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各藩国局势

    第二天一早,这天醒来后陈林没有晨练。

    因为陈小兰忙整理教材到深夜,实在太累了,睡的很死,还打呼噜,实在不忍心捉弄人家。

    所以说,身体素质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

    比如他现在就很难受,起床放水后才渐渐舒缓下来。

    走出房门,三杨在院子里背诵化学周期表,看着挺努力,其实屁用没有。

    你丫的又不是专门研究化学的,背这些有啥用。

    “先生,您起来啦。”

    陈林打了个哈欠:“走,去龙江驿吃早饭。”

    三人赶紧收拾好,跟上先生的步伐,去见证学习大明的待客之道。

    “老朱和太子他们呢?”陈林开着车问道。

    “陛下他们昨夜就回宫了,说是挑选国子监学子中懂数术的,还带走了一批数学教材。”杨士奇回答道。

    陈林耸耸肩:“倒是上心,你们呢,小学数学毕业了吗?”

    这下杨士奇不回答了,因为他和铁铉没问题,已经完全掌握了小学数学课程。

    只是杨荣和杨傅,因为年纪还小,理解能力还不够,都卡在小学5年级。

    后边的知识没人教授,自学,学不动。

    杨士奇平时又要忙于各种事情,只能在晚上才能抽出时间教授一点。

    陈林见没人回答,也不再多问。

    饭得一口口吃,知识得一点点学,免得一下子塞进去太多,脑瓜子容易爆炸。

    “第一批抵达的使臣都是哪些藩国的?”陈林转移话题问道。

    杨士奇翻开笔记本:“都是距离大明较近的几个藩国,有高丽使臣、琉球使臣、安南使臣、占城使臣,还有没有朝贡资格的倭国南朝使臣。

    这次因为陛下特赦,才允许放行前来朝贡,不然倭国使臣在松江府就会被拦下。”

    “倭国南朝是什么意思,还有个北朝吗?”

    杨士奇赶紧翻动笔记本:“是的,倭国现在分为南北两朝。”

    “北朝是足利尊氏拥立的新天皇,旧 醍醐天皇则在吉野建立了南朝。”

    “此次派遣使臣的就是南朝来的,南朝也是倭寇中倭人的主要来源,他们称之为浪人。”

    陈林不爽道:“什么狗屁天皇,屁点大的地方还分南北朝,今后不论北朝南朝,统一称之为狗皇,马上修改。”

    狗皇!?

    虽然不理解,但三杨还是翻开笔记本,当场修改。

    陈林继续问道:“那现在倭国局势如何?”

    杨士奇稍微查阅资料后回答道:“首先是倭国南朝,现在是后龟山天皇,呃,是后龟山狗皇主政,有一定实权,除此之外,主要实权人物还有怀良亲王。”

    陈林有些意外:“这些你都是从何得知?”

    杨士奇拱手道:“学生昨日跟鸿胪寺官员交流过,大概知道一些。”

    陈林点点头:“继续说。”

    “倭国南朝实力较弱,在战场上占不到便宜,始终被北朝压制,属于弱势一方。”

    “他们之所以派出使臣,学生觉得就是想向大明求救,或者开通贸易,增强经济实力。”

    “至于倭国北朝,现在由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统治,北朝也想与大明通商朝贡,却碍于海路被地处南方的南朝阻断,始终无法派出使臣。”

    说到这,杨士奇停顿了下:“几年前,陛下就曾派出咱使臣出使倭国,当时我们不了解倭国局势,是在南朝地盘登陆的,就以为南朝是倭国正统。”

    “为了建立朝贡制度,就想让南朝称臣纳贡,并要求南朝约束浪人,停止对大明东南沿海的袭扰。”

    “剧鸿胪寺官员描述,可能是南朝实力弱小,朝廷比较穷,为了更多赚取钱财,他们只能选择与倭寇勾结,想要凭借劫掠我东南沿海的财富充实自己,借而对抗北朝。”

    “所以他们当时就不把立国不久的大明放在眼里,直接杀了大明派出的使臣,只放回一人报信。”

    “你想啊,当时大明新立,陛下又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岂能忍受此等屈辱。

    当时陛下就要发兵攻打倭国,要不是诚意伯极力规劝,大明可能要行大元远征倭国之事,其结局,实不敢想象。”

    陈林摸着下巴:“诚意伯是谁?”

    杨士奇一愣,先生竟不知道诚意伯是谁?

    这这.......

    这不太对吧!

    先生明明学究天人,为何连诚意伯是谁都不知道,这不合理啊!

    “怎么,诚意伯是什么禁忌人物吗?”陈林追问道。

    杨士奇回过神:“诚意伯乃刘基,刘伯温是也。”

    陈林恍然大悟:“是刘伯温啊,那没事了,你继续。”

    “诚意伯止战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大明新立,百废待兴,国力不足以支撑远征倭国,而且北边的蒙元残余势力依旧强大,诚意伯认为北边才是心腹大患。”

    “至于倭国,诚意伯认为应采取怀柔政策,安抚即可,并命其约束狼人下海成为倭寇就行。”

    陈林叹了口气:“虽然道理没错,但就是不得劲,你们觉得如何?”

    这怎么回答?

    他们心中是认同刘伯温的,可先生的态度却明显偏向远征倭国。

    后边的杨荣挠挠头:“学生觉得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大明新立,国力不济,是该休养生息。”

    “但现在,大明已立国十五年,国力有了一定积累,学生觉得可以考虑远征倭国之事了。”

    杨傅却说道:“学生觉得没必要,倭国孤悬海外,即便拿下,朝廷也不好治理,加之倭国土地贫瘠,人口众多,对大明来说实乃鸡肋,完全不值得朝廷发兵攻打。”

    “与其将目标放在倭国,学生觉得南边的安南和占城可以作为大明下一步扩张的首选。”

    “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南方已不再是烟瘴之地,不仅土地平坦,雨热同期,占城一些地域甚至能做到一年三熟。”

    “此等宝地,正如先生所言,乃上天赐予大明的应许之地,今不取之,我辈实无法对后世子孙交代。”

    说的太好了。

    陈林深吸了口气,看着后视镜内的杨荣杨傅二人。

    三杨啊三杨,你们怎么就这么牛逼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不错,请把《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