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流淌在伊莉雅独立宿舍的静修室内。她盘膝坐在由吸光的黑曜石构筑的冥想阵图中央,周身缭绕着若有若无的、仿佛能吞噬光线的稀薄黑雾。
左手食指上,那枚秘银戒指散发着温润的微光,其中流淌的温和能量,如同涓涓细流,持续滋养着她的魔力核心,让长时间深度冥想带来的精神疲惫感大大减轻。
伊莉雅闭着双眼,精神沉入意识海深处。那里,不再是纯粹的、冰冷的黑暗。豆包对魔力模型那精确到冷酷的分析方式,以及林风在魔阵学上展现出的、化繁为简的优化思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中悄然荡开了涟漪。
“暗影穿梭……”她心中默念。这个中级暗影法术的原理在她脑中清晰浮现:将自身暂时融入阴影位面的夹缝,利用阴影的流动性进行短距离的空间跳跃。传统的施法模型需要庞大的精神力锁定目标阴影坐标,过程冗长,魔力消耗巨大。
“坐标锁定……冗余步骤太多……”伊莉雅的精神力如同精密的探针,审视着脑海中那个复杂的法术模型。她回想着豆包分析魔阵符文时对“能量路径最优化”的追求。“阴影无处不在,与其费力锁定远处的一个‘点’,不如……感知自身与周围阴影的‘连接’?”
一个大胆的念头涌现。她尝试着摒弃传统模型中那繁琐的远程坐标定位步骤。精神力不再外放搜寻远方阴影,而是如同水银泻地般,细腻地感知着自身脚下、身周墙壁、甚至月光投下的窗棂影子……这些触手可及的阴影与自身魔力核心的“亲和度”。
刹那间,她感觉自己仿佛化作了阴影本身的一部分,与周围环境的黑暗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锁定坐标所需的精神力消耗骤降!
“魔力引导……传统模型过于强调‘撕裂’空间壁垒的爆发力……”伊莉雅继续推演,脑海中浮现林风优化“塑能符文”时采用的“涡流压缩”思路。“阴影位面与现实本就存在无数重叠的‘缝隙’,引导魔力不是‘撕裂’,而是找到缝隙,如同水流般‘滑入’……”
她意念微动,体内的暗影魔力不再狂暴地冲击空间节点,而是如同灵蛇般,沿着精神感知到的、与周围阴影最紧密的“连接线”,轻柔而迅捷地渗透、滑入!
嗡!
静修室内,伊莉雅的身影毫无征兆地变得模糊、透明,仿佛融入了地面本身的阴影之中!下一刻,她的身影如同从水中浮出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房间另一角的书架阴影之下!距离虽短,只有三米左右,但整个过程快如鬼魅,消耗的魔力不足传统方法的三分之一!
成功了!优化版的“暗影穿梭”!
伊莉雅睁开眼,紫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她抬起手,指尖一缕深邃的、仿佛能吸收灵魂的紫黑色能量缓缓凝聚——这是另一个中级法术“噬魂之触”的雏形。
“精神冲击……传统模型过于分散……”她凝视着指尖的能量,回想着林风在复合魔阵中嵌入“能量缓冲层”解决冲突的思路。“灵魂的防御如同壁垒,分散的力量难以撼动……需要将侵蚀力高度凝聚于一点,瞬间突破!”
她集中精神力,将指尖那缕紫黑色的能量强行压缩、凝练!不再是分散的侵蚀波动,而是形成一根极其凝练、针尖般的能量刺!意念锁定房间内一个作为标靶的低级精神防护符文。
嗤!
那根紫黑色的能量刺无声射出,瞬间命中防护符文!
啵!
一声微弱的轻响,那足以抵挡普通精神冲击的符文光罩,如同被针扎破的气泡,瞬间湮灭!能量刺蕴含的侵蚀力量在突破防御后并未消散,反而如同跗骨之蛆般黏附在标靶核心,持续地散发着削弱精神力的波动。
“噬魂之触”,优化完成!穿透力与持续削弱效果显著提升!
伊莉雅散去指尖的能量,感受着体内因为优化施法而大幅降低的魔力消耗和精神负担,内心波澜起伏。林风和他的豆包,就像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她以截然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熟悉的黑暗魔法。那些曾经觉得艰深晦涩的瓶颈,在效率和优化的思路下,似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她低头,轻轻摩挲着左手食指上那枚温润的秘银戒指。戒指传递来的温和能量流,仿佛也带着一种无声的鼓励。变强的道路,似乎不再那么孤独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