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有戏班子?”
“还是免费的?”
锅碗瓢盆的声响立刻停了。
家家户户的门被推开,一个个脑袋探了出来。
确认不是玩笑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大人小孩,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端着碗的,抱着娃的,扛着长凳的。
呼啦啦地全都朝着村西头那片打谷场涌去。
翠儿也被爷爷拉着,挤在人群里。
大黄狗兴奋地在她脚边绕来绕去,尾巴摇得像个风车。
等他们到的时候,打谷场上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一块简易的戏台子不知何时已经搭了起来。
两边挂着布幔,上面画着色彩鲜艳的脸谱。
一个穿着身崭新黑甲军服,看起来像个官爷的人,正和村长站在一起说话。
那人脸上带着笑,一点官架子都没有。
“老丈,咱们这戏班子,是奉了赵王之命,特地来给乡亲们解解乏的。”
戏班班主指了指戏台,“今儿晚上,给大伙儿唱两出新戏。”
村长搓着手,笑得合不拢嘴:“官爷太客气了!这年头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哪还敢想看戏的事儿!还是赵王爷体恤咱们老百姓啊!”
“今晚唱的是哪两出啊?”
旁边有村民好奇地大声问。
班主朗声一笑,中气十足地答道:“第一出,叫《赵将军搏虎》!”
“第二出,叫《赵将军举旗》!”
话音一落,人群“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赵将军?说的是不是咱们赵王爷?”
“那还能有谁!除了赵王爷,谁还配叫赵将军!”
班主看着村民们兴奋的脸,笑着对村长说:“老丈您瞧,民心所向啊。咱们不止在杨村唱,九江三县,还有刚拿下的衡山郡,都有咱们这样的戏班子在走村串乡。赵王说了,不能光让大伙儿肚子吃饱,这心气儿,也得给提起来!我唱完你们村,明儿就得赶去下一个村了。”
村长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敬佩。
很快,锣鼓点“哐哐哐”地敲响了。
戏,开场了!
第一出《赵将军搏虎》。
戏台上,一个画着红色脸谱,扮相英武的“赵将军”。
为了保护村里的娃娃,赤手空拳地跟一只由两人扮演的、上蹿下跳的“大虫”搏斗。
那“大虫”张牙舞爪,吼声震天。
吓得前排的小娃哇哇直哭,直往大人怀里钻。
台下的村民们却看得手心冒汗,一个个攥紧了拳头,恨不得自己冲上去帮忙。
“将军小心!”
“打死这畜生!”
只见戏台上的“赵将军”一个漂亮的翻身。
骑到了虎背上,双拳如雨点般落下。
几番惊心动魄的缠斗后,那“大虫”终于哀嚎一声,倒地不起。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接下来的剧情,更是让所有人瞪大了眼睛。
戏里的“赵将军”将虎肉分给了全村老小。
最后在老虎的肚子里,竟然摸出了一块闪闪发光的“奇石”!
一个扮演村里老学究的角色,颤颤巍巍地举起那块道具石头。
用抑扬顿挫的调子念道:“天降祥瑞,猛虎献宝!石上刻有八字——衡山为基,九江称王!”
“轰!”
台下的村民们彻底疯了。
“衡山为基,九江称王!这不就是说现在吗!”
“我的乖乖,原来赵王爷是真龙天子下凡,天命所归啊!”
“我说呢,怎么就那么厉害!”
村民们议论纷纷,看向戏台的眼神。
已经从看戏,变成了看神迹。
不等众人从激动中平复,第二出戏《赵将军举旗》又开始了。
这次,台上出现了几个画着白脸,穿着大乾官服的丑角。
他们搜刮民脂民膏,鞭打百姓,看得人牙痒痒。
紧接着,一个代表反贼陈广的黑脸将军登场。
虽然赶跑了官兵。
更加残暴,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就在百姓们陷入绝望之际,代表着赵王爷的红脸将军,高举“赵”字大旗。
率领着重骑兵【陷阵营】、轻骑兵【虎豹骑】、步兵【虎贲军】,如天兵天将般降临。
他们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三下五除二就打跑了反贼。
最后,戏台上的老百姓们。
挑着担,端着饭,捧着热汤,纷纷涌向赵家军。
正是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景象。
戏唱完了。
可打谷场上,许久都没有人离开。
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刚才那激昂又感人的故事里,意犹未尽。
翠儿拉着阿爹的衣角,大眼睛亮晶晶的,一直盯着戏台上那个威风凛凛的“赵将军”看。
她看了一遍白天那些铺路的兵卒,又看了一眼戏台上的英雄。
在她小小的脑袋里,那些黑乎乎的、臭烘烘的水泥。
和那面迎风招展的“赵”字大旗,慢慢地重合在了一起。
她小声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对自己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嫁给赵将军这样的大英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