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 行政和监察

    办公区还设置专门的会议室,供陈林、朱元璋、杨士奇与各团队负责人商讨事务。

    教学区则简单摆放了几块黑板与桌椅,准备后续开展教学以及基础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培养,针对的是在场的大名工匠。

    医疗区里,现代药品被分类存放,还搭建了十数张临时病床,主要是针对科研技术人员,怕他们水土不服。

    当然,临时医院也可以给应天府周边居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比如治疗感冒、处理外伤等。

    这既是为了积累口碑,也是为了让大明百姓初步接受现代医疗。

    关键是收拢大明中医,教授现代医学知识,中西医结合,提升大明医疗水平。

    基础建设也同步推进。技术人员用工程车平整了卫所前的空地,计划在此搭建一座“示范工坊”,用于展示蒸汽机的应用。

    他们还挖了水井,安装了现代的抽水设备。

    众人还在基地周围挖了排水沟,用水泥将沟壁加固。

    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措,都让朱元璋等本地人叹为观止。

    经常围着科研技术人员问东问西。

    技术人员表示,烦不胜烦.......

    物资与基建逐步落地后,陈林与朱元璋意在历史学家和行政管理专家的建议下,开始对大明推政革新,先从行政体系入手。

    旧有的行政体系效率低下、权责不清,还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若不加以改造,再好的技术与物资也难以发挥作用。

    两人拉着杨士奇、夏元吉、铁铉等人,和几位现代专家一起,召开了多次议事会,最终制定了“三步走”的行政改革方案。

    第一步:试点“权责清单”,明确官员职责。

    改革的第一步,从句容县开始。

    杨士奇被朱元璋指派为句容县知县,召集当地所有官员。上到县丞,下到里正,全他娘的来开会。

    会上,现代行政管理专家李教授拿出了一份“句容县官员权责清单”。

    这份清单是根据现代行政体系,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详细列明了每个官职的职责、权限与考核标准。

    比如,杨士奇这个县令的职责被明确为“统筹全县政务,保障民生。

    包括粮食供应、治安维护、灾害应对,监督下属官员,定期向应天府汇报工作等。

    县丞则负责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分管农业与水利,确保农田灌溉与粮食种植。

    主簿负责户籍管理、税收统计与文书档案整理......

    里正则负责管理本村事务,传达官府指令,组织村民参与公益劳动,如修桥铺路。

    每个职责后面,还附带了具体的考核指标。

    比如县令需确保全县年度粮食产量不低于上年,若出现减产,需提交书面说明,查明原因。

    里正需确保本村户籍无遗漏、无错误,若发现漏登或错登,将予以追责。

    这份“权责清单”让句容县的官员们既困惑又紧张。

    困惑的是,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详细的职责划分,以往“一人多职”“权责交叉”的情况被彻底改变;

    紧张的是,清单里的考核标准清晰明确,一旦未完成任务,就会被追责,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混日子”。

    杨士奇在会上强调:“陛下推行此改革,并非要为难各位,而是要让各位各司其职,把事情办好。

    只要各位尽职尽责,不仅能得到朝廷的赏赐,还能造福一方百姓,这才是为官之本。”

    为了确保“权责清单”落地,陈林还安排了现代行政人员入驻大兴县,协助当地官员梳理工作流程,比如教他们如何建立“文书档案制度”。

    如何制定“工作计划表”,将每月、每日的工作列出,确保任务有序推进。

    起初,大明官员对这些“新方法”很抵触,但在看到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比如以往需要半个月才能统计完的户籍,现在三天就能完成,逐渐开始接受.......

    第二步:建立“监督机制”,打击贪腐。

    旧明行政体系的一大顽疾是贪腐,朱元璋深知这一点。

    他在位期间曾大力反腐,但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贪腐问题屡禁不止。

    这次穿越,带回了现代的“监督理念”,与朱元璋一起设计了“双层监督机制”。

    第一层是“内部监督”。

    改都察院,各地提刑按察使司为“监察部”,独立于六部之外。

    由铁铉担任第一任监察部部长。

    监察局的官员直接对朱元璋负责,不受任何部门的管辖。

    这看起来好像跟原先的都察院差不多,但内在核心已经变了。

    比如外部监督。

    开放“百姓举报渠道”,初期试点是应天府下辖每个县、每个乡里都设立“举报箱”。

    鼓励百姓举报官员的贪腐、失职行为。

    为了消除百姓的顾虑,还可以规定:凡举报属实者,将给予奖励。

    若有人报复举报人,将从严惩处。

    同时,教育团队还通过“街头宣讲”的方式,向百姓普及“举报权利”,教他们如何书写举报信,用简单的图画与文字结合,方便不识字的百姓。

    外部监督机制很快发挥了作用。

    没过多久,监察部就接到百姓举报,称句容县的一名粮官在征收粮食时“多收少报”,将部分粮食私自截留。

    监察部立刻展开调查,通过核对粮官的“征收账目”与“入库记录”,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再结合百姓的口供,最终查实了粮官的贪腐行为。

    朱元璋得知后,下令将该粮官直接当众剥皮萱草,赢得百姓拍手叫好。

    可现代过来的人员却觉得这么做太过残忍,想要阻止。

    好在被陈林拦下。

    “在古代,只有这种残忍的刑法才能震慑人心,才能让百姓知晓朝廷的决心。

    慢慢来吧,等建立起完整的监察脉络后,刑法那方面你们在着手。”

    “可是,我们总不能一直待在古代吧,总有要离开的一天,不及早做出改变,要等到什么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不错,请把《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