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战场,这里没有沙盘上的运筹帷幄,只有最原始、最残酷的战场搏杀。
这里,此刻正按照那位远在陪都的年轻上将推演的那样,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最终走向辉煌的血战。
上高城,这座在锦江北岸并不怎么起眼的小城,此刻已成为了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点,更是屹立不倒的抗战精神丰碑。
负责镇守上高阵地的,正是号称“抗日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74军。
军长王要武也知道此战关系重大,他将指挥部前移,用以激励全军将士与阵地共存亡。
此前,王要武以镜山、白茅山为核心所构建的防御体系,成为了拱卫上高城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57师坚守镜山主阵地,这里山势陡峭,是阻敌西进的咽喉。师长施中成、副师长李炎亲临一线,士兵们依托巨石和工事,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第51师(师长李天侠)控扼泗溪一线,该师官兵利用水网稻田和丘陵地形,巧妙布防,不仅保障了侧翼安全,还像一把铁钳,死死卡住了日军向两翼扩展的道路。
新成立的第233师(师长张林甫)作为全军总预备队,官兵们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投入反击当中,誓要用日本人的鲜血铸就自身的铁军称号。
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灼英“后退决战”的战略意图已彻底实现。
日军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在接连“击溃”第70军的抵抗后,骄狂之气已达顶点。
因为在他看来,面前这支装备远逊于己的“支那军队”,早已是强弩之末,只要自己再发动一次雷霆万钧的总攻,上高城必将唾手可得,届时,打通赣湘通道、歼灭华夏王牌主力的不世之功,将记在他大贺茂的名下。
然而,他很快将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多么致命的错误。
他此时面对的不是一群溃败之师,而是一头盘踞在有利地形上、磨利了爪牙、正准备将他撕碎的整编第74军。
日军第34师团集中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兵力:从步兵、炮兵到仅存的战车,在航空兵的掩护下,向74军阵地发起了波浪式冲锋。
尤其是镜山阵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突撃(とつげき)!(兔死给给)”
“ばんざい!(板载!)”
日军的嚎叫声伴随着密集的机枪扫射和炮弹的呼啸声,如同潮水般涌向守军阵地。
漫山遍野的土黄色军服,带着一种疯狂。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第74军将士们更为顽强的抵抗。
第57师的官兵们,依托事先精心构筑的层层工事和有利地形,沉着应战。每当日军炮火袭来时,他们就隐蔽在坚固的防炮洞内;当日军的炮火开始延伸,步兵开始冲锋之际,他们又迅速的进入阵地,将密集的弹雨倾泻而下。
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将冲在前排的日军成片成片撂倒。
手榴弹在敌群中不断炸开,一时间,断肢与血肉横飞。
战斗最惨烈时,第74军的许多连队都伤亡过半,有的甚至全员殉国。
连长倒下,排长顶上;排长牺牲,班长代理。士兵们抱着集束手榴弹滚入日军坦克底下,重伤员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白刃战更是日常,镜山之上,刺刀见红,怒吼与惨嚎交织,山石被鲜血染成赭褐色。
第74军以巨大的牺牲,践行了“国若用我,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他们的顽强,让日军的“武士道”精神相形见绌。
日军绝望地发现,他们的炮火无法摧毁依托山岭的意志,他们的冲锋在密集的火力和舍生忘死的反击面前,变成了一场代价高昂的自杀。
镜山脚下,日军的尸体层层叠叠,几乎铺满了山坡,鲜血汇聚成溪,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军”,在这里撞得头破血流,士气濒临崩溃。
就在大贺茂为突破74军的正面防线而焦头烂额之际,更致命的危机已然降临。
由于北线第33师团“出工不出力”,在完成了初期的牵制任务后,该师团便一心想着北调华北,作战意志极其消极。
面对华夏军队的顽强抵抗,他们仅仅进行了象征性的攻击,随后便以“损失较大、需整补”为由,基本停止了大规模进攻,并开始逐步后撤,完全不顾中路第34师团的死活。
这使得华夏军队得以从容的调动兵力。按照顾家生的计划,从北线紧急南下的新编第15师(师长傅仲芳)迅速而隐蔽地穿插到了日军第34师团的右翼。
与此同时,经过休整并完成诱敌任务后的第70军(军长李云波)这支坚韧的湘军,也从左翼稳稳地压了上来。
另一方面,南线池田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在初期取得一定进展后,也陷入了苦战。
其大胆迂回的行动,虽然造成了华夏军队一时的被动,但其自身也因孤军深入而侧翼暴露,遭到第49军及援军的不断打击,补给线时断时续。
池田这老小子眼见第34师团陷入重围,也是有种,开始拼死向北突击,企图与第34师团合兵一处。
在经过惨烈的战斗后,第20混成旅团的一部最终在3月中下旬与第34师团残部在官桥附近会合,但此时自身也伤亡惨重,失去了独立作战的能力。
而也正因为第20混成旅团向中路的第34师团靠拢的缘故,第49军也得以包抄过来。
至此,华夏军队的天罗地网彻底合拢!日军第34师团,这个原本气势汹汹的进攻箭头,在发现北路的第33师团“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而自己与南路的池田旅团也仅能勉强汇合自保时,才彻底明白自己此刻已深陷绝境。
此时整个第19集团军的,第74、第70、第49和第72军一部近十万大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包围圈被不断压缩,一时间陷入弹尽粮绝、士气崩溃的境地。
日军第34师团及第20混成旅团的残部,也终于迎来了最终的崩溃。
“追!别让小鬼子跑了!”
至此华夏军队全线转入了反攻阶段。(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