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中旬,山城重庆,南山,顾老四新购置的别墅。
这一天,向来雾气沉沉的陪都重庆,竟也意外地透出了几分难得的春光。
顾家别墅内外,此刻早已是张灯结彩,红绸高挂,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硕大的双喜字贴在朱漆大门之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院内,宾客如云,冠盖云集。身着长袍马褂的政界宿老、西装革履的金融巨子、以及众多肩扛将星的军中大佬,彼此寒暄交谈着,笑语声与留声机里播放的西洋舞曲混杂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战时难得的奢华与热闹。
大厅之内,更是被布置得富丽堂皇,红烛高烧,香气氤氲。
正中悬挂着的是国父遗像与青天白日旗,下方设着香案。
吉时已到,司仪高亢悠长的声音响起:
“一拜天地!”
身着定制中式礼服,更显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的新郎顾家生,与凤冠霞帔、红盖头遮面,身段窈窕的新娘沈疏影,在一众宾客的瞩目与祝福中,缓缓转身,向着厅外天地躬身下拜。
顾家生脸上洋溢着意气风发的笑容,但若细看,那笑意深处,似乎还藏着身为军人在此温柔乡中本能的一丝不适应。
“二拜高堂!”
端坐于上首的顾老财,今日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暗红色团花绸衫,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状,激动得更是双手微微颤抖。
他身旁坐着的是沈老,此刻他气度儒雅,捻须微笑,眼中满是对女儿终身有托的欣慰。
两位背景迥异的亲家,却在此刻因为儿女的联姻,而显得异常和谐。
“夫妻对拜!”
顾家生与沈疏影相对而立,缓缓躬身。红盖头微微晃动,隐约可见新娘的绝世容颜。
这一拜,既是传统礼成的标志,也象征着绍兴顾家和南洋沈家两家紧密的联结到了一起。
同一时间,周围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镁光灯闪烁不停,记录下这“英雄美人”的完美瞬间。
礼成之后,盛大的婚宴正式开始了。
美酒佳肴如流水般呈上,宾客们推杯换盏,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顾家生端着酒杯,周旋于各方宾客之间,应对自如,谈笑风生。
他既是今日绝对的主角,也仍是那个在战场上和官场上挥洒自如的年轻上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赣北上空。
这里没有喜庆的鞭炮,只有撕裂空气的炮响;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的喧闹,只有震耳欲聋的爆炸轰鸣声。
凌晨(这里跟原历史时间不一样了)夜色尚未褪尽。
日军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终于挥下了他蓄谋已久的战刀。
集结于樟城地区的六万日军,兵分三路,直扑上高的华夏守军。
北路军,由即将调往华北、心思早已不在此地的第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担任。他们从安义、武宁方向出动,直扑奉新一线。
这一路日军的行动带着一种“完成任务”式的刻板与急躁,他们只想尽快打完这场“告别战”,好早日北上,去对付那些被认为“更好捏”的八路军。
北路日军的攻势虽然看着很凶猛,却少了几分狠劲,他们更像是在执行一场例行公事般的作战,俗话讲有“磨洋工”之嫌。
南路军,则是由那位憋着一口气、急于想要证明自己的池田直三少将率领的独立第20混成旅团。
这支以“复仇”为精神内核的新生旅团,从义渡街悄然出发,企图利用黎明前的黑夜掩护,悄悄渡过锦江,执行一次大胆的深远迂回战术,企图一举绕到国府第19集团军的侧后方,切断退路,并制造混乱。
他们的动作迅速,带着一种赌徒般的心态和第五师团那残存的骄悍。
中路军,正是此战的核心与焦点,由那位死乞白赖求来这一仗的第34师团领衔。(师团长大贺茂中将)
他们从西山大城正面压上,兵力也最为雄厚,不但配属了加强的炮兵和战车部队,更是气势汹汹的直指高安和上高的核心阵地。
大贺茂这老鬼子可谓是憋了许久的闷气和表现欲,在此刻完全转化为疯狂的进攻欲望。
他需要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证明自己并非怯战,更要用国府军王牌第74军的鲜血,来染红自己的战功簿。
因此中路军的炮火准备尤为猛烈,仿佛要将之前所有的委屈和争吵,都倾泻在国府军的阵地上。
就在日军的三路大军如潮水般涌来的之际,华夏第19集团军也早已严阵以待。
与王要武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同。罗灼英眉宇间凝结着更深沉的思虑。
他很清楚,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这位历经淞沪、武汉等重大战役的沙场宿将,从血与火的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面对装备精良、战术凶悍的日军,固守只会待毙。
“诸位!”
罗灼英手中的指挥棒精准地落在地图上。
“此次日军兵分三路并进,来势汹汹。若仍沿用过去的'一字长蛇阵',处处设防,反而会正中日军下怀。”
他环视一圈在场的所有将领。
“敌人的炮兵和战车部队,最擅长的就是以点破面,一旦突破我军某处防线,便能长驱直入。我们若是分兵把守,则无异于将主动权拱手相让。”
罗灼英的语气愈发坚定。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改变思路?与其在外围与日军死顶硬拼,消耗宝贵的有生力量,倒不如我军主动后撤,采取诱敌深入,'后退决战'的战术!”
他详细阐释了这个大胆的作战计划:
“左翼,由第72军负责,务必顶住日军第33师团的进攻;右翼,第49军要牢牢钳制住敌第20混成旅团。而中路...”
他的指挥棒往前一指。
“70军将部署在中路的突出部,70军的任务是边打边撤,既要给敌人造成顽强抵抗的假象,又要恰到好处地示敌以弱,将日军主力一步步引入到我们预设的决战区域。”
话说到这里,罗灼英继续布置。
“在70军的身后,才是我们真正的主菜。第74军!你们将在最后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这个精妙的部署展现了一位优秀指挥官的智慧。
既避敌锋芒,又暗藏杀机。各部队之间环环相扣,既相互策应,又各司其职。
窗外,远方隐约传来了炮火的轰鸣声,而作战室内,一场精心设计的决战蓝图已经铺开。
罗灼英最后扫视过全场,语气沉重:
“诸位!此战关系重大,望诸位精诚协作,务必要让日本人有来无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