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速成学堂(加更②)

    林初夏感受到教授们的焦虑,主动开口:“赵教授,您之前说的书……能先借我看看吗?我想尽快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也许能帮上忙。”

    赵教授一点没犹豫,从随身的旧牛皮挎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手写笔记本,郑重地递给林初夏:“这是我多年整理的《田野考古基础》,从地层学到器物类型,都有涉猎。你先看这个。”

    昏黄的煤油灯下,林初夏和江见野并肩坐在铺板上,共读那本凝聚了赵教授半生心血的手稿。

    纸张粗糙泛黄,字迹苍劲有力,图文并茂。林初夏翻开书页,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探方发掘法”、“地层叠压关系”、“类型学排比”、“遗迹现象”……一个个陌生的术语涌入脑海。

    她阅读的速度快得惊人,目光扫过,文字便如同烙印般刻入记忆。

    江见野显然没有这种“天赋”。他看得十分专注,浓眉微蹙,遇到复杂的绘图和术语解释,手指会无意识地划过书页,低声询问林初夏某个词的含义。

    林初夏便凑近些,压低声音,用自己理解后更浅显的语言解释给他听。

    两人的头靠得很近,发丝偶尔相触,煤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帐篷壁上,亲密地叠在一起。

    江见野身上淡淡的皂角味混合着松木的清香,萦绕在林初夏鼻尖。

    每当她解释清楚一个难点,他抬眼望来时,深邃的眸子里映着跳动的灯火,专注而温暖,让林初夏的心跳悄然漏掉一拍。

    “小林,看得怎么样了?”不知过了多久,赵教授的声音打破了帐篷里的宁静。三位教授似乎刚结束一轮激烈的低声讨论。

    林初夏合上笔记本,恭敬回答:“赵教授,我看完了。”

    “哦?”赵教授来了兴趣,考校道:“说说,考古发掘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林初夏不假思索,流利应答:“根据您的笔记,主要分为五种:地层学方法、类型学方法、探方发掘法、探沟发掘法以及记录测绘法。”

    一旁的钱教授和方教授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方教授饶有兴致地问:“那探方发掘法具体如何操作?你说说看。”

    林初夏像背书一样清晰复述:“探方发掘法是遗址发掘中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将预发掘区域划分为若干个5米见方的正方形网格,称为‘探方’。探方之间保留1米宽的‘隔梁’,用于观察地层剖面和行走。发掘时,需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的不同,将探方内的堆积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遵循‘先上后下’即由晚到早的顺序逐层清理。每层中出现的各类遗迹,如灰坑、房址、墓葬等,需按照其打破关系,逐一清理并详细记录测绘。”

    她的复述几乎一字不差,连赵教授笔记里特有的表述习惯都模仿了出来。三位教授如同发现了稀世珍宝,眼中迸发出强烈的光彩。

    “好!好!好!”赵教授激动地连说三个好字。

    钱教授立刻从自己宝贝的帆布包里翻出几本厚厚的手稿:“小林,这是我这些年研究东北边疆民族葬俗的心得!你看看!”

    方教授也笑眯眯地递过来一沓资料:“这是我整理的古代壁画保护与临摹技术的笔记,或许对这次有用!”

    面对教授们炽热的期望和倾囊相授的珍贵知识,林初夏无法拒绝。

    她深知70年代特殊时期,考古事业遭受重创,人才断层严重,这些老教授是在用这种方式,将文明的火种悄悄传递下去。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这顶飘着松脂香气的军绿帐篷,成了林初夏的“速成学堂”。

    白天,她如饥似渴地阅读三位教授毕生心血凝结的手稿笔记。

    钱教授的笔记旁征博引,充满大胆假设;

    赵教授的笔记严谨扎实,条理分明;

    方教授的笔记细腻详尽,尤其关于脆弱文物现场保护的土法妙招,如用白醋加明矾水喷洒临时固色,用桐油浸泡的麻布包裹易碎器物,让她大开眼界。

    她的超强记忆力在此刻发挥到极致,浩如烟海的知识点被迅速吸收、归类、融会贯通。

    晚上,帐篷里常常上演“三师会审”。

    三位教授围着火塘,就某个墓葬结构或器物特征争论不休,林初夏则成了最佳的“裁判”和提问者。

    江见野常常安静地坐在她旁边,帮她添柴、倒热水,或是默默削好一支铅笔递给她做笔记。

    当争论过于激烈时,他会适时递上一杯热水,巧妙地岔开话题。

    林初夏偶尔遇到特别晦涩难懂的理论,也会在教授们休息后,小声地向江见野“复述”一遍,既加深自己的理解,也让他能跟上进度。

    昏黄的灯光下,两人头碰头低声讨论的身影,成了帐篷里一道温暖而默契的风景。

    林初夏的进步一日千里。她不仅能快速理解复杂的理论,甚至能结合有限的实地信息,提出一些让教授们眼前一亮的见解。

    她的聪慧、勤奋和谦逊,彻底征服了三位性格迥异的老学者。

    时间滑到4月20日。

    部队的补给车队终于冲破泥泞的山路,送来了急需的物资:强光手电筒、大捆的绳索、防毒面具、急救包、大量的记录本和绘图工具、抢救发掘物资等,甚至还有几台笨重的珠江牌120相机和珍贵的彩色胶卷。

    随着下墓日期的临近,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在营地弥漫。

    林初夏心中始终惦记着前墓室的情况。在征得江见野同意并确保安全后,两人决定在4月21日深夜,趁教授们熟睡,再次潜入古墓入口进行一次更专业的初步勘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七零娇娇靠蛇语杀疯了不错,请把《七零娇娇靠蛇语杀疯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七零娇娇靠蛇语杀疯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