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忘了振兴家族的大愿了吗?

想到裴行俭现在刚好在赵家,在前院等着自己,赵仙罴对王氏说道:“母亲,孩儿的朋友还在前院,孩儿去看看他。”

    王氏没有想到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人愿意来赵家,点头道:“你去吧,莫怠慢了人家。”

    赵仙罴转身快步朝着前院走去。

    ……

    来到前院,赵仙罴只看到拿着一根棍子不停挥舞的堂弟赵伯都,却不见裴行俭的身影。

    赵伯都仰头解释道:“兄长,裴大哥等了你很久,他原本想继续等,可是被他家里的人叫回去了。”

    赵仙罴回想了一下裴行俭之前的神情,心里明白了。

    裴行俭应该是瞒着家里人来的他赵家。

    也就是说裴家并不希望裴行俭跟赵家有牵连,所以裴行俭昨天没有出现,今天一来就对他表示歉意。

    “你这是在做什么?”

    回过神,赵仙罴看到堂弟赵伯都拿着棍子又挥舞了起来,顿时问道。

    赵伯都表情认真道:“我要学武。”

    赵仙罴疑惑:“学武?为什么要学武?”

    赵伯都抬起头,神色坚定:“因为我以后要投军,我要做大将军,到时候问皇帝,他为什么要杀我大伯。”

    赵仙罴一愕,摸了摸这个堂弟的脑袋,没说话。

    ……

    永宁坊,裴府。

    裴行俭回到家里,一进前厅就看到了自己年过半百的母亲,正坐在榻上等着自己。

    他熟练的捋袍跪倒。

    大门紧紧关上,屋里只有微末的光亮。

    右脸有着一道狭长伤疤的老妇人,拄着拐杖起身,叹了口气。

    “俭儿,你要毁了裴家吗?”

    “母亲,孩儿不敢,孩儿是担心简之…”

    “赵仙罴的父亲,是获罪被杀,眼下皇帝对于赵家态度未明,你为什么非要去掺和?”

    裴行俭不解,抬起头道:“母亲,圣旨上说,不降罪赵府家眷…”

    裴母不置可否。

    “西眷传来消息,你可知那赵二郎在殿前做了什么?”

    裴行俭仰起脖子,眼里满是疑惑。

    “他在殿前质问皇帝,为什么要杀他的父亲,他竟有这般胆量。”

    “什么?!简之他…”

    裴行俭眼里涌出浓浓的震惊,以及…激动,恨不能当时在场,亲眼目睹。

    转而他又有些不解,赵仙罴什么时候进的宫,又是如何进的皇宫?

    裴母大怒,用拐杖噔噔噔敲击着地面:“你是不是还要为他拍手称赞,是不是觉得你这个朋友很了不起?你可知他差点害了整个赵家?”

    裴行俭呆住,片刻后语气肯定道:“不会!陛下不会对一个刚失去父亲的少年痛下杀手,如此的话必定会惹百姓非议。”

    “哼,算你还有些头脑,可是这些小聪明在皇帝面前不足为道,当皇帝真要杀你时,你便是有一千张嘴,一万条命,也无济于事。”

    裴行俭张了张嘴,没有反驳。

    裴母起身走过来,将手放在爱子头顶:“俭儿,你要八面玲珑,无懈可击,结交,只结交有用之人。

    那赵仙罴你以前跟他来往,为娘不管,但如今他已是罪臣之子,大致是已经没有将来,你不要再与他来往了。”

    “可是母亲——”

    裴母眼里泪光涌动:“你忘了要重振我裴氏中眷一房的大任了吗?还是想让我这个快入土的老妇人,在生前再也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孩儿…没忘。”

    裴母的泪水在布满皱纹的脸上不断流淌, 回忆道:“十六年前,在那乱世中,你的父亲和兄长是何等的豪杰。

    他们如果能得遇明主,必定能闯下一番丰功伟业,让我裴氏名扬天下。

    可惜他们运气差了一点,一朝失蹄,无奈做了王世充的俘虏,为王世充做事,最后却想造反摆脱困境,结果计划不密,双双被杀。

    我,一日之间失去了我的丈夫,最疼爱的长子,只能自毁容貌,带着尚在襁褓的你,辗转逃回故乡。”

    “如今裴氏西眷出了裴寂裴俭,都是你的族叔,两人生前因功加官授爵。

    现在身虽死,后代子弟却仍受蒙荫,独中眷一脉凋零,无人做官,难道是我中眷一房比他们差?”

    “母亲…”

    “好了,不要再说了。”裴母摆手,“赵家你也去过了,你想尽的情谊也尽过了。

    你要知道,你跟那赵仙罴生来不同,你是高门士族,正因如此,皇帝才特许你入弘文馆。

    而你只要静待结业,通过简试,就能获封官职,踏上仕途。

    你不要辜负陛下的栽培,更不要让为娘失望。”

    “裴云!”

    随着裴母喊了一声,房门被推开,几道身影走了进来。

    “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寸步不离守着公子,除了府内、弘文馆、国子监,其它不该去的地方一律不许他去!”

    “是,老夫人。”

    几道身影整齐应声。

    裴行俭看着地上自己被吞没的影子,慢慢的垂下头。

    ……

    太极宫,立政殿。

    穿着明黄窄袖圆领龙袍,看起来雄姿英发的李世民,精神奕奕站在椒房外等候。

    几天前错杀大理寺丞赵蕴古这件事,早已经被他忘的干干净净。

    在李世民身后,围绕着一群身影,都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子女。

    太子李承乾。

    越王李泰。

    长乐公主李丽质。

    晋王李治。

    以及被一名宫女牵着的,三岁的城阳公主。

    除此以外,椒房内还有仍在襁褓中,长孙皇后于年初诞下的晋阳小公主。

    暂时还没有正式取名,只取了个小名兕子。

    兕子,是犀牛幼崽的意思,寓意小晋阳能健健康康长大。

    片刻,一道苍老的身影掀开珠帘,从椒房内走了出来。

    李世民迎了上去。

    “孙神医,怎么样?”

    满头白发的老者,看了眼李世民,又看了眼李世民身后一群紧张的身影道:

    “皇后本就患有气疾,如今刚诞下公主,正是气血两虚之时。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情绪激动,最易引发病情。

    希望陛下能劝娘娘少动气,静心凝神,才是长寿之道。”

    说完,老者去一旁写药方。

    李世民琢磨老者话里的意思,转过身,眼神像刀子一样在李承乾李泰两人脸上扫过。

    看到李承乾目光低垂,李泰表面镇定实际刻意回避自己的凝视,李世民心里顿时了然,脸上浮现一层怒色。

    没有急着训斥两人,李世民走向老者询问道:“神医,可有让皇后痊愈的良方,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朕都能做到。”

    老者沉默了一下道:“皇后如果想痊愈,只能靠她自己,如果她能多关心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的身体这样亏损,自然能多福多寿。”

    老者将药方递到李世民身边的内侍手里。

    李世民扫了眼内侍手里的药方,看着老者问道:

    “不知神医此次会在长安待多久?”

    老者一边低头收拾医囊,一边道:“老朽会尽力多待一些时日,直到皇后病情稳定下来。”

    李世民点头,想了想道:“朕想请神医移步御花园,有些问题朕想请教神医。”

    老者把头抬起:“陛下想问的,老朽刚才已经回答过,老朽还有要事在身,告辞。”

    说完,老者将长条状的医囊搭在肩上,径直穿过一名正端着赏金走来的内侍,渐渐走远。

    李世民看着老者背影,眉头皱紧,又缓缓松开。

    ……

    【注:李泰是后来改封的魏王,现在是越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抱歉,我也是皇帝!不错,请把《抱歉,我也是皇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抱歉,我也是皇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