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李世民的试探,大秦皇宫巨变

    李君羡说道:“许多百姓之所以会知道,赵家旧宅出现异象,以及挖出石盒的具体情况,是因为昨天晚上,他们捡到了这些纸。”

    李君羡递上一沓质地轻薄,印满工整字迹的雪白纸张。

    他神色复杂,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质地这么好的纸,还有上面的印刷痕迹,也足以说明背后指使者拥有比大唐朝廷更高明的印刷技术。

    李世民接过这些纸张仔细看了后,也很是心惊。

    这么好的纸张还有这样的印刷技术,哪怕是他这个皇帝,也感到羡慕,渴望拥有。

    他眯眼道:“这是大秦潜伏在咱们大唐的那些探子做的?”

    李君羡回道:“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都是大秦做的,至于他们用的手段,可能是夜行爬上比较高的房顶,也可能是利用了飞鸟。

    因为有人见过飞鸟从空中飞过,然后有这样的纸张飘落下来,臣收集到的这些,只是探查得到的一部分,相信还有大量这样的纸张被百姓捡到。”

    李世民脸色阴沉:“他们竟然能驱使飞禽为他们做事…”

    李君羡说完这些纸张的事情,看着李世民欲言又止。

    李世民看了眼跪在地上的苑君璋纪明玦两人,拂袖道:“退下!对外你们继续说明,按现场痕迹,那石盒是大秦细作,在最近潜入赵家旧宅埋下的!”

    “臣遵旨!谢陛下开恩!”

    苑君璋纪明玦两人,连忙磕头谢恩,然后退出御书房。

    等到两人离开后,李君羡开始汇报另一个情况道:“陛下,西部边境等地,已经连续发现有很多百姓,想要偷偷前往大秦。

    当地官府截留了一部分,发现这些百姓,有的是家乡受了灾,有的是受了冤屈无法昭雪,于是千里迢迢想要去大秦定居。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有人把前些日子长安花魁以及其他一些青楼女子的失踪,也定性为了偷偷去了大秦境内。”

    李世民沉着脸听完李君羡的汇报,冷笑道:

    “他们要去大秦就让他们去!我大唐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等将来大秦灭亡时,有的是他们后悔的!

    至于那个花魁,以为去了大秦就能摆脱贱籍?以色事人者,在男人眼里,只不过是个玩物罢了。”

    李世民始终坚信现在的大秦疆域那么大,管理那么复杂的人口种族,迟早会有分崩离析的一天。

    李君羡没说话,片刻后回过神问道:“那边境是不是要加强巡逻,避免人口继续流失向大秦?”

    李世民皱眉:“朕的话你没有听懂?他们要去大秦便让他们去!他们若是对大唐、对故土、对自己的祖宗这点忠诚都没有,朕强留着他们何用?”

    李君羡躬身离开。

    等到他走后,李世民心里的怒火顿时忍不住涌了出来。

    他在笑那些偷渡出境前往大秦的人。

    只是因为家乡受了点灾情,官府一时没有将他们处置安顿好,又或者受了冤屈压迫,还没有得到昭雪,这些人就摇着尾巴去大秦,真以为大秦是什么十全十美应有尽有的神国?

    这些人岂不知大秦目前的核心地带,基本上都处于高原苦寒之地,跟富庶繁化的中原,根本没法比!

    在御书房歇息片刻,醒来又处理了一堆奏折过后。

    傍晚时。

    李世民来到立政殿,和长孙皇后一起用晚膳。

    他特地让人叫来了晋王李治。

    十岁的李治看起来很是老实巴交,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性格也不活泼,看起来闷闷的。

    说心里话,李世民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因为他觉得这个儿子既不像他一样勇武果敢,也不像长孙皇后一样聪慧明达。

    李世民注视着默默吃东西的李治,鬼使神差问了一句:

    “稚奴,如果父皇将来让你做皇帝,你觉得怎么样?”

    正在喝粥的李治抬起头,一脸迷惑看着李世民。

    长孙皇后则是心头一惊,轻轻拉了一下李世民袖子,示意李世民怎么能对一个孩子起疑心,这样去试探。

    李世民没理会长孙皇后的阻止,他觉得李治这个儿子有可能是装的,于是道:

    “赵家挖出石盒,石盒里面藏着关于你的谶言,你难道没有听说过?”

    李治脸上露出回忆之色,皱眉道:“儿臣好像听说过。”

    李世民道:“你没有在意?那神武帝可是说你是当皇帝的料。”

    李治无助的看向自己母亲,见自己母亲垂着头,他只能收回目光看着李世民这个父亲道:“父皇莫要再开儿臣的玩笑,儿臣是绝不可能信那些胡话。”

    李世民依旧仅仅抓着长孙皇后的手腕,不让长孙皇后开口打断自己,然后道:“你不想做皇帝?”

    李治摇了摇头:“儿臣不想。”

    李世民问道:“那你想做什么?”

    李治道:“儿臣只想陪着父皇母后,孝顺父皇母后。”

    李世民眯了眯眼,看着一脸苦巴巴眼里涌出泪光的李治,心里没来由涌出一股惊悸。

    他倒不是觉得要眼前这个十岁的儿子在撒谎。

    而是他突然明白赵仙罴写的那些谶言里,为什么会说李承乾之后,他没有选择李泰,而是选择了李治。

    并且这种选择,也不单单由他一人独裁,朝堂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肱骨大臣,也更愿意支持李治做太子。

    为什么?

    原因就是李治不争不抢,为人孝顺谦逊,看起来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

    不会威胁那些大臣的利益,不会自作主张的更改一些大的政策,影响朝局变动。

    这样一个君王做守成之君,哪个大臣会不喜欢?

    可问题是谶言中说,李治上位后,没有阻止长孙无忌借高阳谋反一案除掉吴王李恪。

    也没有阻止武氏让人罗织谋反的罪名,流放长孙无忌这个舅舅,最后迫使长孙无忌自缢而亡。

    由此可见,想从一个十岁的孩子,看到他将来成为君主后的变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毕竟是自己和长孙皇后的种啊,性格里岂能没有半点继承自己这个父亲的影子?

    李世民不动声色打量着满眼泪光不知所措站着的李治,示意对方坐下。

    然后他松开长孙皇后的手腕,对李治说道:“父皇就是随便问问,你不用在意。”

    李治看了眼自己母亲,小心翼翼坐下,继续喝粥。

    李世民也在喝粥,喝了一口突然又抬头问道:“你舅舅去找过你没有?”

    李治迅速放下碗,端正坐姿抬起头回道:“回父皇的话,没有。”

    李世民点点头,暗自将李治这个儿子做任何事都极其谨慎,喜欢表现出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的弱者姿态记在心里。

    这样的人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他,确实比青雀强。”

    …

    大秦,西海城。

    皇宫。

    在赵仙罴带着八百铁骑,悄无声息横穿大漠,以雷霆之势击溃薛延陀、契丹、以及高句丽时。

    作为大秦贤妃的袁骊珠,本来只想带着儿子赵景泽,安安静静住在清微殿,不去招惹李毓婉这个赵仙罴元妻。

    可在她那只有几个月大儿子赵景泽身上,以及在李毓婉所生那对龙凤胎身上发生的事情,却打破了这种平静。

    四个月前,她那只有半岁的儿子,竟然学会了走路,还学会了说话,这不仅让她这个做母亲的大感意外,同时也让整个大秦皇宫,炸开了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抱歉,我也是皇帝!不错,请把《抱歉,我也是皇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抱歉,我也是皇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