出一口浓烟:“也罢,带我去看看......”

    两人来到红薯试验田,陈林一下就看出问题所在。

    这群人竟然将红薯种植在原先的水田里,虽然已经排干水,可土壤含水量依旧很高。

    带回来的红薯种子,其实就是整块红薯,陈林没有购买秧苗。

    种在水田里,可不是就捂烂了。

    “这块地谁负责?”

    朱元璋有些羞愧:“是咱。”

    “我问的是具体负责人。”

    一名挽着裤腿的官员上前,拱手道:“下官惭愧。”

    陈林看着这人:“你没看过资料吗?”

    “下官看过,资料显示红薯相对而言是比较耐旱,但是在种植时,想要提高红薯亩产,要给它适当的水分,有利于红薯的生长;下官就想,既然需要水分,何不找块肥沃的水田,所以就......”

    陈林摇摇头:“虽然我也不是很懂,但也知道耐旱的农作物虽然也需要水分,可也不能种植在水田里。”

    说着,陈林看向朱元璋:“你这户部也是滥竽充数啊,还不如随便找块山地种下,效果都比现在好,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啊!”

    “那现在怎么办?挖出来重新找块地吗?”朱元璋焦急道。

    “红薯需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爽水的土壤条件;如果水分太多,会影响根的呼吸作用,可能导致根系腐烂,”

    “你先挖出来看看,如果没捂烂的话,换块旱地吧!”

    “还有,这人是个书呆子,根本不懂实际种植,还好大喜功,你自己看着办吧!”

    陈林说完走了,朱元璋却猛的转头看向那名户部官员。

    “来啊,给咱拿下此人,查查他到底是怎么混到户部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不错,请把《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