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巴!书到用时方恨少,古人诚不欺我也!要是早知道会穿越,当年别说开小差了,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也得把每一页历史书都背下来啊!”
顾家生此刻恨不得穿越回去给那个不认真听课的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尼玛........叫你上课开小差……血泪教训啊!”
这种手握“剧本”却忘了关键剧情的憋屈感,让他一时间抓心挠肝。
此刻,他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沙盘,试图从张中将的分析和当前的敌我态势中,重新“推理”出历史的走向,内心充满了一种荒诞的焦急感。
“这尼玛,明明知道结局是好的,却不知道过程有多惊险.........这种滋味,比完全不知道还难受。”
就在顾家生内心戏十足地进行着深刻自我检讨和穿越者职业道德反思时,端坐于主位的总裁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作战厅内长久的沉寂。
他先是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一众将领,接着缓缓开口:
“情况,很清楚了。诸位都是我“党果”的栋梁,军中将才,对于战局,有何看法?不妨畅所欲言嘛。”
随着总裁的话语落下,作战厅内一时间又陷入到了一种微妙的安静之中。
沙盘周围,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叱咤风云的国府高级将领和幕僚们,此刻竟都有些迟疑。
有人低头盯着自己的皮鞋尖,仿佛上面有一朵精致的花儿;有人则掏出怀表,假装核对时间;还有的人则一副眉头紧锁,盯着沙盘做深思熟虑状,嘴唇微动,也不知在念叨着什么。
这当然并非是他们毫无见解,而是此战关系实在重大,罗灼英的“后退决战”计划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冒险成份,一旦建议不当,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要知道在这位最高统帅面前,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开口绝非明智之举。
这短暂的冷场,让总裁的眉头微微蹙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愠色在他眼底闪过。
他心中暗骂一声:
“娘希匹!平日里个个高谈阔论,却在这关键时刻全都成了闷葫芦。”
他的目光挨个点名似的看过去。最终,落在了顾家生的身上。
此刻的顾家生,正因为回忆不起历史细节而内心焦灼,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思索、几分凝重。
这在总裁看来,倒真像是在全神贯注地分析战局,与周遭那些明显在回避自己目光的将领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总裁心中一动,对于自己这个心腹爱将还是有信心的。
又看他那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莫非真有什么独到见解?
“哼哼!果然还得是我的好学生靠得住啊,这一个个的都不给我回应,我不要面子的吗?”
“顾厅长.......你来说一说吧!”
总裁的声音响起,一锤定音,竟然直接点了名。
“唰”的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从沙盘之上移开,又齐刷刷地聚焦到了顾家生的身上。
而此时正沉浸在“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恼之中的顾老四,被这突如其来的点名惊得一个激灵。
“卧槽!为啥点名我???”
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他刚才光顾着后悔前世没好好听课,这哪里有什么成熟的看法嘛?这简直就是学渣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一个完全没预习的问题一模一样。
他下意识地“腾”地站起身,腰板挺的笔直。他能感觉到此刻正有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或许还有等着看笑话的。
“坏菜咯!”
顾家生内心在哀嚎,但脸上却一片镇定。他知道,在这种场合,是绝对不能露怯的。
电光火石之间,他也只能凭借之前听到的战报分析和眼前沙盘显示的敌我态势,再结合自己前世那点可怜的、模糊的历史记忆碎片,硬着头皮强上了。
顾家生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绝不能露怯,而且必须要说点什么,还要能镇住场子那种。
“马蛋,既然想不起具体过程,但结局总是知道的啊,直接说结局不就行了?机智如我。”
顾家生的声音带着一丝毫不迟疑的笃定。
“报告校长!学生以为,诸位长官或许过于忧虑了。”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满座皆惊!连一直半眯着眼睛的白重喜都微微抬了抬眼皮,饶有兴致地看向这个语出惊人的年轻人。
顾家生则无视了那些质疑和惊讶的目光,继续开口,语气愈发沉稳起来。
“综观当前敌我态势,日军三路并进,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已犯兵家之大忌!”
他上前几步,拿起推杆,指向沙盘北路。
“北路日军第33师团,其攻势看似猛烈,然实则心思已不再,只要我第72军稳扎稳打,顶住日军一段时间不成问题。”
推杆随后南移,指向南线。
“南路的第20混成旅团,确是一步险棋,其大胆迂回,企图复制‘台儿庄’之旧梦。
然,孤军深入,实乃死路一条,这个第20混成旅团只有八千余众,只要我第49军能顽强顶住其先期正面攻势,同时以有力部队威胁其侧后,断其补给线,此路日军非但不能成事,反而可能成为我盘中餐、瓮中鳖!”
最后,他将推杆落回中路,指向那即将击溃70军与老王的第74军碰撞在一起的第34师团。
“此战之关键,恰恰就在于这看似最危险的中路!敌第34师团骄狂冒进,大贺茂求功心切,正一步步踏入罗总司令精心设置的陷阱当中。
我第70军之‘败退’,乃是诱饵;我第74军正严阵以待,方是真正的杀招!”
顾家生是越说越顺,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与眼前的沙盘态势仿佛渐渐重合。
“校长,诸位长官,请试想一下,当日军最精锐的第34师团,其锋锐被不断消耗,其战线在疯狂追击中被不断拉长,最终一头撞上以逸待劳的我军最精锐的第74军时,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顾家生悠悠的感叹:
“王学长的第74军,可不是一般的中央军精锐啊,他们刚刚换装了苏式装备,又厉兵秣马多时......同时又有工事相助。
日军的第34师团恐怕在战力上并不会强于王学长的第74军太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