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大明海关

    陈林揉了下脸,总算清醒了些。

    “让倭国使臣安倍也一起过来,将割让岛根县的国书一并盖上金印。”

    “这些事你们处理就行,我进去睡一会儿,谁都别来打扰我,老朱也不行。”

    说完他就打着哈欠走向里边的休息室,看都不看朱元璋这个皇帝一眼。

    李顺眼睛都直了,这位外交部长大人这么豪横的吗,连皇帝陛下都不放在眼里!

    朱元璋有点尴尬,好在这时候屁股开花的安倍被抬了进来。

    朱元璋就坡下驴,大手一挥,跟着离开了。

    至于国书的签订,没必要他这个皇帝亲自执行,皇帝该有的矜持还是得有的。

    可他现在能去哪,闲着没事,那就去看亲爱的陈林睡觉,给他唱摇篮曲。

    可当他来到休息室外,却被门外看守的锦衣卫给拦下了。

    “陛下,大人交代过,任何人不得打扰。”

    朱元璋也不生气,只是有些尴尬:“这样啊,那咱在外边等他.....”

    这一等,就是一个下午,直到陈林肚子被饿醒,这才慢悠悠走出休息室。

    看了下天色,已然夕阳西下。

    “该下衙了,走,回家!”

    “哟,老朱怎么还在这?!”

    朱元璋没好气道:“还能为什么,等你啊!”

    “等我干嘛,你一个皇帝这么闲吗?”

    朱元璋丢掉手里的烟头:“走,路上再说。”

    “你不会又想去我家蹭饭吧!”

    朱元璋拉着他边走边说:“吃你一顿饭是给你面子......”

    回去的路上,陈林不想开车,朱元璋也不想再给人当司机,最后只能便宜朱棣。

    两人坐在后座,副驾驶是杨士奇.....

    “新钞发行,具体怎么实施?”朱元璋突然问道。

    “咱的意思是趁着藩国使臣陆续到来,能不能先发行一批推广到海外,搜刮一批财富?”

    陈林双手枕着脑后:“你要是实在着急的话,可以下旨正式发行新钞,开始取代市面上的旧钞,但现在还不能公布新钞可以自由兑换金银的政策。”

    朱元璋点点头:“咱也是这么想的,等倭国运回来的白银,有足够的储备后再公布自由兑换政策,到时候新钞或许还能升值。”

    陈林看向朱元璋:“看来最近你没少学习新知识啊!”

    “那是当然,你给了那么多资料,咱总不能不看吧!”

    陈林琢磨了一下:“那就这样推行,你下道旨意,凡是藩国使臣,想要在大明采购商品的,都必须使用新钞,卖货也只能给他们新钞。”

    “这样,他们所携带货物和商品,咱们就可以用几张纸片全部换到手,他们带回去的只能是大明商品,和没花完的大明新钞,银子什么的,一分都别想带回去。”

    “再配合你发行新钞的圣旨,加上这批藩国朝贡团的购买力,市面上的商家见到图案精美,且难以仿造的新钞,接受度肯定比旧钞好许多。

    这一来二去,第一波新钞的推广,基本就稳了。”

    “但是,第一批新钞发行不能太多,大概估算下各藩国朝贡团的交易量,以此为基准,该发行多少就是多少,绝不能多发。”

    “这样就能造成物以稀为贵的现象,甚至一些人还会选择收藏造型精美的新钞也说不定。”

    朱元璋不住的点头,随即又问道:“那后续发行推广呢?”

    陈林换了个姿势继续说道:“你不是要开海吗?”

    “只要海禁一开,你再下道圣旨规定,不管是大明商人还是境外商人,都必须使用新钞交易。”

    “还有一点很重要,海关收税时,咱们也只收新钞,以朝廷信用为新钞强行背书,促进新钞流通性。”

    “这样,境内外商人想要做外贸生意,就必须将自己的钱财换成新钞。”

    “随着这些商人的交易扩散,新钞就能迅速占领市场,快速被市面所接受。”

    “大明中央银行这时候也要开通旧钞兑换新钞的业务,1:1兑换,不论旧钞购买力还剩多少,新钞购买力升值多少,都必须坚持1:1兑换。”

    朱元璋皱眉道:“那朝廷岂不是亏了!?”

    陈林呵呵一笑:“纸片换纸片,亏哪了?”

    朱元璋又说道:“可旧钞现在只剩七成多购买力,这一进一出,朝廷不就损失了两成多。”

    陈林摇摇手指:“你可是皇帝,麻烦你能不能把目光放的长远点。”

    “只要新钞能顺利通行全国,并稳定币值购买力,获得百姓认可,到时候什么损失收不回来?”

    “你啊,还得多学习......”

    朱元璋沉默了,这时候开车的朱棣却突然问道:“刚刚你说的那个海关是什么新衙门吗?”

    陈林却是说道:“你比你爹还不爱学习,你爹都没问海关,很明显你是没看我给的那些资料。”

    朱元璋主动解释道:“海关就是收取外贸商税的机构。”

    说到这,朱元璋再次看向陈林:“这个海关该设置在哪里,或者说该设置几个?”

    陈林点点头:“总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首先,龙江驿必须设置一个,大多数海外商人都是冲着京城来的。”

    “但像登州府、松江府、泉州府、广州府这些沿海州府,也要设置海关分支机构。”

    “比如高丽商人,他们大概率会在登州府登陆,琉球商人会选择宁波府或泉州府,南洋那些土邦则会选择广州府。”

    “除此之外,陆地边境也要设置海关机构,比如嘉峪关、宁夏、大同、宣府,北平等,这些与蒙元接壤的陆地边境,负责收取与蒙元交易的商税。”

    “辽东收回后,那边也要择地设置海关机构,反正就是有可能出现外国商人,或者大明商人可能出境的地方,都要设置海关分支机构。”

    “配套的还要加强边境巡逻,打击走私贸易,一经发现抓捕,并顺藤摸瓜,没收家产。”

    朱元璋捋着胡须:“那这个海关可就是个庞大的系统机构了,是要从属于六部中哪一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不错,请把《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