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希望七号的残骸

    第二章:新希望七号的残骸

    着陆舱的缓冲装置发出不堪重负的**,林夏感觉五脏六腑都错了位。当震动终于平息,她摘下头盔,第一口吸入的空气里,混杂着铁锈的腥气和某种奇异的甜腻——像是金属被高温熔化后,又混入了花蜜的味道。

    她踩着变形的舱门跳下去,靴底踩在龟裂的地面上,发出玻璃碎裂般的脆响。低头看去,这片红褐色的土壤里嵌满了细小的银色碎片,在昏暗恒星的光芒下闪烁着微光,像有人把星尘碾碎了撒在这里。

    新希望七号,联邦在三十年前放弃的殖民星。根据联邦公开档案,这里曾是“银河拓荒计划”的明星项目,鼎盛时期有五千名殖民者在此定居。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诡异瘟疫,让这座“希望之星”变成了坟墓。

    档案里说,感染者会从指尖开始变得透明,皮肤下的血管会透出银白色的光,最后整个人会化作星尘消散。官方将这场灾难定性为“未知病毒感染”,但林夏在父亲留下的加密笔记里,看到过不同的说法——他用红笔在“病毒”两个字上画了三道横线,旁边写着:“不是感染,是转化”。

    父亲当年正是这场瘟疫调查组成员,也是最后一个失踪在这颗星球上的人。他的最后一条通讯记录,就来自这片废墟的中心区域。

    “检测到高强度时空辐射,建议穿戴防护装备。”手腕上的便携终端发出刺啦的电流声,屏幕上的辐射值像失控的心跳般疯狂跳动,红色的警告框一层叠一层。林夏却只是抬手摸了摸手腕上的旧手环——那是父亲送她的十八岁生日礼物,用某种不知名的金属制成,无论环境多冷,总能保持一丝温热。

    她沿着一条被杂草覆盖的合金路往前走。路两旁是倾倒的殖民舱,有些舱体上还能看到模糊的涂鸦,画着笑脸和星星。一只金属制成的机械狗趴在路边,太阳能板已经碎裂,只剩下两只发光二极管做的眼睛还在微弱闪烁,像是在无声地欢迎访客。

    走了大约半小时,前方出现一片倒塌的建筑群。从残存的框架能看出,这里曾是座科研站——高耸的信号塔倾斜着指向天空,半圆形的实验室穹顶裂开巨大的豁口,露出里面纠缠的钢筋。最醒目的是一面断墙,墙体上残留着喷溅状的银色痕迹,那些痕迹蜿蜒扭曲,像是有人用星尘在墙上画了幅抽象画。

    林夏走到断墙前,指尖轻轻触碰那些银色痕迹。触感冰凉,带着种奇异的滑腻感,像是凝固的月光。就在指尖接触的瞬间,便携终端突然发出急促的提示音,屏幕上跳出一行文字:“检测到高浓度时空残响,匹配到相似基因序列...”

    她心脏猛地一跳,顺着终端指示的方向,在一堆断裂的服务器硬盘里翻找起来。指尖触到一块温热的硬盘时,终端的提示音变成了持续的蜂鸣。林夏将硬盘插进终端接口,屏幕闪烁几下,跳出一段损坏的全息记录。

    画面抖动得厉害,像是隔着一层水波。一个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在实验室里,背景中能看到数十个悬浮的透明培养舱,里面漂浮着模糊的人形轮廓。男人摘下防护头盔,露出张林夏刻在骨子里的脸——是父亲,比记忆中年轻许多,鬓角还没有白发,眼神里满是疲惫,却又透着股狂热的兴奋。

    “...它们不是瘟疫,是‘回响’。”父亲的声音断断续续,夹杂着强烈的电流声,“当物质达到光速时,会在时空层面留下残响,就像声波在山谷里的回声。这些残响聚集到一定程度,就能重构出过去的形态...”

    画面突然撕裂成雪花,无数白色噪点中,父亲转身的瞬间被定格。他身后的培养舱里,一个透明的身影正缓缓睁开眼睛,那双眼的轮廓、睫毛的弧度,甚至瞳孔里映出的微光,都和林夏一模一样。

    终端突然黑屏,只剩下烫得惊人的外壳。林夏握着终端,感觉掌心的温度顺着血管蔓延到心脏,烫得她几乎喘不过气。(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星尘余音不错,请把《星尘余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星尘余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