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说得义正言辞,仿佛真的是个忠心耿耿的老臣。
其余几人也立刻反应过来,纷纷附和。
“太傅大人所言极是!定是燕国搞的鬼。”
“请陛下下旨,严惩燕国使团。”
他们想把这盆脏水,一股脑地全泼到燕国人身上,把自己摘个干干净净。
“哦?是吗?”
谢宁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让所有人的心都跟着一哆嗦。
“诸位大人都觉得是燕国人干的?”
“正是,正是。”众人连忙点头。
“那可就奇了怪了。”谢宁的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本王怎么觉得,这事儿跟诸位大人,脱不了干系呢?”
此话一出,太傅等人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摄政王殿下明察,我等对大齐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定是有人恶意栽赃陷害。”
太傅跪在地上,哭得老泪纵横,一副比窦娥还冤的模样。
“栽赃陷害?”谢宁笑了,“本王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在本王面前演戏。”
他轻轻拍了拍手。
“带人犯。”
话音刚落,两名神机营士兵,押着一个浑身是伤,狼狈不堪的人走了进来。
当太傅等人看清那人的脸时,瞳孔猛地一缩。
竟然是王莽。
他不是被劫走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王莽?”太傅失声惊呼,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太傅大人,别来无恙啊。”
王莽抬起头,看着那个一脸惊骇的老家伙,脸上露出一抹凄惨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完了。
但是,他不好过,也绝对不会让这些把他当枪使的老东西好过。
“摄政王殿下,我……我都招!”王莽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疯狂地对着谢宁磕头。
“昨夜劫狱之人,根本不是燕国人,而是他们,是他们派人把我劫出来,想要杀人灭口的。”
他用手指着太傅和太保等人,声音凄厉。
“什么?!”
“王莽,你血口喷人!”
太傅和太保等人彻底慌了,指着王莽破口大骂。
“我血口喷人?”王莽惨笑一声,“若不是你们许诺助我登上皇位,我又怎会行此险招?若不是你们担心事情败露,又怎会派人来杀我灭口?”
“你胡说。”
“我没有胡说!你们与我密谋的所有信件,我都还留着!”
“你……”
太傅等人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他们眼中的棋子,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很好。”
谢宁看着这出狗咬狗的好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缓缓走到太傅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太傅大人,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
太傅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然而,求生的本能,让他做出了最后的挣扎。
他猛地指向身旁的太保,嘶声力竭地吼道:“是他,都是他蛊惑我干的,是他先联系的王莽,也是他提议要杀人灭口的,我……我只是从犯。”
“放屁。”太保闻言,勃然大怒。
“明明是你这个老匹夫,野心不死,想要扶持自己的外孙当皇帝,才会勾结燕国,意图谋反。”
“你胡说。”
“我没有。”
两个平日里道貌岸然,德高望重的老臣,此刻却如同市井泼妇一般,在大殿之上,互相撕咬,揭露着对方那些见不得光的丑事。
什么贪污受贿,什么草菅人命……
一件件,一桩桩,听得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心惊肉跳。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两个位极人臣的老家伙,背地里竟然是如此的不堪。
龙椅之上,李庆志的脸色,早已是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因为愤怒,而捏得是咯咯作响。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直敬重有加的两位老师,竟然会是这等狼心狗肺之徒。
“够了。”
终于,他再也无法忍受,发出了一声充满愤怒和失望的咆哮。
大殿之内,瞬间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都被这位年轻帝王身上所爆发出来的那股恐怖的帝王之气,给彻底地镇住了。
李庆志缓缓地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目光冰冷地扫过下方那些早已是吓破了胆的老臣,那稚嫩的声音之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然。
“勾结外敌,意图谋反,按律当如何?”
他没有去看那些老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身旁那个一直平静地看着这一切的谢宁。
“回陛下。”谢宁对着李庆志微微躬身,那平静的声音之中,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
“当,株连九族。”
“好。”
李庆志深吸一口气,那双明亮的眼眸之中,只剩下冰冷的杀意。
“传朕旨意。太傅、太保等人,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罪大恶极,人神共愤。”
“即刻起,削去其所有官职爵位,打入天牢,三日之后,凌迟处死。”
“其九族之内,无论男女老少,一律……”
“斩!”
最后一个“斩”字,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那股滔天的杀意,让整个金銮殿的温度都降了好几度。
“不。陛下饶命啊。”
凄厉的惨叫声在大殿之内此起彼伏。
然而,还不等他们求饶,早已是等候多时的神机营士兵,便如同虎狼一般冲了进来。
一场席卷了整个大齐官场的血腥大清洗,就此拉开序幕。
皇城司和神机营雷霆出击,一夜之间,建安城内血流成河,数个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灰飞烟灭。
这次血腥的清洗,彻底震慑了所有心怀不轨的势力。
也同样是为谢宁接下来的改革,扫清了最后,也是最大的障碍。
随着太傅、太保等守旧派核心人物被连根拔起,整个大齐的官场仿佛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地震。
那些曾经盘根错节、势力庞大的世家大族,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寂静和顺从。
早朝之上,再也听不到那些阴阳怪气的反对声,也看不到那些倚老卖老的丑恶嘴脸。
所有官员都变得小心翼翼,对摄政王谢宁的任何决策,都高呼英明,不敢有半点异议。
这为谢宁的改革提供了绝佳的土壤。(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